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六 制作电子板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过程。2.熟悉电子板报的设计基本思想和构成要素。3.了解文本框、分栏、图形对象组合等技术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过程;分栏、文本框、图形对象组合技术的使用。2.教学难点:电子板报的版面设置(分栏、文本框),图形对象组合技术。三、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课:展示多张电子板报版面图片。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电子板报的阅读、视觉效果,都有什么优点?2.讲解:界面美观,文字格式多样,内容丰富。3.提问:这些电子板报中有哪些制作技术是我们已经掌握的?(1)片面尺寸大小和页边距;(2)插入艺术字、图片。4.课件显示课题:活动六:制作电子板报了解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过程1.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P61~P66,思考以下问题:(1)制作一份电子板报的一般过程是什么?(2)电子板报的主题要求有哪些?(3)板报作品名称命名有哪些特点?(4)收集整理素材时要注意哪些事项?(5)电子板报版面的要素有哪些?头版结构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实现?2.请几位同学回答以上问题:(1)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2)主题要鲜明、突出、积极、健康;确定好主题后,分析从哪些方面展开说明,确定小标题,为收集、整理素材作准备;(3)命名要求平实,体现一定内涵;(4)收集素材要注意来源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记录出处,尊重作者,要有原创成分;(5)对收集到的素材要进行修改和创新,留下能准确表达小标题的文章和图片;(6)版面要素:板块大小、排式、报头、报角、花边和中缝;(7)头版结构包括报头、导读栏、报眉、标题、正文、图片等;(8)所要用到的技术有:艺术字、横排文本框、竖排文本框、插入图片、图形对象组合技术等。3、讲解:参照《鹭岛印象》的头版版面,评析学生的回答。强调以下几点:(1)主题要鲜明、突出、积极、健康;(2)名称要平实,体现一定内涵;(3)收集素材,要尊重原作者,有一定的原创;(4)素材分类:按素材类型建立不同文件夹;按素材内容建立不同文件夹;(5)对收集到的素材要进行修改和创新,留下能准确表达小标题的文章和图片;(6)版面整体布局要求美观,各部分安排要合理;(7)头版版面设计制作过程中所乃至的技术。4.讲解《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比较评价标准》:(1)思想性??(2)创造性??(3)艺术性??(4)技术性5.布置练习:(1)以小组为单位,规划设计一份电子板报,要求参考《鹭岛印象》,完成以下任务:拟定电子板报主题、名称;确定小标题;设计版面布局,绘制草图;收集素材、整理素材;思考制作技术。(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分享他人作品,并推荐一名同学在班级交流。6.班级交流,学生评价(1)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根据《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比赛评价标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思想性;创造性;艺术性;技术性。(2)教师补充学生的看法。(3)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