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
汇聚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信息技术(七下)》第一单元演示文稿应用活动二第二个课时的内容,本活动教学内容是在小学演示文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上的提高与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为初中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作品建立起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节课的内容操作步骤较繁琐,要求较为细致,在教学时,可先把做好的作品演示一遍,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技巧,然后具体演示讲解操作过程,最后让学生有创意地完成自己的作品。提倡学生有所改变,在渐变、曲线、变化大小和旋转四种改变中,由学生自己组合,可以改变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年级学生,而这个阶段的学生生对新生事物还是比较容易发生兴趣的,而幻灯片的动画设计,虽是新的知识点并需要制作,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但是要考虑的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虽然已经完成“演示文稿制作初步”知识模块的学习,对创建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放映幻灯片有初步的认识。但受学校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未能掌握上述知识,整个教学对象的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故授课过程中要添加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的内容。
1、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1)能够完成“自定义动画”中多个特效的组合使用,并能较好的分析作品中所利用的特效种类。
(2)能够简单的对自定义动画中的各种特效自己组合,发挥创新精神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3)发挥其“小老师”的作用,帮助班内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任务,共同协作,共同提高。
2、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1)能够利用“自定义动画”中的单个特效完成作品,对于提供的单个特效完成的作品能够分析是利用何种特效完成的。
(2)能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结合书本,或通过求助老师,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所选取的不同的素材、对象设置合适的动画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对PPT中一些内置动画能灵活运用;
(2)掌握进入、强调、退出、自定义动画这些基本动画的使用方法并能配合运用,能根据实际需要简单制作具有动画效果的PPT;
(3)能结合作品设计具有一定创意的PPT,提升自我专业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对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2)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协作,让学生学习简洁、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展示、勇于尝试的精神,体会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观,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选定对象的自定义动画设置
教师将本基本动画设置为第一关,引导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小老师”和教师进行及时的帮助,必要时通过学生的上台演示和教师的点拔突破该项重点。
2、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题材、对象设置合适的动画效果
路径动画,而且涉及了开始方式,动画速度,时间顺序等,教师将此难点设置为主打任务,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欲望,利用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在教师和“小老师”的帮助下去突破该项难点。
五、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阐述
1、任务驱动法:通过创设情境,设置一个大任务,即给故事“刻舟求剑”设置动画效果,再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任务,将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逐个完成,最终完成总任务。
2、演示讲解法:演示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手段之一。它通过教师向学生作示范性操作,同时伴以精炼的讲解,帮助同学们快速理解和掌握操作步骤,教学重、难点。使得教学更加有效,使得课堂信息容量更大。
3、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主探究,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探索中陶冶情操,在不断探索中学会学习。
4、协作学习:在目前大班化的教学环境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协作学习,互帮互助,互评互助的方式,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教学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六、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惊变.ppt,片片枫叶情.ppt,片片枫叶情.mp3,枫林.jpg,枫叶.jpg,樱花.mp3,樱花.jpg,花瓣.jpg,自定义动画的应用.ppt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钟)
还记得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伴随着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了美妙的音乐,同学们也自己动手完成了作业,那到底完成的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上节课大家作业完成的情况。
好了,不管你上课节完成的怎样,今天我们又要有什么内容来学习呢?在正式进入今天学习的内容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用PPT完成的优秀作品。
播放课件:惊变.ppt
从刚才同学们的表情我已经能感觉到大家都很惊讶于这个作品,完成的很漂亮,那这个作品到底是用PPT中的什么功能来完成的呢?
那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自定义动画。”
1.优秀作品欣赏
2.明确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课题的知识性、趣味性,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二)知识铺垫
引入任务(15分钟)
那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四片不安份的枫叶,看他们都在做那些动作。
展示:
问:枫叶1
生:从没有到有。(渐变)
问:枫叶2 生:飘落下来。(路径动画)
问:枫叶3
生:变小(放大/缩小)
问:枫叶4
生:旋转(螺旋转)
师:每一片树叶都在完成一个动作,如果一片树叶同时完成这四个动作,那会出现什么效果呢?
展示:
师:那如果很多片树叶一起,再加上上节课我们学会的背景音乐,那将又会是什么效果呢?
播放课件:片片枫叶情.ppt
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作品。
操作演示:
1.插入“枫叶”图片
回答教师的
提
问,与教师探讨解决任务需要的相关知识及操作
要点;
1.通过师生讨论关键步骤操作,抛砖引玉,为学生完成任务奠定基础,使
其易于
上手;
2.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2.设置一片枫叶的动画效果:
(1)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选择下来列表“自
定义动画”,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
选择“添加效果”——“进入”——“渐变”命令。
注意:若是第一次使用“渐变”命令,需要在“其它效果”中添加。
在弹出的“渐变“对话框中,设置枫叶渐变动画效果参数。
参数解释:
开始:单击时:在放映幻灯片时,只有单击鼠标时才会开始播放动画。
分析、思考、
倾听。
教师演示讲解,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