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透镜的知识,请回答:
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_____作用。
光学是一门有用的学问,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比如在一些光学器件中就需要使用透镜。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透镜吗?是什么透镜?
引导学生举例: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都是用凸透镜。
提出问题: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某点发出的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会发生折射,它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点叫做物点的像点。物体上各个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相应的会聚成各个像点,这些像点就集合成物体的像。这个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为什么?怎样找到这个像?
使用光具座,在光屏上找到物体的像。
照相机
演示:利用光具座,在光屏上找到照相机所成的像。
(1)照相机中的光学器件(凸透镜)
(2)固定凸透镜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找到照相机所成的像。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请同学回答照相机成什么像?(缩小、实像)
(3)实验指导
认识光具座: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将实验器材放置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上,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具体做法:
点燃蜡烛,使蜡烛火焰中心、光屏中心和透镜中心在同一高度;
当蜡烛、凸透镜、光屏靠得很近时,能够在光屏中心位置得到圆形亮斑。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光具座来模拟照相机成像的规律。
其中,蜡烛相当于____________;
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__;
光屏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______。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倒立的烛焰的像。
学生动手做:在光屏上找到照相机所成的像。
幻灯机
演示:幻灯机在光屏上成像观察:
幻灯机中的光学器件(凸透镜)
通过教师演示,请同学回答幻灯机成什么像?(放大的实像)
注意:在实验中,蜡烛相当于_________;
凸透镜相当于幻灯机的__________;
光屏相当于幻灯机的____________。
学生动手做:在光屏上找到幻灯机所成的实像。
放大镜
问题:怎样才能找到放大镜所成的像?怎样观察到它所成的像?
演示:放大镜成像
放大镜成像特点:放大的虚像
虚像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光屏承接。思考为什么?
学生动手做:
在光具座上找到放大镜所成的像。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注意:在光具座上,蜡烛相当于______________;凸透镜相当于___________;
是否使用了光屏_____,你用______观看到像。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和照相机
像的特点
物距
像距
调节方法
投影仪
倒立、放大、实像
2f>u>f
v>2f
像变大:减小物距,同时还要增大像距;像变小:增大物距,同时还要减小像距;
照相机
倒立、缩小、实像
u>2f
2f>v>f
像变大:减小物距,同时增加像距(拉大暗箱的长度)像变小: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反思
本节的新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梳理反思深化问题和应用练习评价反馈等四个环节组成的。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总结完成成像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实像与虚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经涉及到,本节复习提问时又回顾了该知识点,在三次观察探究过程中又进行了渗透点拨,所以本节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自学来处理,点到为止,不要占用过多时间。近视镜与老花镜是生活中的透镜,课堂上增加这个动手实验,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