《论大衍求一术》 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引擎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相关内容。
①[百度网页] 输入关键字“《孙子算经》 ”
②[百度知道] 输入关键字“秦九韶 ”
③[百度知道] 输入关键字“《论大衍求一术》 ”
④[百度网页] 输入关键字“中国剩余定理”
⑤[百度网页] 输入关键字“论大衍求一术 现代”
(2)阅读教材29~30页的内容。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主要是了解论大衍求一术的内容以及对数学发展的意义。
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 感受到大衍求一术的学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的热情
发展方面: 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第三讲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第29~30页)
内容分析: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的成就领先世界,涌现一大批数学著作和杰出的数学家。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孙子算经》中的大衍求一术。
学情分析:该内容属于选修系列3的内容,是高二下学期学习的内容,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和平常的生活中对中国古代的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大衍求一术具体的内容不是很了解。所以将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位为:
教学目标:1、了解大衍求一术的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问题导学,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数学瑰宝,具体有哪些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在整理多方面信息,对大衍求一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内容讲授中我采取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阅读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中国古代算书《孙子算经》中有一著名的问题“物不知数”,原题为: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实际上是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古代人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的?
二、新课内容讲授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中国古代数学成就之一的大衍求一术。
各小组分别对以上问题发表见解。
大衍求一术
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①大衍求一术是什么著作中的问题?其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②大衍求一术是数学中的什么方面的问题?大衍求一术是如何求解这个问题的呢?
③大衍求一术相类似的成果国外数学家是什么时候才得到?
各小组分别对以上问题发表见解。
学习体会
通过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有效利用互联网和百度搜索引擎平台,培养了学生如何通过网络去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式教学、小组讨论、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相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