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鲨鱼捕小鱼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简单地对角色造型进行编辑,会用切换造型指令;
2、会设定角色的旋转模式,赋予角色不同的动作和效果;
3、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
4、能设计多角色动画。
教学重点:
1、能简单地对角色造型进行编辑,会用切换造型指令。
2、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
教学难点:
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
教学准备:
多媒体控制系统,Scratch软件,鲨鱼捕海洋生物.,鲨鱼捕小鱼.
一、讲故事,创设情境
1、播放
“鲨鱼捕海洋生物”动画。
在这奇妙的海底世界,活泼欢快的小鱼来回流动着,他们是一群弱小的群体,常常被大鱼吃掉,看!一只鲨鱼正在追寻小鱼,趁机吃掉他们。这个作品和前面我们学习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发表观点,适时评价。
3、小结:舞台背景、多角色、角色逐渐减少
4、揭示课题:
这个动画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呢!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
鲨鱼捕小鱼
二、明确动画情景,了解指令功能
为了使大家看得明白些,我将动画情景简单化。播放“鲨鱼捕小鱼”
1、引导学生谈谈对“鲨鱼捕小鱼”动画情景的认识,教师实施评价及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动画中技术问题,师生并共同解答,师讲解指令功能。
想制作这个动画,你们需要解决哪些技术问题?
(1)、不同神态的鲨鱼?(角色分多造型和单造型两种类型,造型可以编辑和修改)
(2)、小鱼碰到舞台边缘后如何改变游动方向?(可用“碰到边缘就反弹”实现。)
(3)、鲨鱼的运动轨迹(可用“向右旋转()度”
实现。)
(4)、怎样判定鲨鱼的嘴部是否碰到小鱼头部(鲨鱼嘴部添加一个红色小圆)
(5)、碰到小鱼后如何被捕获(小鱼隐藏起来) 讲解使用的指令功能
“将旋转模式设定为”、
“下一个造型”、“碰到边缘就反弹” “颜色
()碰到()
”、“等待1秒”等
三、选取角色,并修改角色造型。
1、选择动画背景
2、选取角色
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新增鲨鱼角色和小鱼角色。
(1)修改造型,教师讲解演示
(2)教师巡视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碰到的问题。
四、编写脚本,复制脚本,测试脚本
1、学生独立分别编写鲨鱼的脚本和黄色小鱼的脚本,有困难可以参考教材23页的脚本。
2、师示范在角色间复制脚本的操作。
3、引导学生将黄色小鱼的脚本复制给紫色小鱼,并修改条件指令中侦测指令内容。
4、引导学生测试脚本,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相应角色的脚本,让动画更为合理。
5、展示几位学生的动画,并请其说一说对哪些指令内容进行了调整。
五、课堂延伸扩展
1、进一步完善鲨鱼捕小鱼动画:如增加一些海洋生物角色;改变角色游动的速度;改变角色碰到舞台边缘后的行进方向。
2、完成马与仙人掌对话场景脚本。
六、课堂总结
1、填写活动评价表;
2、总结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