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四 探究操作系统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四 探究操作系统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08 21: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四 探究操作系统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或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材采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四的内容。教材通过在桌面上创建快捷图标、调整屏幕分辨率、设置电源使用方案、调整虚拟内存等操作,让学生回顾小学学习中已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强调技术实现背后的意义,创建应用程序等快捷图标其意义是发挥其便利作用,调整屏幕分辨率其意义是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教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节约用电、为运行大型软件提高系统性能等需求,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下,学习设置电源使用方案、调整虚拟内存等操作,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活动的教学,应要求学生对各组件称呼规范化,而设置不当会引起有些操作不能正常实现,这就需要教育学生维护好计算机的思想。同时,在探究学习中,鼓励学生讨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总之,这节课对贯穿今后的软件使用、网络漫游、程序设计等多方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了解,只要小学有正规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中,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许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本活动打下了基础。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较大,且大部分学生已会熟练掌握使用快捷图标,但对如何创建有些是陌生的,特别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已掌握的技能基础上,可让学生自学,互助交流、最后练习来掌握。而大部分学生对新的系统(Win?7)并不熟悉,因此要利用本节课的活动对新的系统和界面熟悉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技能: 1.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认识一些常用的操作系统;认识Windows7?的基本界面,知道快捷方式、图标、桌面、任务栏等概念; 2.了解像素与分辨率的概念,调整屏幕分辨率; 3.熟练掌握创建快捷图标; 4.能通过操作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与管理(如设置电源使用方案、调整虚拟内存)。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以活动的形式,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操作系统及作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创建快捷图标、利用“控制面板”维护与管理计算机系统,合理设置电源,调整虚拟内存。 教学难点:像素与分辨率的概念。 【教学策略及方法】: 1、讲授法: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像素、分辨率的概念等。 2、演示法:演示创建快捷图标、利用“控制面板”设置电源,调整虚拟内存的方法。 3、任务驱动法:将“探究活动”按活动主题分解成小任务,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利用已习得的知识技能进行灵活应用,互相帮助,完成任务,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思考,鼓励交流,鼓励互助。 【教学环境及资源】:? 计算机网络教室、广播控制系统、多媒体投影设备、上课课件。 【教学设计环节及时间预设】:?教学环节21教育网
导课(3分 钟)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7,思考, 介绍讲解操作系统功能及常 用操作系统。 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明确活动主题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 解操作系统的 功能,加上老 师的讲解,达 到 巩固,提高的目的。 创建桌面 快捷图标(5分 钟) 引导学校阅读教材,并自学什 么是快捷图标? 如何创建快捷图标???? 仔细观察,认真 听讲。 学生练习,互相帮助。明确任务,复习自学完成任务 什么是像素、分辨率,如何 设置屏幕 分辨率(10分钟) 讲授:??像素与显示器分辨率 演示:设置屏幕分辨率?????? 观看演示 明确任务,协作完成任务驱动,小组同学协作完成认识控制面板,设置电源方案(10分钟) 1、讲授并演示“控制面板”的功能及打开控制面板的方法。简要介绍控制面板各项功能。设置电源方案, 2、引导学生阅读,讲解待机与休眠的区别。 聆听老师讲解。明确任务,完成操作。通过设置电源管理方案,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怎样调整 虚拟内存(12分 钟) 完成活动任务:了解什么是虚拟内存?为什么要设置虚拟内存?如何设置虚拟内存?虚拟内存设得太大或太小会有什么影响? 阅读教材。 思考,回答问题。明确任务,完成 任务驱动,通过调整虚拟内 存,提高计算机性能。操作。总结(5分 钟) 师生共同总结本活动的学习 内容及操作要点: 回顾本活动主 要学习内容,与 老师一同小结 通过总结,梳 理知识技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