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上 第22课《地图上的发现》(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S版四上 第22课《地图上的发现》(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11 08:56:1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s版四年级上第22课教学设计
课题 地图上的发现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5个生字并学会写9个生字,理解词语及重点句子。
能力目标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科学家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重点 1.识字、写字。2.引导学生了解魏格纳发现并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科学家后来的发现支持了这个假说。
难点 1.理解相关的地理专业术语的含义。2.体会作者的文章叙述顺序。
学法 问题学习、探究学习 教法 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师:大家观察一幅地图(演示第2、3张幻灯片)解说:这是两幅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指出非洲和南美洲。你有什么发现?你产生了什么问题?你所思考的恰恰是1910年,一位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的问题。2.今天我们来学习《地图上的发现》。 学生交流 能够吻合在一起 学生读课题指名读 鼓励学生说话,不拘于形式,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思考。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拓宽知识面。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演示第4张幻灯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1)学生自由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4)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演示第6张幻灯片)轮廓 痕迹 携带 相称 参差不齐逐渐 适合 悬崖 位置 漫不经心(1)各种形式读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2)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3.理解重点词语:(演示第7-8张幻灯片)轮廓: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参差不齐: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吻合:完全符合。拼接:接在一起。漫不经心:说话办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锯齿:锯条上的尖齿。4.魏格纳简介:(演示第9张幻灯片)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1910年提出"大陆漂移说",自己亲自考察搜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后来陆续有科学家发现证据证明了这个假说,这一假说颠覆了近代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一场地理学的革命运动。5.生自由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总结整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德国气象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说’,并被后来者不断发现的新证据证明是正确的,从而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故事。(演示第10张幻灯片)二、精读课文。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每个部分各讲了什么?(演示第11张幻灯片)第一部分 (第1-2段):魏格纳发现世界地图可以拼接在一起,提出“大陆漂移说”。第二部分(第3-7段):科学家的考察证据证明“大陆漂移说”是科学理论。第三部分(第8段):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被人们接受,并成为板块构造学的理论基础。(二)学习第一部分。(演示第12-13张幻灯片)自由读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问题。1.魏格纳是怎么提出“大陆漂移说”的?(1)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南美洲东海岸+非洲西海岸(2)进一步有什么发现?各大洲边缘可以拼接在一起。2.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3.这么一个重要发现却源自一次“漫不经心”,可以看出魏格纳的什么品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三)学习第二部分自由读3-7自然段,思考问题(演示第14-16张幻灯片)1.什么是叫“假说”?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在未得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确证之前表现为假设学说或假说。 有的假设还没有完全被科学方法所证明,也没有被任何一种科学方法所否定,但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2.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1)1913年,南极洲发现煤块—湿热环境下生长的植物。(2)继而发现大量动植物化石。以上与南极洲冰雪覆盖的严寒环境严重不符。(3)1960年,发现南极洲冰碛岩与大洋洲、非洲完全相同,说明来自同一大陆。3.“大陆漂移说”的推测:3亿年前古代大陆向北漂移到赤道附近—2亿年前大陆分裂漂移到现在位置,成为今天看到的七大洲。(四)学习第三部分师:请同学们读第8自然段。(出示17张幻灯片) 1.“大陆漂移说”称为地壳板块学说的理论基础。2.人们永远记住魏格纳的观察与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上众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课堂练习(演示第19-20张幻灯片)1.我会读:轮廓 锯齿 漂移 相称 参差不齐逐渐 适合 悬崖 位置 漫不经心2.我会写句子:漫不经心:①你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是漫不经心的样子。②安小兮出了校门,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逐渐:①气候逐渐变暖了。②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了。五、作业布置(演示第21张幻灯片)1.搜集“大陆漂移说”的资料发布到学校网站。2.完成课后习题。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认读生字。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指名读学生查阅资料学生交流共同总结学生读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读课文学生交流指名回答读课文指名学生读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学生读课文读课文学生交流师生总结学生回顾过程 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在轻松的状态下认识本课所学字词。让学生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把文章分为几部分,让学生按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和习惯,加强了语文学习的操作性、实践性,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归纳总结课文,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学习写作顺序。让学生掌握词语的意思并练习写句子。
课堂小结 魏格纳发现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并历经半个世纪的求证。魏格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归纳总结本课所讲内容。
板书 22地图上的发现 看世界地图──提出假说──寻找、考证 体现文章的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
教学反思 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像这一课,先对比地图,引起学生兴趣。到再学习课文时,学起来就会很顺利,学生也会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这样一来,整堂课不管是课堂气氛还是学习效果都会大不一样。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分析交流时间太少,问题处理略显仓促。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地图上的发现》练习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轮廓(guō kuò)   参差不齐(chā cī)
漂移(piāo piào) 冰碛岩 (jī qì)
煤块(mǒu méi) 悬崖(xuān xuán)
二、从课文找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发现 ( )的现象 ( )的活动
( )的世界 ( )的化石 ( )的痕迹
三、解释词语然后写句子。
1.悬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2.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四、解释下列带点词语的意思。
1. 他漫不经心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1960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一个山峰的悬崖上,发现了冰碛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地图上的发现》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3个外国、3个中国科学家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
海边的小女孩
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一个拾贝壳的渔家小女孩,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头上的太阳,坞地蒸发着泥洼里的海水,小鱼在干涸中痉挛。似乎听到了小鱼儿越来越响的哭声。
她目光停滞了,流露出屿充满了怜悯。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鱼。小鱼在她手里蹦跳着。
她轻轻舒了一口气,直起腰,她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海边。小鱼儿被送进了大海。
小鱼儿欢快地冲进了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美丽的生活花园和它不能离开的奇妙的世界。
我看见: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出情感的色彩,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了甜蜜……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在文中找)。
(1)空旷、宽广,一望无边的样子。( )
(2)形容举动十分慎重,一点不敢大意。( )
2.按要求从文中找词句。
(1)描写小鱼被救前非常可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小鱼被救后非常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三处对小女孩的目光进行了描写,请用“﹏”画出来。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教育网
www.21-cn-jy.com
《地图上的发现》答案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kuò cī piāo qì méi xuán
解析:主要考察多音字。
二、从课文找合适的词语填空。
地图上 有趣 长期 严寒 大量 生长
三、 解释词语然后写句子。
1. 高而陡的山崖 他们看到了连绵不断的悬崖峭壁,映掩在茂密的树木之中。
2. 完全符合 这样做与她的仁爱之心完全吻合。
解析:答案不是唯一的,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意思的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魏格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外国:爱因斯坦、牛顿、霍金 中国:李四光、钱学森、袁隆平
解析:答案不唯一,考查学生的知识面。
七、阅读。
1.(1)辽阔 (2)小心翼翼
2. (1)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头上的太阳,坞地蒸发着泥洼里的海水,小鱼在干涸中痉挛。似乎听到了小鱼儿越来越响的哭声。
(2)小鱼儿欢快地冲进了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美丽的生活花园和它不能离开的奇妙的世界。
3. (1)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
(2)她目光停滞了,流露出屿充满了怜悯。
(3)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出情感的色彩。
解析: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4.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小女孩。
解析:这个题目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就是考察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分析人物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地图上的发现
语文S版 四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教学目
初读感知
吻 锯 拼 煤 置
适 存 悬 崖
wěn

pīn
méi
shì
cún
xuán

zhì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初读感知
适合
位置
痕迹
漫不经心
轮廓
相称
逐渐
参差不齐
悬崖
携带
教学目标
初读感知
轮廓:
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
参差不齐:
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吻合:
完全符合。
教学目标
初读感知
拼接:
接在一起。
漫不经心:
说话办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锯齿:
锯条上的尖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
1910年提出"大陆漂移说",自己亲自考察搜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后来陆续有科学家发现证据证明了这个假说,这一假说颠覆了近代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一场地理学的革命运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说’,并被后来者不断发现的新证据证明是正确的,从而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故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科学家的考察证据证明“大陆漂移说”是科学理论。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讲了什么?
3-7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被人们接受,并成为板块构造学的理论基础。
8
1-2
魏格纳发现世界地图可以拼接在一起,提出“大陆漂移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魏格纳是怎么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进一步有什么发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这么一个重要发现却源自一次“漫不经心”,可以看出魏格纳的什么品质?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三)学习第二部分
什么是叫“假说”?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在未得到实验确证之前表现为假设学说或假说。 有的假设还没有完全被科学方法所证明,也没有被任何一种科学方法所否定,但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913年,南极洲发现煤块
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三)学习第二部分
继而发现大量动植物化石
1960年,南极洲发现冰碛岩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亿年前古代大陆向北漂移到赤道附近
“大陆漂移说”的推测:
(三)学习第二部分
反映出李四光什么品质?
2亿年前大陆分裂漂移到现在位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大陆漂移说”称为地壳板块学说的理论基础。
(四)学习第三部分
人们永远记住魏格纳的观察与发现。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魏格纳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加上众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1.我会读:
轮廓 锯齿 漂移 相称 参差不齐
逐渐 适合 悬崖 位置 漫不经心
教学目标
课堂练习
1.我会写句子:
漫不经心:
①你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是漫不经心的样子。
②安小兮出了校门,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
逐渐:
①气候逐渐变暖了。
②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了。
教学目标
作业布置
第1小题:搜集“大陆漂移说”的资料,发布到学校网站。
第2小题: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魏格纳发现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并历经半个世纪的求证。魏格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目标
板书
22地图上的发现
看世界地图──提出假说──寻找、考证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