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与社会生活》同步练习
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2.在酱油、水、食油和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 A.酱油????B.水?????C.食油????D.白酒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选材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下面那项是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 )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C.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4.甲液体的密度为ρ1,乙液体的密度为ρ2。现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不变),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 A.ρ1+ρ2???B.??C.??D.无法确定
5.有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球体,若ρ甲>ρ乙>ρ丙>ρ丁,则四个球中肯定是空心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6.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 ______ 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如果我们将“大石头”搬到月球上,它的质量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生产技术中要减小产品的质量时,应尽可能选择密度较 ______ 的材料。体积相同的铝和铅相比较 ______ 的质量更大。
8.金属的体积是0.3m3,质量是2.37×103kg,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查表知,这种金属是什么物质组成的。
物质
密度ρ/(kg。m-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9.小明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利用天平和杯子,欲测量一个小铝球的密度,并判断出了铝球是否空心。其操作步骤如下:他用天平测出了空杯子的质量为m1=100g,将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m2=180g;再测出小铝球的质量是m3=54g;将这个小铝球轻轻的放进装满水的杯子后沉没在杯底,把杯子再放到天平盘里测得其总质量为204g。(已知ρ铝=2.7×103kg/m3)。求: (1)铝球从杯中排出的水的质量m排=? (2)小铝球的体积V球=? (3)小铝球的密度ρ球=? (4)通过计算判断该铝球是否是空心球?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体积V空=?
10.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30cm3,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0.166kg。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ρ铁=7.9×103kg/m3)
答案与解析
1.C
解: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 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故选C。 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还可用量筒天平得到相同质量的液体。 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本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做出一个、两个,做全做对要求有较高的能力,学生能大胆去做就是最好的收获。 2.A
解:根据密度公式ρ=,在相同体积的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中,酱油的质量最大,也就是说单位体积的酱油中所含酱油这种物质最多,所以,酱油的密度最大。 故选A。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此题主要涉及到密度的定义,要求学生记住常见的一些物质的密度,为今后学习提供方便。 3.C
解: A、钨丝做灯丝是利用钨丝的熔点比较高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利用了塑料绝缘性强的特点,可以保证用电安全,不符合题意; C、铝合金的密度比较小,在相同体积时,质量比较小,重力比较小,易于飞机起飞,符合题意; D、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①钨做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比较高,在高温下钨不容易熔化。 ②塑料、橡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广泛应用于电路的绝缘部分。 ③相同体积时,物质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④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生活中认真观察,要对观察到的问题多提为什么,这些为什么能巩固所学内容,又能解决问题。 4.C
解:由ρ=可得: 甲液体的体积V1=,乙液体的体积V2=, 混合后的总质量m总=2m,总体积V=V1+V2=+, 混合后的液体密度ρ===。 故选C。 根据ρ=求出两液体的体积,混合后的质量、体积为两液体的质量、体积之和,根据ρ=求出混合后的液体密度。 本题考查了混合液密度的计算,要注意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总质量和总体积的比值。 5.D
解: 由题知,甲、乙、丙、丁四个球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并且ρ甲>ρ乙>ρ丙>ρ丁, 由ρ=得V=可知:甲的体积最小,丁的体积最大, 由于四个球的体积相同,所以甲乙丙一定为空心,丁可能为空心,也可能为实心,故ABD错误,C正确。 故D正确。 根据甲、乙、丙、丁的四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已知ρ甲>ρ乙>ρ丙>ρ丁,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分别算出四种材料的体积,从而比较出四球的空心体积大小关系,以判断空心球的个数。 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从公式可直接看出四个实心球的体积大小,从而判断出空心;同时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 解:因为影片中的“大石头”并没有真的对演员造成伤害,所以可以断定,它的质量是比较小的。根据密度的公式,当体积一定时,只有密度越小的材料,它的质量才会越小。 如果我们将“大石头”搬到月球上,位置改变了,但是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因此,它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小;不变。 (1)根据密度的公式,当物体的体积一定时,它的密度越大,质量会越大。当一个质量非常大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时候,对人的伤害是巨大的,所以电影拍摄中就要在材料密度上做文章了。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对于同种物质而言,它的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对于不同的物质而言,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小的物体,质量越小。 7. 解:在生产技术中要减小产品的质量时,体积一定时应尽可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 ∵ρ= ∴m=ρV, 并且ρ铅>ρ铝, ∴体积相同的铝和铅,铅的质量更大。 故答案为:小;铅。 (1)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 (2)根据公式ρ=的变形公式可知质量的大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特性及其密度公式的掌握和理解。
8.解:金属块的密度: ρ===7.9×103kg/m3, 查表可知,这种金属是铁组成的。 答:这种金属的密度是7.9×103kg/m3。查表知,这种金属是铁组成的。 9.解: (1)铝球从杯中排出的水的质量:m排=(180g+54g)-204g=30g, (2)由ρ=得,铝球的体积:V球=V排===30cm3, (3)小铝球的密度:ρ球===1.8g/cm3=1.8×103kg/m3, (4)由ρ=得,铝球中铝的体积: V铝===20cm3, V铝<V球,铝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为:V=V球-V铝=30cm3-20cm3=10cm3。 答:(1)铝球从杯中排出的水的质量m排=30g; (2)小铝球的体积V球=30cm3; (3)小铝球的密度ρ球=1.8×103kg/m3; (4)铝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体积V空=10cm3。 10.解:由ρ=可知,实心铁球的体积:V铁===20cm3, 因为V铁<V,所以此球为空心; 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V铁=30cm3-20cm3=10cm3。 注入液体的质量:m液体=166g-158g=8g, 注入液体的密度:ρ液体===0.8g/cm3=0.8×103kg/m3; 答:此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密度与社会生活》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有了质量、密度的基础知识以后,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前面三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一节从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从而引出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而引出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深化对密度的理解,感悟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本节可从讨论分析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密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简单地与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
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冰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2.按右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橡皮膜鼓起来?又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密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2.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水管为什么必须小心保护?
3.寒冷的冬天河里的鱼为什么没有被冻死?
4.利用密度怎么鉴别物质的种类或真假?
5.如何判断一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6.你知道盐水选种是怎么进行的吗?
7.怎么鉴定牛奶或者酒精的纯度?
(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即特定物质在特定状态下的性质),状态变了,密度也变了。密度与温度有关,有些物质(绝大多数物质)“热涨冷缩”,温度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则密度变小;有些物质(如水)“热缩冷涨”,温度降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则密度变小。
2.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水管为什么必须小心保护?
由于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寒冷的冬天,如果水管没有经过小心的保护,当水管里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就会把水管胀破。
3.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河里的鱼没有被冻死
水有一个反常的特性就是“热缩冷涨”,在4℃时密度最大。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水面结冰,由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使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冰是热的不良导体,水中的热也量比较难传到外界(冰是0℃,冰附近的水温度也是0℃,这就使得水比较难放出热量而继续结冰,且即使水继续结冰,凝固也放出热量),这样就使离冰较远的水底温度保持在4℃左右,这样的温度足以让鱼存活。
4.利用密度怎么鉴别物质的种类或真假?
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只要测出了密度,再与密度表中的物质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质的可能种类和真假。若计算出的密度值在密度表中有多个物质对应,则继续采用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如物质的状态、气味、色彩、透明度、硬度、可燃性等。
5.如何判断一个金属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空心部分体积怎么算?
判断空心还是实心,可选用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算空心部分体积时必须求材料的体积,
例:一个铝球的体积为30,已知铝的密度为2.7g/,其质量为54g,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方法1解:若为实心铝球的质量应为
实际铝球的质量为 54g<81g,所以球是空心的。
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方法2解:铝 球 的 体 积 为
实际铝球的体积为 30>20, 所以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方法3解:铝 球 的 密 度 为
纯铝的密度为2.7g/>1.8g/,所以球是空心的。
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答: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
6.你知道盐水选种是怎么进行的吗?(选讲)
补充:混合密度的体积,
把一块金和银参合到一起,密度为计算:
对种子一粒一粒地挑选是不现实的。办法:配置一定浓度的盐水,把种子倒入盐水中,饱满的种子会沉到水底,不饱满的种子会漂浮在水面。
但是必须注意,盐水的配置不是随意的,浓度要合适,如果过稀,所有的种子都沉下去了,如果过浓,所有的种子都会漂浮起来,达不到选种的目的。一般而言,比较合适的密度是1.1g/.
例1.有个同学配得的盐水质量为0.6kg,体积为0.5,拿此盐水来选种,符不符合要求?稀了还是浓了?应该加水还是加盐?加多少水或盐?
解:盐水的体积为
盐水的密度为
,盐水浓了,不符合要求。
设需要加的水质量为m,有:
解得
答:该盐水浓了不符合要求,应加水0.5kg.
例2.有一盆盐水,,,已知纯盐的密度,请问盐水里含有多少盐?
解:设含有盐的质量为,则有
答:含有盐的质量为12.5克。
7.怎么鉴定牛奶或者酒精的纯度?
例3.纯酒精的密度为,若加水,密度会变大。消毒水要求酒精的含水量不能超过10%。现有m克消毒水,含水量正好是10%,则酒精的含量为多少?消毒水的混合密度为多少?
解:酒精的含量为
消毒水的混合密度为
答:酒精的含量为0.9m,消毒水的混合密度为
三、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小题。
课件21张PPT。 1.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冰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2.按右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橡皮膜鼓起来?又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简单地与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密度与温度
(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2)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一、密度与温度
1.风的形成
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根据密度 ,密度变小;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
影响也最大。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
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加油站 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里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我们发现,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了,所以水冻成冰后体积增大就把水管胀裂了。例1.1m3的水凝结成冰后的体积多大?(冰的密度0.9×103kg/m3)
由此可得出一定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有何变化?
提示:1m3 的水凝结成冰后,质量是不变的。可通过质量这个不变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密度和温度
2.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橄榄油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海水 问题1:这是上体育课用的铅球,铅球的质量为4千克,经测量它的体积是0.57立方分米,这个铅球是纯铅的吗?ρ=m/V=4kg/0.57×10-3m3
=7.0×103kg/m3<11.3×103kg/m3
所以不是纯铅的。 问题2:如何鉴别酒精和煤油? 由于酒精和煤油的密度都是0.8×103kg/m3,通过密度是无法进行鉴别的,但通过气味是可以区分的。
因此,密度只是物质的特性之一,鉴别物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多种方法并用。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1.商业中鉴别酒、牛奶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
2.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
(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
(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3)拍电影、电视剧时,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代替重物。 (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2)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密度在生活中的其它应用:(3)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 (4)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5)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6)水的密度变化保护了冬季的水下生物。 例2.有一个体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 已知:求: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方法1:密度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方法2:质量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假设这个铜球为实心,则:方法3:体积比较法 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 = 球的体积 - 壳的体积空心部分体积 = 40cm3 -35.5 cm3
= 4.5 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