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 探索信息编码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例的设计依据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的基本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的基础,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编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认识什么是信息编码、信息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这部分内容安排2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多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交通信号灯、邮政编码、学号、身份证号码等编码实例,但没有形成概念。这节课可能遇到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数字字符与长短码的对应规则。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⒈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⒉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⒊理解信息编码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激发学习和使用信息编码的兴趣和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难点: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等。五、教学准备(一)教学环境软件:PPT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房、教学广播系统(二)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纸、笔、学生胸卡六、教学过程21教育网
引言: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设想一个场景:你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捡到一个胸卡,你想把胸卡还给丢失胸卡的同学,你该怎么办?请学生代表回答。补充学生的回答:闽清的邮政编码是350800,交通信号红灯 认真听讲,思考。学生代表回答:根据胸卡号码C20130921找 引用学生们的亲历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课件展示,总结归纳信息编码的概念。停绿灯行等。课件展示:这种约定就是一种简单的信息编码。课件展示课题:活动二探索信息编码到初一九班21 号同学,C代表初中,2013代表入学年份,即初一,09代表九班,21代表座号是21号。小组协作实践目标⒈课件展示任务一: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⒉活动主题一:要求:同桌合作,一位同学报出符号名称“—”短横线,另一位同学快速击掌三下,报出符号名称“·”另一位同学掌一号下。⒊活动主题二:要求:同桌合作,一位同学击掌,另一位同学根据同桌击掌节奏,记录长、短码,然后对照表2-2,报出相应的字符。比如,一位同学快速击掌三下,再,再慢速击掌三下,另一位同学记录下“”,查对照表,报出数字“8”。⒋请小组代表上台演示,并记录信息编码的长短码及数字符号。⒌请学生修正错误操作。明确任务。同桌合作,交流,完成主题一。同桌交流合作,完成主题二。明确任务,学生有的放矢。同桌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通过主题一,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信息编码概念的理解。通过主题二,让学生体验信息编码的原理,并由此体会到自然信息可以转换成数字编码。通过演示通过修正错误操作,巩固知识点。拓展延伸深化目标⒈请完成以上操作的小组,根据表2-2中的数字字符编码规律,同桌继续合作编制表2-2中的字母A-F与长短码的对应关系。⒉引导学生总结:①信息编码原理:用不同的代码与各种信息的基本单位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不同的信息应用,设计相应的信息编码。②信息编码可以将自然信息转换成数字、字符等信息,解决了自然信息不易保存的问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创新活动。分层教学,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加深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明确可以将自然信息转换成数字、字符等信息。总结反馈梳理知识请学生代表回答:⒈体验信息编码的过程⒉了解信息编码的原理⒊理解信息编码的概念学生代表回答,其余学生认真思考总结。梳理知识。及时鼓励。及时鼓励,让学生感觉以自豪。活动评价⒈信息编码概念:()①了解②理解③应用⒉信息编码原理:()①了解②理解③应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