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教版二上 第20课《美丽的丹顶鹤》(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苏教版二上 第20课《美丽的丹顶鹤》(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1 09:13:22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20课《美丽的丹顶鹤》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0. 美丽的丹顶鹤 单元 8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
学习目标 1. 学会认读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8个汉字。了解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2. 通过朗读、思考,理解课文内容。3. 通过朗读体会丹顶鹤的美丽。
重点 识记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 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群客人。(播放视频)2.你想和它们交朋友吗?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你想了解丹顶鹤的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丽的丹顶鹤》2.板书课题《美丽的丹顶鹤》。3.指导朗读课题。 观看丹顶鹤视频。 朗读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 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dān hēi zhī dù丹 黑 之 度 lùn xiǎn xiān bàn论 显 仙 伴(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论”的偏旁是“讠”“度”的偏旁是“广”“黑”的偏旁是“灬”“仙”的偏旁是“亻”(3)指导生字笔画。(动画演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教师领读 丹田 黑色 高度 谈论 明显仙丹 黑白 长度 讨论 显示伙伴 仙人伴侣 神仙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说明它们每年都到我国的黄海之滨过冬的习性。4.课文共几个自然段,说一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1)写冬天丹顶鹤从北方回来。(2)写丹顶鹤外形美丽。(3)写丹顶鹤姿态美丽。(4)写丹顶鹤每年都到我国的黄海之滨过冬。二 精读领悟1.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品读第二自然段:(1)丹顶鹤美在哪里呢?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说明丹顶鹤的颜色美(2)丹顶鹤洁白的羽毛和黑色的羽毛像什么?丹顶鹤洁白的羽毛像白雪一样,没有一点儿杂质。脖子和翅膀边儿的羽毛是黑的,就像涂上了黑漆一样。(3)人们为什么叫它丹顶鹤?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4)让我们再次欣赏丹顶鹤颜色的美丽。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师:在黑和白之间有一点红特别醒目、特别鲜艳,多美呀!3.品读第三自然段:(1)你还发现了丹顶鹤哪里美?你感受到了什么?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说明丹顶鹤的形体美。(2)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是按什么规律描写丹顶鹤的?(3)丹顶鹤的美还体现在哪里呢?姿态美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4)你怎样理解“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唱歌。(5)想一想丹顶鹤还有哪些姿态?悠闲散步 说悄悄话 水中觅食 聊天休息 翩翩起舞 (6)你能用“不论…… 都……”说一说丹顶鹤的姿态美吗?丹顶鹤不论是悠闲的散步,还是水中觅食,都显得那么(逗人喜爱)。(7)为什么“丹顶鹤”又叫仙鹤?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太乙真人每年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都是乘鹤而去的。说明丹顶鹤的“传说美”4.品读第1自然段:(1)你知道这么美丽的丹顶鹤来自哪儿吗?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2)从“唱着嘹亮的歌儿”你体会到了什么?丹顶鹤很开心。5.品读第四自然段:(1)这群丹顶鹤要飞到哪儿去呢?丹顶鹤的第二故乡—黄海之滨。(2)它们在第二故乡生活的快乐吗?从哪里看出来?快乐。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4.课外拓展(1)丹顶鹤的第一故乡: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丹顶鹤的第二故乡: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栖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地在 江苏省盐城市,濒临黄海之滨,广袤的滩涂湿地是调节地球环境气候的重要组成。每年11月初北方的丹顶鹤等鸟类就飞临这里越冬。播放地图“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海之滨”(2)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已经设立了一个丹顶鹤的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曾经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视频)(3)你想对捕捉丹顶鹤的人们说些什么?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学生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学生识记偏旁学生说出这些字的笔顺。男女生比读 同桌互读。从上到下 让学生感知本课的生字。增加学生对偏旁的积累。引导学生书写规范,笔顺正确。引导学生给本课的生字组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引导学生了解了丹顶鹤颜色的美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感受丹顶鹤形体的美丽。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利用图片,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加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巩固提升 1.我会扩词丹(丹心)(仙丹) 黑(黑色)(黑白) 伴(伙伴)(伴侣) ( http: / / www.21cnjy.com ) 让学生对生字、词语进行熟练掌握。
课堂小结 我们一定会像歌中的女孩那样关心、爱护丹顶鹤,我们也相信丹顶鹤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总结全文,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哪些教育。
作业布置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完成课后习题。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板书 美丽的丹顶鹤 颜色美 形体美 姿态美 传说美 让学生简单明了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反思 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徒习性。课文即将丹顶鹤写的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又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渗透于丹顶鹤的描绘介绍之中,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在教学中上,利用视频、图片引导让学生从颜色、形体、姿态、传说中感受到丹顶鹤的美丽。最后,播放感人的保护丹顶鹤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意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美丽的丹顶鹤
苏教版 二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导入新课
请你看一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hēi
zhī
lùn
xiǎn
xiān
dān






我来认生字

bàn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我来说笔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论”的偏旁是
“度”的偏旁是

广

“仙”的偏旁是
我来认偏旁

“黑”的偏旁是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仙鹤 遥远 脖子 嵌入 鲜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yáo

qiàn
xiān

我来读一读
逗人 飞 翔 高雅 海滨 担忧
xiáng

bīn
yōu
dòu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黑色
黑白
高度
长度
丹田
我来组词
讨论
谈论
明显
显示
伙伴
伴侣
仙丹
仙人
神仙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说明它们每年都到我国的黄海之滨过冬的习性。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
写冬天丹顶鹤从北方回来。
2
写丹顶鹤外形美丽。
3
写丹顶鹤姿态美丽。
4
写丹顶鹤每年都到我国的黄海之滨过冬。
课文共几个自然段,说一说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丹顶鹤美在哪里呢?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丹顶鹤颜色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丹顶鹤洁白的羽毛像白雪
一样,没有一点儿杂质。
丹顶鹤洁白的羽毛和
黑色的羽毛像什么?
脖子和翅膀边儿的羽毛是黑
的,就像涂上了黑漆一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人们为什么叫它丹顶鹤?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
红宝石,鲜红鲜红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让我们再次欣赏丹顶鹤颜色的美丽。
丹顶鹤有一身 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 。它的头顶就像
, ,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洁白
黑的
嵌着一颗红宝石
鲜红鲜红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还发现了丹顶鹤哪里美?
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你感受到了什么?
说明丹顶鹤
的形体修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它的腿长,脖子长,
嘴巴也长。
是按什么顺序
描写丹顶鹤的?
从下到上
丹顶鹤形体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丹顶鹤的美还体现在哪里呢?
姿态美
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怎样理解“引吭高歌”?
放开喉咙,高声唱歌。
想一想丹顶鹤还有哪些姿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悠闲散步
说悄悄话
水中觅食
聊天休息
翩翩起舞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能用“不论…… 都……”说一说丹顶鹤的姿态美吗?
丹顶鹤不论是( ),还是
( ),都显得那么( )。
悠闲散步
水中觅食
逗人喜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知道这么美丽的
丹顶鹤来自哪儿吗?
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
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
从“唱着嘹亮的歌儿”
你体会到了什么?
很开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什么“丹顶鹤”又叫仙鹤?
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太乙真人每年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都是乘鹤而去的。
传说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这群丹顶鹤要飞到哪儿去呢?
丹顶鹤的第二故乡—黄海之滨。
它们在第二故乡生活的快乐吗?
从哪里看出来?
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快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丹顶鹤的第一故乡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扎龙湿地,是中国首个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2000
只,扎龙就有400多只。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越冬栖息地
在江苏省盐城市,濒临黄海之滨,
广袤的滩涂湿地是调节地球环境气
候的重要组成。每年11月初北方
的丹顶鹤等鸟类就飞临这里越冬。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丹顶鹤的故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你想对捕捉丹顶鹤的人们说些什么?
保护动物,就是保
护我们人类自己。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我会扩词。
丹( )( )
黑( )( )
伴( )( )
丹心
黑色
伙伴
仙丹
黑白
伴侣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读一读。
引吭高歌 展翅飞翔 歌声嘹亮
三五成群 无忧无虑 宝石鲜红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我们一定会像歌中的女孩那
样关心、爱护丹顶鹤,我们
也相信丹顶鹤的生活将会越
来越美好。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
颜色美
形体美
姿态美
传说美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课《美丽的丹顶鹤》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dān hēn ( http: / / www.21cnjy.com ) bái huǒ bàn míng xiǎn yán lùn cháng dù
( ) ( ) ( ) ( ) ( )( )
二、连一连,组成词语。
仙 遥 海 高 担 飞 脖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四、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丹顶鹤 一( )羽毛
一( )宝石 一( )冬天
五、连线。
洁白的 宝石
嘹亮的 北方
遥远的 羽毛
鲜红的 歌儿
六、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1.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

2. 因为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

七、根据课文判断正误。
1. 丹顶鹤有两个故乡。( )
2. 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短。( )
3. 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又叫它“仙鹤”。 ( )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丹顶鹤很逗人喜爱( )。
2. 我国的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
3. 一群群美丽( )的丹顶鹤,唱着嘹亮( )的歌儿从遥远( )的北方飞来。
九、阅读
丹顶鹤有_________ 洁白的_________ ,而脖子和翅膀边儿_________ 。它的_________ 就像嵌着一颗_________ , _________,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 根据表示颜色的词,画一只丹顶鹤,并涂上颜色。
羽毛:_________
脖子:_________
头顶:_________
翅膀边:________
3. 面对这么美丽的丹顶鹤,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第二十课《美丽的丹顶鹤》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仙丹 黑白 伙伴 明显 言论 长度
解析:注意“黑、度”的书写。
二、连一连,组成词语。
仙 遥 海 高 担 飞 脖
忧 远 鹤 翔 雅 子 滨
解析:课文认读生字的再现。
三、填一填,写一写。
广 9 撇
灬 12 横 竖
讠 6 撇 竖弯钩
解析:生字部首、笔顺的再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六、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
1. 云彩像棉花一样白。
2. 因为我生病了,所以今天没上学。
解析: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和相关语句积累。
七、判断正误。
1. √ 2. × 3.√
解析: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长。
八、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喜欢 家乡 漂亮 向亮 很远
解析: 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九、阅读
1. 一身 羽毛 却是黑的 头顶 红宝石 鲜红鲜红的。 
2. 洁白 黑 鲜红 黑
3.我们应该保护丹顶鹤,保护动物。
解析:1. 课文的背诵
2. 从课文内容中找到答案。
3.引导学生爱护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