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
【思考】天气与气候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联系?
一、气候
1、含义:
2、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区别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A、短时间的
B、多变的
A、较长时期的
B、变化不大
根据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分辨以下几句话中,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2、昆明四季如春( )
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 )
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 )
天气
天气
气候
气候
[思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纬度
地形
海陆性质
季风
二、纬度位置
【复习】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 地球表面分成哪五 个温度带?
北温带
热带
北寒带
23 26'N
66 34'N
0
23 26'S
66 34'S
90 N
90 S
多
少
少
最基本的气候带
南寒带
南温带
热量
赤 道
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热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因此气温的分布,一般是:
1、温度: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
结论:
热 带
北 温 带
【讨论】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带?
约53 N多
1月 2月 10月 12月
哈尔滨 -19.4 -15.4 5.6 -15.6
长 春 -16.4 -12.7 6.8 -12.8
沈 阳 -12.0 -8.4 9.4 -8.5
北 京 -4.6 -2.2 12.4 -2.7
天 津 -4.0 -1.6 13.6 -1.6
济 南 -1.4 1.1 15.8 1.1
南 京 2.0 3.8 16.9 4.4
上 海 3.5 4.6 18.0 6.2
杭 州 3.8 5.1 17.7 6.3
福 州 10.5 10.7 21.7 13.1
广 州 13.3 14.4 23.7 15.2
中国部分城市各月平均气温 (℃)
http://www./qxzl/csqw.html
-19℃
13℃
达到30℃
分析:海南和漠河的气候特征
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
4月 5月 6月 8月
哈尔滨 23.8 37.5 77.9 97.1
沈阳 39.9 56.3 88.5 168.5
南京 93.7 100.2 167.4 111.3
上海 106.7 122.9 158.9 126.0
杭州 130.4 179.9 196.2 136.5
福州 149.7 207.5 230.2 160.5
广州 175.0 293.8 287.8 232.5
中国部分城市月平均降水量(mm)
http://www./qxzl/csqw.html
永康降水量
北京降水量
南京降水量
2、降水:低纬度地区较多,高纬度地区较少。
中午
同一时刻,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
海水很凉
沙子很烫
傍晚
沙子变凉了
海水很暖和
三、海陆性质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多。
结 论:
知识延伸:
若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那么哪个加热时间需长一些?
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
升高相同的温度,水要多加热一些时间。
水
煤油
课本P86实验: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___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快。也就是说,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要多加热一些时间,即水要吸收更__的热量。
煤油
水
多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推论:
1、比热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焦/(千克 ·℃)
符号为 J/(kg · ℃)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概念:
单位:
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
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降水)1 ℃需要吸收(放出)4.2×103焦的热量。
水 4.2×103 砂石 0.92×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玻璃 0.67×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橡胶 1.7×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水蒸气1.88×103 铝 0.88×103
甘油 2.5×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
几种物质的比热[焦/(千克·℃)]
比热越大,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 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 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1.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焦/(千克·℃),它表示 。
2.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千克水在1℃时的热量是4200焦 B.1千克水每升高1℃放出的热量是4200焦 C.1千克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D.1千克水每降低1℃吸收的热量是4200焦
课堂练习一
1千克煤油温度升高1℃时,需吸热2100焦
C
3.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可防止蔬菜冻坏,这是因为 ( )
A.水的比热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水的比热比较大,气温降低时放出的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水的比热比较大,气温降低时吸收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水的比热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B
课堂练习二
1.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谁大?
答:一样大。因为水的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2.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 丝的比热大些?
答:比热一样大。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吸收相同的热量,哪个升高的温度大?
答:沙土升高的温度多。
由于陆地和海洋的比热的不同,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即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相反,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
2、同纬度地带,
夏季:内陆地区气温高,沿海地区气温低
冬季:内陆地区气温低,沿海地区气温高
【思考】想想水和砂、土的比热大小, 会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一年中气温变化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吐鲁番-16℃
北京0℃
吐鲁番28℃
北京24℃
吐鲁番气温年较差大
北京气温年较差小
即:同纬度地带,
内陆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
4.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一天的气温变化小,而内陆的气温变化大,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大海里的水的比热大,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5.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完全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气温会受到一定影响:夏天比原来下降2℃左右,而冬天比原来升高2℃左右,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库区里的水的比热大,夏天不容易升温,冬天也不容易降温,温度变化小。
6.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答:因为吐鲁番盆地砂石、泥土较多,这些物质的比热容较小,太阳一晒,它们的温度很快升高;太阳一落山,温度很快降低,所以早晚温差较大。
海陆因素
沿海
降水多
内陆
降水少
海洋
同时:沿海地区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
3、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四、地形
(1)、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在对流层,地面每升高 1000米,气温下降约6℃。
1、气温: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海拔近8848米),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
米
暖湿气流
4000
3000
2000
1000
0
地形雨示意图
止
2、降水:
米
4000
3000
2000
1000
0
地形雨示意图
暖湿气流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的山坡多雨,背风的山坡少雨
典型例子
台湾岛的西侧为什么降水比东侧少?
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同纬度地带,山上的气温都比山下的低。降水受地形的影响,也很显著。迎风的山坡多雨,背风的山坡少雨。
例如:喜马拉雅山南侧的迎风坡,年降水量最多处可达10000 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北侧的背风地区,年降水量在500 毫米以下。
小结
五、季风
1、概念:
不同季节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
2、季风形成的原因
3、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 行。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 南风。
继续
[讨论]p79的讨论题
气温__
气温__
气压__
气压__
风从___吹向___
冬季
低
高
高
低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冬季风
[讨论]课本P79讨论题
气温__
气温__
气压__
气压__
风从___吹向___
夏季
高
低
低
高
海洋
陆地
陆地
海洋
夏季风
陆地 海洋
冬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夏季 气温
气压
风向
低
高
低
高
陆 地 吹 向 海 洋
低
高
低
高
海 洋吹 向陆 地
2、季风形成的原因
世界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亚洲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何差异?
温度 湿度
冬季风
夏季风
温度大
温度低
湿度小
温度高
冬季风
夏季风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3、我国的季风特点: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暖热多雨。
冬季
夏季
位置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温度变化
降温快
降温慢
增温快
增温慢
气温高低
气温低
气温高
气温高
气温低
气压高低
气压高
气压低
气压低
气压高
风向
陆吹向海→偏北风
偏南风←海吹向陆
气流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对气候的影响
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
东部近海地区降水丰沛,往西北内陆,雨量逐渐减少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温: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气温: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
降水: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降水:低纬地区较多,高纬地区较少。
降水:近海地区降水丰富。
气温:内陆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也较大。
季风:
降水:夏季东南季风给我国带来丰富的雨水。
(基本因素)
冬季大陆迅速冷却,海洋上温度比陆地要高些,因此大陆为高压,海洋上为低压,低层气流由大陆流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冬季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西北季风,变为东北季风。冬季风十分干冷。
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气压随高度变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产生从大陆指向海洋的水平气压梯度,空气由大陆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形成了与高空方向相反气流,构成了夏季的季风环流。在我国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夏季风特别温暖而湿润。
【思考】P90的思考题1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