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民间玩具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民间玩具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2-07 17:17:59

文档简介

《民间玩具》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造型、色彩、花纹、材料。
2、比较中体验民间玩具不同的材料、用途和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审美趣味。
3、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感受民间玩具浓厚的乡土味和强烈的装饰风格,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学习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难点:从欣赏民间玩具的过程中体验民间艺术美的感染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身边的民间玩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收集民间玩具。
教学过程:
1、导入。
(1)、猜谜语:一个公公精神好,从早到晚不睡觉;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万人推不倒。(谜底:不倒翁)通过谜语设置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玩具游戏:一起看一看、玩一玩不倒翁。说一说,不倒翁为什么推不倒?
(3)、说一说不倒翁的材料和寓意。
(4)、揭题:《民间玩具》。
2、观察分析,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不同的民间玩具图片。
(2)、总结交流:这些民间玩具和你的那些遥控玩具、电动玩具有什么不一样?
(3)、分析比较:看了这么几种不同的民间玩具,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民间玩具选用什么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自主将民间玩具从材料上进行分类)
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点。
它们在造型、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3、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课本中各种民间玩具在色彩、造型及材质制作上的特点,并观看视频,体会民间玩具的生活情趣。
4、课外调查,拓展延伸。
欣赏本地的民间玩具(学生带上家长收藏的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教师也可播放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课件)相互欣赏,从材料、造型、色彩、寓意上认识本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课后我们还可以观察其他民间玩具,尝试说出它们的特色。
课件13张PPT。 民间玩具北京风筝
据史料记载,北京风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且制作技艺精湛。《南鹞北
鸢考工志》相传为大文学家曹雪芹所作的关于风筝的著作,以口诀的形式介
绍了40多种凤 筝的制作方法,收集了200多个品种,并配有彩色图谱。自清
末以来,北京风筝主要有四个流派,一是金忠福,二是人称“风筝哈”的哈姓
风筝世家,三是孔祥泽,四是马晋。
山东潍坊风筝
潍坊风筝相传始于明代,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更加普及。
白杨家埠一带的民间艺人到集市上设摊出售风筝,他们多是年
画艺人,冬天印年画,年后扎风筝。风筝画面多具民间年画的特
点,色彩对比强烈,风格粗犷,由于价廉,深受孩童喜爱。
南通风筝
苏南通风筝中最有特色的是板鹞,由于其造型像一块板,故名。大者2m—3m, 小者lm以下,通常由长方形、正方形和菱形组成,外露六角,因而俗称“六角鹞子”。由于板鹞风筝体积庞大,须十余人同时操作方能将其送上天空, 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 构成完整的音效体系。其声如交响乐,分外雄壮 。 布老虎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
民间玩具学习活动:
找一找你喜欢的传统民间玩具,了解它们的故事并说说它们的色彩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