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 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二 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08 21: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二
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如何制作有声演示文稿。
2. 学会给幻灯片配音。
3.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以“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分别以情境和意境形式来传递大自然的声音,安排声音和视频在演示文稿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创作意识,体验应用技术制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制作有声演示文稿,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
2.教学难点
给幻灯片配音。
三、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以汇聚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安排不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的知识,掌握在演示文稿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
2.学生演示法:学生创意活动,学生到台前演示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旁白配音的方法。
四、教学课时 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课
1.播放课件,请学生朗读描写春夏秋冬的四组诗句。
问:读完这四组诗句,映入脑海的是怎么样的大自然美景?传入我们耳朵的是怎样的大自然声音?
2.出示四张分别表示春夏秋冬的图片。
问:这四张图片分别代表什么季节,同学们该给这四张图片配上什么样的大自然声音?
3.课件显示课题:活动二 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朗读诗句,联想大自然的美景,回答问题。
情境引入。通过朗读诗句、联想大自然美景和大自然声音,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出示活动目标:
(1)制作有声演示文稿。
(2)在演示文稿中添加视频。
(3)给幻灯片配音。
观看课件,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制作有声演示文稿
1.课件展示描述大自然文字,请一位同学进行朗读。
刚才我们读了描写大自然的短文,欣赏过大自然的图片,这两者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如果加入了声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
2.教师出示一组表现春的幻灯片,要求同学们参照课本P15~P16,给这组幻灯片配上春天的乐曲,循环播放该乐曲直至幻灯片播放结束。通过广播系统将幻灯片《春的气息.ppt》和音乐文件“春天在哪里.mp3”发送至每台学生机上。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给学生提供适当帮助。提醒学生注意:
(1)播放的起止时间或条件。
(2)是否循环播放。
4.展示学生作品,由学生讲解整个操作过程。教师作适当补
充。要点:
(1)在第三步中,要注意选择“自动”按钮,否则无法达到自动播放的要求。
(2)开始播放要选择“从头开始”,以达到一打开幻灯片就有音乐的效果;停止播放选择“在4张幻灯片后”,具体的数字根据需要配音的幻灯片的张数确定。在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从哪张幻灯片开始播放、到哪张幻灯片结束播放。
(3)对声音对象进行编辑,使其进行循环播放,同时隐藏声音图标;
(4)提醒同学们及时保存文件。
5.安排尚未完成的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中。已经完成的同学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
思考并回答问题。
参照教材,小组讨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
参与交流、参与评价。体验应用技术制作的乐趣。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教材、尝试操作,在实践中探究如何制作有声演示文稿。教师提供素材,以降低学生的操作困难,腾出时间巩固旧知识。
关键点适当提醒,让学生少走弯路。
通过交流讨论,完善自身知识。
给幻灯片
配音
1.展示加了旁白的幻灯片《春的气息.ppt》,引导学生分析该幻灯片用了哪些制作技术。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7,对照课本进行尝试性操作(教师提供已完成字幕移入动画的幻灯片)。
2.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活动,让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为幻灯片配音解说,另一位同学操作即时录制旁白。
提醒学生注意:
(1)链接旁白,选好保存路径。
(2)录制旁白时,要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对着麦克风朗读。
(3)播放结束后,同时保存幻灯片的排练时间。
(4)录制结束,注意保存文件。
3.即时播放幻灯片,引导学习进行评价。
(1)朗读的语音、情感、语速等是否与幻灯片内容相符。
(2)播放效果是否流畅。
4.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
学生欣赏幻灯片,阅读教材,为创意活动作准备。
对照教材进行尝试性操作。
观察、思考、分析、倾听。
欣赏幻灯片,积极参与评价。
通过欣赏加了旁白的幻灯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创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通过评价交流,完善提高自身知识。
在演示文
1.有时我们可以直接将已经做好的影片等视频文件引入到我
本小节内容只稿中添加视频
们的幻灯片中。我们该怎么样才能将影片引入到我们的幻灯片中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7~P19,并参照课本,给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插入一段视频“春天.avi”。要求:
(1)按要求播放规定的视频“春天.avi”。
(2)设置自动启动,按比例伸展。
(3)声音大小合适。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
(1)要先新建一个用于播放视频的对象类型Windows Media Player。
(2)设置对象的属性。
(3)将视频文件的文件名及路径填入属性对应的输入栏中。
3.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参与作品评价。
4.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
阅读教材,在实践中探索技术技巧,学会技术。
参与交流、参与评价。体验应用技术创作的乐趣。
要求学生记住操作步骤就可以了,有关对象和对象的属性就不要求学生掌握,不必自行拔高难度和深度。
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技术技巧,学会技术。
综合应用
1.布置任务: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选择一个作为主题,制作一个演示文稿,要求:
(1)有配乐,并循环播放该乐曲直至幻灯片播放结束。
(2)每张幻灯片要有旁白,旁白内容与文字相同。
(3)插入一张新幻灯片,播放视频。
(4)以上内容均需与幻灯片主题相符。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鼓励学生参与作品评价。
评价方向:
(1)是否达到上述要求。
(2)画面是否简洁明白,主题突出。
(3)所配音乐、旁白、视频是否与主题相符。
4.倾听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
练习,巩固知识。
向同学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听取同学的评价。
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评价。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考到时间安排关系,教师可直接将素材提供给学生,以减少学生搜集素材的时间,或将该任务留作课后完成。
总结
1.总结梳理本活动主要内容:
(1)给演示文稿配上音乐。
(2)给幻灯片配上解说旁白。
(4)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视频,设置视频文件播放选项,播放视频文件。
2.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
3.通过本活动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
自我评价活动成果。
通过总结,梳理本课知识;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继续扩充知识内容。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