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导购电脑设备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成功的乐趣。二、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及对象分析】《计算机硬件》是七年级上册活动三导购电脑设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组成,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内容。通过学习,教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深入理解硬件基本知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发展及计算机的硬件认识不是很清晰。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们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能够选购计算机部件。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教学目标】由于这是一节以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授课,而且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感性认识不多,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具体阐述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②、通过浏览教学资源网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竞赛分组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 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由于这节课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而且我校为农村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难点设置为:主机中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资源学习法、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带着问题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和通过浏览网站自由学习的分层教学法及最后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学法】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媒体手段】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2、教学资源网站3、辅助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分析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过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本课的学习兴趣,在导课时,我拿出主机实物,让学生们观察。然后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分组拆机,说出所认识的机箱里部件名称。除此之外我还下载了装机视频给学生观看。在这些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机硬件。这样,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务,从而乐学,然后将他们带入教学资源网站,加深他们刚才的观察印象,并且按照教学目标自 主地学习。(二)分组竞赛、导学达标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完成的效果,在这一部分中我采用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并且给各小组计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第一层次:必答题部分,设计此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主机方面的问题。学生分组抽题,通过10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教学资源网站,学习主机部分的基础知识,来完成教学目标设置的每一组必答题。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并概括表达的能力。关于这部分问题的设置,我采用了教学辅助课件来展示给学生。(课件展示)这个教学课件主要包括主板、外存、CPU、板卡、内存方面的5组问题及所对应的5组问题的答案。5组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能够在有效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视频片段)例如我在主板方面设置了两个问题1、在主机箱里找到哪一部件为主板,并说明其作用。2、在主板中找出CPU、内存条、显卡、声卡的插槽。目的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主板方面的知识,并能在主机箱中找到这一部件。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屏幕,使每名同学都能看到该组所回答的问题和展示的实物,从而有所收获。第二层次:抢答题部分,设计这部分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外部设备方面的问题。由于外部设备比较直观,学生对这部分的认识较容易。所以这部分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为抢答题方式。学生通过6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教学资源网站,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学习外部设备的基础知识,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抢答题。我在这部分的问题设置上注重基础、实用。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和竞争参与意识。(三)谈收获、自由学习为了充分实现分层次教学,让每名同学在这节课中都学有所得,我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学生通过5分钟左右的时间,浏览教学资源网站,自由学习感兴趣的知识,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已在本节课的收获。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知识的回顾、体验、收获,自主参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四)、总结归纳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