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浮力 说课[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的浮力 说课[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0-10 21: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初中《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 水的浮力》
----说课一、教材、学生分析 本课是《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浮力”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可谓既熟悉又不熟悉。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浮力的存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不熟悉,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不熟悉的。而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必须具备的,学习有关浮力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浮力知识的另一方面作用,体现在它的实用性,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 八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较好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水的浮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通过更深一步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本课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方案评价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实验探究能力大大增加。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包括原理的建立、适用范围、简单应用) 技能目标:   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  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并进式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建立和浮力的计算
教学的关键:以方法教育引路,以学生思维障碍为突破口,针对性地安排实验探索。 四、教学过程设计方法教育流程图:(一)新课引入 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会被淹死?水底下的乒乓球为什么会浮到水面?实验: 将旋紧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
将瓶释放后,瓶将怎么样?(二)教学过程哪些東西会浮起來?
??? 想想看,下面哪些東西会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
??? 软木塞  木制餐具  玻璃珠 塑料盒 铅球  石头  色拉油 阿里山神木  铁块  游泳圈
你觉得,上面的哪些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问题1:以上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在水中能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问题2: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铁块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呢?实 验: P20的实验读数 4.4N读数 2.6N(读出下图的数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论:
F浮+F拉=G
得:
F浮=G - F拉结论: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一、水的浮力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3、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气体会产生浮力吗?气体对物体也会产生浮力你能举例说明气体浮力的存在吗?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浮 =F上—F下(总是竖直向上)F左= F右阿基米德原理提出问题(生活经验、故事)建立假设(定性)验证假设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选择器材定性研究浮力与V排的关系)(如何定量研究浮力与V排的关系)(思路、器材、测量的量、记录表)思考: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浮力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之间的关系?
讨论:
(1)要探究两者之间关系需测什么量?
(2)需要什么样的器材?
(3)操作步骤?
(4)记录哪些数据?
(5)预期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物重5N
带提手的小桶重2.5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F浮 = G排水二、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F浮= G排液 = ρ液 g V排液
从公式可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大小有关,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多少有关,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 对阿基米德定理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V排液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可以完全浸入,也可以是部分浸入。
2. 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要统一 。桥墩受到浮力吗??以前,教师多是通过考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查和评价。我们要改变评价观念,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逼近或实现预定的目标。
应该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原则,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明确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增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潜力。
为此,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和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内容全面化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坚持以鼓励为主等。总之,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增强其信心,促进其发展。 ?评价分析课堂练习与作业评价(多元)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1)??? 只要学生的回答是合理的都要给予肯定;对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 课外作业采用等级制方式,对特别出色的作业加上评语。
?评价分析创新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最终评价标准。
1、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等)为出发点,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以此为衡量教学的重点。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激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和启发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2、超越学科的本位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3、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施教,是为了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 设计说明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在教学目标上,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强调决定性,忽视灵活性;重视必然性,忽视偶然性。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的定式,极容易妨碍学生智力继续和全面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创造性发挥。在教学教程中,应科学地设计,艺术地引导,合理地“收”、“放”学生的思维。一方面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适时加以点拨,把自己当成“导演”,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分析、比较、认识所学学科的本质。另一方面,要心甘情愿地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敢于让学生探索创新,使学生能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突破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相对独立的各种探索活动和实践活动发现知识,掌握技能,得到生动活泼、创造性的发展。? 设计说明谢谢指导
恳请批评指正! 1. 将一物体悬挂于弹簧秤下,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秤示数为18N,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N,则物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它受到水向上的浮力__________练习1010N(或不变)A.???  
2、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B3、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A4、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体积为500厘米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5、一个体积为1000厘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3.92牛,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这个物体的密度,这个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3.92实践性作业:
能否利用1牛的水产生比1 牛大的浮力?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