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07 22: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6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追赶时代浪潮、振兴中华的一生把握时代浪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得了迅猛发展。世界工业生产在1850―1870年的20年间只增长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间却增加了近两倍,20世纪初的13年又增长了159%。工业化◎ 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材料反映的世界潮流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确立共和政体。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美国的选举权的限制逐步缩小和取消,独立和自由权力的扩大,由黑奴到自由黑人身份,由非自由人的印第安人到具有公民权身份的印第安人。
民主化◎ 聚焦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反映的世界潮流是?20世纪初亚洲部分国家纷纷发起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聚焦20世纪初的世界潮流反映的世界潮流是?民族独立◎ 聚焦20世纪初的中国自然经济民族经济外资企业20世纪初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自然经济占主导君主专制、民族危机◎ 聚焦20世纪初的中国落后了构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社会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洋务派,维新派救国方案的失败。
经济和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中国传统的“民生”、“大同”等思想;进化论和社会主义等思想。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实践基础:广州起义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 追赶潮流——构想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
民生材料一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材料二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追赶潮流——构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请思考:民族革命的矛头指向谁?满清贵族材料一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材料二 推翻清政府后,是要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断不容重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王朝。 ◎ 追赶潮流——构想三民主义请思考:政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材料一: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
材料二:我所最信的是核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现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属国家。◎ 追赶潮流——构想三民主义民生主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途径是什么?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通过核定地价,以平均地权。连连看◎ 追赶潮流——构想三民主义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是救国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怎样的进展?◎ 追赶潮流——践行三民主义缩短了离世界潮流距离情境:读报是当时民众了解时事的主要方式。三民主义提出后,国内进步报纸纷纷报道,如果你是:
假如你是……,你最关注哪方面的内容?你的感受是……
角色:A 满清贵族 B 市民
C 农民 角色体验:如何全面认识三民主义◎ 追赶潮流——构想三民主义要求:把握角色,语言简练。◎ 评价三民主义进步性:
1.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国人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3.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
1.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
2.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探寻理想新路◎ 追赶潮流——探寻理想新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国际无产阶级革命◎ 追赶潮流——探寻理想新路五四爱国运动风暴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孙中山为挽救革命决定依靠哪些新力量?◎ 追赶潮流——探寻理想新路★ 改组了
★ 确立了
★重新解释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 追赶潮流——探寻理想新路不反帝→反帝反满→民族平等
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与反帝反封建结合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追赶潮流——探寻理想新路推翻满洲贵族专制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民族平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感悟中山精神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危难无所顾,威力无所畏。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
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品读中山名言 感悟中山精神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危难无所顾,威力无所畏。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天下为公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
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品读中山名言 感悟中山精神品读中山名言 感悟中山精神与时俱进△巩固练习: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 ( )
A 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B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C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2、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其表现有 ( )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B3、对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叙述全面的是 ( )
A 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C 既反对帝国主义.又反对国内的民族压迫
D 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4、在新三民主义旗帜下出现的事件有 ( )
①建立同盟会 ②召开国民党“一大”
③第一次国共合作 ④国民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④C5、国民党“一大”期间,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
租界、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
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
如不通过这点,大会就毫无意义。这表明孙中山
( )
①把反帝视作“一大”主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具体目标结合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完全接受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④A6、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他
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相继失败
B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C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D 孙中山与时俱进,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