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话说信息技术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2.了解信息的特征。3.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4.通过视频,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产 生的影响,并了解信息社会的特点。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2.资源准备:课件《要命的快递单》故事、康宁玻璃的广告视频、网上随机搜索的快 递单和银行流水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21教育网
导入新课1、通过一个“法制案例”来引入新课,让 学生从案例中知道信息安全以及信息 的重要性和信息的价值。老师提出问题“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得出一个什么样的警示?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今天的时代就是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获取信息 和处理信 息的方法1、能过观看我们直接从百度上搜索出来 的快递单,让学生知道从一张快递单我 们可以了解到什么样的信息(隐形信 息)。2、能过观察“银行流水单”了解同样的一 个单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学生回答一个快递单和银行流水单中学生得到什么样的隐形信息。理解信息的含义和如何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导入正题:什么是信息1、引入“信息”的概念。2、通过一个人身上所包含的“信息”理解 信息的概念。3、从各个专家对“信息”的解释来了解信 息在不同层面的含义。思考问题,理解信息概念。通过案例,让学生把“信息”这种抽象的概念转为具体的概念。信息的特征1、从上面的案例,让学生总结出“信息” 的特征。2、让学生把“信息”的特征总结出来,然后大家小组讨论得出一个小组的结果,提交上来。从案例中,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信息” 的特征。通过学生的自己总结,让学生更能理解“信息”的概念。随堂作业1、在学习完“信息”的概念后,完成课本P4页的随堂作业,强化学习效果。学生完成随堂作业强化学习效果理解“信息社会”的概念1、从前面的“信息”概念,引入“信息社会”的概念,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引入“信息社会”的特点。学生听讲,讨论。引入“信息社会”的特点理解“信息社会”的信息应用案例1、利用学生叫餐的案例,引入信息社会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讨论,听讲。通过案例学习和理解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观看“康宁玻璃”的视频1、通过广告视频,展望一下信息社会的发展未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学生观看视频强化学生对信息社会中信息应用的理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