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06 20:5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自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微积分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微积分思想方法形成的历史过程
二、自学内容提炼
(一)知识梳理:
微积分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统称,它的萌芽、发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 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作为微分学基础的极限理论来说,早在古代以有比较清楚的论述。比如我国的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的“天下篇”中,记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刘徽在他的 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这些都是朴素的、也是很典型的极限概念。
到了十七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伽利略出版《力学对话》,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航海的需要,矿山的开发,火松制造提出了一系列的力学和数学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促使微积分产生的因素,微积分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是必然的。归结起来,大约有四种主要类型的问题:
第一类是研究运动的时候直接出现的,也就是求 的问题。
已知物体移动的距离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反过来,已知物体的加速度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速度和距离。
困难在于:十七世纪所涉及的速度和加速度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例如,计算瞬时速度,就不能象计算平均速度那样,用运动的时间去除移动的距离,因为在给定的瞬刻,移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都是 0,而 0 / 0 是无意义的。但根据物理学,每个运动的物体在它运动的每一时刻必有速度,是不容怀疑的。
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 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来源于好几个方面:纯几何问题、光学中研究光线通过透镜的通道问题、运动物体在它的轨迹上任意一点处的运动方向问题等。
困难在于:曲线的“ ”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古希腊人把圆锥曲线的切线定义为“与曲线只接触于一点而且位于曲线的一边的直线”。这个定义对于十七世纪所用的较复杂的曲线已经不适应了。
第三类问题是求函数的 值和 值问题。
十七世纪初期,伽利略断定,在真空中以45°角发射炮弹时,射程最大。研究行星运动也涉及最大最小值问题。
困难在于:原有的初等计算方法已不适于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但新的方法尚无眉目。
第四类问题是求 、 的面积、曲面围成的 、物体的 、一个体积相当大的物体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 。
困难在于:古希腊人用 法求出了一些面积和体积,尽管他们只是对于比较简单的面积和体积应用了这个方法,但也必须添加许多技巧,因为这个方法缺乏一般性,而且经常得不到数值的解答。
穷竭法先是被逐步修改,后来由微积分的创立而被根本修改了。
(二)典例选讲
欧多克斯的穷竭法是一种有限且相当复杂的几何方法。它的思想虽然古老,但很重要,阿基米德用得相当熟练,我们就用他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方法。
(三)提出疑点和解决
简述17世纪面临的有待用微积分去解决的四种主要类型的问题。
答:第一类:已知物体移动的距离表示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反过来,已知物体的加速度表示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速度和距离。
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切线,这是一个几何问题,但对科学的应用有巨大的影响。
第三类:问题是求函数的极大极小值。
第四类:问题包括求曲线的长度,曲线围成的面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