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小数乘小数1.2米0.8米宣 传 栏宣传栏上的玻璃坏了,需要换多大一块玻璃?1.2米0.8米宣 传 栏宣传栏上的玻璃坏了,需要换多大一块玻璃?课前小研究:
(1)怎样计算1.2×0.8?
我的方法:(试说明理由)
(2)我的发现: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看一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合作探究1.2×0.8= ?0 .9 61 . 2×0 . 81 2×89 6 扩大到它的10倍扩大到它的10倍我的发现:
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展示质疑:想一想:积为什么要缩小到原来的 ?
你是怎样点上小数点的?6.7×0.3= ?0.56×0.04= ?先说一说积中有几位小数,再计算我会用:6.7×0.3=2 .0 16 . 7×0 . 3一位小数一位小数二位小数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 .01交流展示0.56×0.04= 00. 5 6×0. 0 4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四位小数你们发现了什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样点小数点?0.02242 2 4.0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交流展示 计算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把积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用0补齐。 说一说:
我们是如何计算小数乘小数的?数学诊所1、判断下面各个积的小数位数有没有错误。 56.7×38=2154.6????
?? 0.37×0.94=3.478 41.2×9.2=3790.4??
?? 0.78×6.1=47.58×××√考考你:2.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3.用竖式计算。27×0.4=0.8×18.5=10.2×6.7=10.868.3414.84、根据126×28=3528,不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12.6×2.8=
1.26×2.8= 12.6×0.28= 1.26×0.28= 35.28 3.528 3.528 0.3528 谢谢“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学习的。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在本课中,学生要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我以在宣传栏上安装多大面积玻璃的情境引入,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然后教材先让学生猜测小数乘小数在计算时能否把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即两个因数各扩大10倍,再把积缩小到1/100,在笔算过程中复习之前学过的算理。教材在竖式中标出每一步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思考因数与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也积累了许多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又因为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对本课的学习能起到正迁移作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
3.培养学生类比、分析及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课前小研究:
(1)怎样计算1.2×0.8?
我的方法:(试说明理由)
(2)我的发现: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提出问题,复习计算。
橙子每千克0.99元,买2千克多少元?
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后反馈校对。
2.出示图片,寻找信息。
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问题求什么?
3.引出新知,揭示课题。
(1)宣传栏的玻璃长1.2米,宽0.8米,那么安上一块新玻璃,需要多大的面积?
学生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
引导:(1)请同学们根据问题列一列算式
1.2×0.8=
(2)这个算式和刚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今天我们要在学习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学习小数乘小数。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买橙子问题和宣传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作对比,让他们发现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之间的不同,既回顾了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又为新知的导入和探究作了水到渠成的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 ,这样不仅引起了新知和旧知的认知冲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合作探究
1.交流课前小研究
(1)怎样计算1.2×0.8?
我的方法:(试说明理由)
(2)我的发现: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展示汇报
(1)怎样计算1.2×0.8?
引导:想一想小数乘整数是怎样做的?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1.2×0.8?
(教学预设三种可能如下:)
生1: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生2: 1.2 × 0.8 = 0.96
↓×10 ↑÷10
12 × 0.08 = 0.96
生3:
(2)明确算理
引导:这些算法各是怎么想的呢?说一说思考过程。
结合竖式思考:积为什么要缩小到原来的 ?
你是怎样点上小数点的?
(3)探究算法
结合三的竖式,观察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
3.我会用:
先说一说积中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0.56×0.04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教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0.56
特别是计算0.56×0.04时,学生可能出现如右错误 ×0.04
0.224
(3)校对答案,并指名说一说算法和算理,重点讨论:0.56×0.04的积到底是0.224还是0.0224?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样点小数点?
【设计意图:明确怎样点小数点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思考:这些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四人小组进行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 巩固应用(见课件考考你)
1、2题考查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第3题考查学生的计算及怎样点上小数点?
第4题综合应用考查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既有巩固算理、提高计算技能的常规练习,还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进一步深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更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趣味游戏。】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你会做吗?
五 作业:课本88页2、3、5题
六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法则:先 ,再 ,点 。位数不够用0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