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话说信息技术应用
教学内容分析:《感受信息》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一中的内容,是一节讲授课、理论课,目的是通过主题活动阐明什么是信息及其特征。教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切入,让学生通过多“看”,多“说”,多“做”,最后达到能“悟”出自己对信息及其特征的理解。本节是《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节,是在小学的基础上通过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渐丰富学生有关“信息”的知识。上好本节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水平,也为学生开好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为激发他们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甚至能在今后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文明的习惯。本节课对学生从认识信息到利用信息,提升信息意识,特别是增加鉴别信息的意识是十分有益的。教学对象分析:本节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一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在小学也接触过信息的概念,但只是浅层的理解,对“信息”概念,不做深入要求,只要求学生能了解“信息”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感受到的现象”即可。我校的学生多为寄宿生,多来至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有限,学生的信息素养偏低,信息能力较弱,学习的行为习惯有待提高。初一的学生对事物主要还是感性认识,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让他们耐心的理解好抽象的信息概念、信息特征,将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和描述身边的信息,感知信息。2、了解信息的概念。3、理解信息的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特征。2、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概念,理解信息的特征。教学方法1、问题导学法:由问题引导思考、自主探究、分析讨论。2、演示讲授法:通过演示、介绍讲解权威著作及专家学者对信息的解释。3、自主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信息的特征。4、交流法: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讨论信息及其特征的例子5、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信息及其特征的教学。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2、资源准备:教学课件、互动小游戏教学过程21教育网
师: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信息,无时不刻都被信息环绕着。多媒体展示图片目前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有三种——物质、能量和信息。问:以上三种资源中那些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哪些不能?倾听,观赏讨论,回答问题引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导入本节学习内容五光十色看“信息”师:要解决上面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信息是什么?任务一:2-3分钟阅读书本P2-3的[五光十色看“信息”]从书本中找出狭义上的信息是什么?广义上又如何认为的?然后再思考前面的那个问题应该如何解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阅读书本找到的狭义上,广义上对信息的解释狭义:是指人们所能感觉并能被理解的东西。广义: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信息是可以被感知获得的,并不能简单的说被能被看到或不能被看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答案也并非只是“是”或者“不是”,因此同学们以后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要多一些思考,不要被惯性思维所误导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监督学生看书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加深学生对信息在广义上和狭义上的认识21cnjy.com
情感教育
师:信息因为它本身的一些特性,人们可以知道什么是信息,但是却很难界定信息是什么,因此对于信息是什么的解释因为所处的领域不同,所掌 倾听引入其他权威著作与专家对信息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嘴八舌说“信息”握的知识不同,就有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权威著作和专家学者们对信息是如何解释的。并将这些解释记入书本P3的表格“表1-1?信息的不同解释”中课件展示-已经填写好的各版本信息解释的表格教师对各个版本关于信息的解释,进行初步的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布置课后任务1:根据书本给出的广义、狭义上的信息的定义以及老师给出的各版本对信息的解释,在表格的最下行“我的理解”中写出你对信息的理解。在书本中记录相关著作和专家对信息的解释同时倾听教师的讲解课后完成21·cn·jy·com
记录和倾听教师的讲解,加深对信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并将理解形成文字记录下。互动游戏——解读信息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帮帮忙。游戏的背景是这样的:有一个在外打工多年没回家的老公,有一天从他的亲戚那里收到一封他文盲的妻子给他写的信,结果他在解读这封信时遇到了困难了,现在需要你们来帮帮忙解读下这封信,告诉这位先生,这封信包含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教师点评学生的理解并导出正确的解释:教师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对信息的特征进行逐一解释:1、可存储:可以存储在各种介质中2、可转换: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3、可处理:可以被人脑或者机器处理后得到有用的东西4、可传递:可以借助一定的载体进行传递5、可利用:可以在多个领域得到利用6、可共享:具有扩散性,可以被拿来分享7、可识别: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识别信息的真伪结合事例引导学生,加深他们对信息特征的理解自主学习阅读书本找出信息的相关特征思考任务学生回答问题倾听同学回答和教师的解释自主学习,结合事例,进一步思考,加深对信息特征的理解进一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信息特征的理解创新活动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完成书本P4页中[创新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布置课后任务2:完成书本P5页中的创新活动回答老师提问课后完成书本P5页中的创新活动。加深对信息特征的理解课堂总结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回忆本节所学知识师:本节我们了解了信息的各种不同版本的解释,如:广义上,狭义上以及其他权威著作人士给出的。也学习了信息的七大特征分别是:1、可存储;2、可转换;3、可处理;4、可传递;5、可利用;6、可共享;7、可识别。学生跟随教师一同回忆所学知识 通过问答形式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信息和信息特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