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案+课件+习题】(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案+课件+习题】(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2-09 17:09:03

文档简介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生物学》第五单元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一章。
本节知识点清晰,以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为主线,依次呈现细菌和真菌对于动植物的重要性。书中的大量图片符合中学生的喜好,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让学生辩证看待这些作用还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材料,合理规划教学时间,认真组织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2、形成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思想。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都会饿死。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板书本节课题: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任务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让学生看课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而梨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枯草杆菌就是靠分解这些有机物来获取物质和能量,它将梨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梨自然就腐烂了。
(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请填图后说明。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如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
(3)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细菌和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为食。
(4)如果地球上没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
动植物尸体堆积如山。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交流后梳理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渡: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那么它们和活的动植物有没有关系呢?
任务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1、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患病。
人的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等等。
2、引起动植物患病的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与分解动植物遗体的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异同点?
引起动植物患病的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分解动植物遗体的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都属于异养。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营养方式包括自养和异养,自养是指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靠自己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的现象,如绿色植物等;异养是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如动物等。异养又包括寄生和腐生,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现象叫做寄生;能够从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现象叫做腐生。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异养生活,有腐生种类,也有寄生种类。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有些细菌和真菌会给农作物带来危害,那么能否帮助生产呢?
掌握利用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优点。
任务三:与动植物共生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1)什么是共生现象?
(2)找出课本上有关共生的例子,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地衣:

真菌

根瘤:
(根瘤菌)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交流中,要重点梳理出以下要点:细菌和真菌之所以与动植物共生,目的是获取有机物,维持自身的生活。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1、生物固氮与工业固氮相比,有哪些优点?
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使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增高。而氮元素又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可以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生物固氮”比工业固氮所需要的能量少,而且这种能量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归根结底是来自太阳能。所以,根瘤菌不仅具有固氮效率高、不污染环境等特点,而且具有成本低、收益高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巨大作用,鼓励学生长大后能致力于生物研究。
2、白蚁成天啃树木和家具,它为什么不会消化不良呢?
这是因为白蚁肚子里有数以百计的得力伙伴,能够帮助白蚁将取食的大分子纤维素物质进行解,最终变成单糖类,才被白蚁吸收为营养。这些伙伴是在白蚁消化道内的各种各样的纤毛虫、鞭毛虫
和变形虫等等原生动物,它们与白蚁共生。白蚁就是依赖于消化道内的这些亲密伙伴--原生动物和细菌,将纤维素变成自己需要的营养的。
3、
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
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一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不利,还有些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从正反两面辨证的看问题。
【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教学过程
动物体


分解
二氧化碳、

等物质。
植物体
动植物遗体


提供(

提供(



提供(

提供(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步练习
1.农民常把人畜粪便堆积在一起,高温沤制农家肥料。此举主要目的是(

A.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B.将有机物分解
C.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D.分解无机物
2.
冬天,森林里铺满了一层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A.被人类收集走用做柴火烧掉了 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
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 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
3.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主要因为它们(

A.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B.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及排出物
C.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4.
牛、马、羊等草食动物体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这些细菌的生活方式属于(

A.自由 B.腐生 C.寄生 D.共生
5.
细菌、真菌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A.作为生产者,制造有机物 B.作为消费者,捕食其他动植物
C.作为净化者,净化自然环境 D.作为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
6.
森林中的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许多生物都生活在这根木头上,能直接从木头上获得能量的是(

A.藻类 B.苔藓 C.细菌 D.病毒
7.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为___________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___________,如地衣、根瘤等。
8.
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作 ;依靠分解动物、植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作 。
9.
腐生性微生物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利于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判断对错)
10.
微生物中,具有固氮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像植物一样,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储存有机物,满足自身营养的需要,这些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属于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两套实验方案(每空1分,共8分)
方案一: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
,原因是该方案符合
原则。因此,在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时,除了该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要

(2)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3)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__。实验过程中,分成甲、乙两组的目的是

(4)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除此之外,细菌的生长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本实验若要成功,还必须在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
12.
在夏季潮湿的环境下,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琪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她的实验过程如下,分析她的实验,回答问题: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潮湿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 ① 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 ② 环境里
结果
一段时间后,不发霉
一段时间后,发霉
一段时间后,不发霉
(1)小琪同学设置A与B这组对照试验,是想探究什么问题?该组对照试验的变量是什么?
(2)根据A与B组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琪同学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和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13.
如图描述了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请认真分析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腐生细菌能使动、植物的遗体不断地



,最终使它们消失掉.
(2)动、植物遗体被分解成的









和又是植物进行




不可缺少的原料,可见细菌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 2.D 3.B 4.D 5.D 6.C
7.
分解
共生
8.
寄生
腐生
9.

10.
根瘤菌 生产者 硫细菌
硝化细菌
蓝细菌
11.
(1)一,单一变量
,相同(2)细菌对植物具有分解作用(3)有无细菌,形成对照(4)适宜的温度、灭菌。
12.
(1)霉菌的生活是否受到水分的影响 水分
(2)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3)①潮湿 ②低温的环境
13.
(1)分解
(2)二氧化碳

无机盐
光合作用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明确高温能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地下设有沼气池。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等堆积起来,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高温,高温可以杀死人粪尿中的各种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分析】
此题考查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熟悉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各种作用是解题关键。
【解答】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它们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及排出物。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4.
【分析】
此题考查细菌的生活方式,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共生的概念
【解答】
共生指双方都离不开对方,都要靠对方来维持生命,因此,共生在一起的两种生物之间是互惠互利、相互依赖的,二者缺一不可。寄生是指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食物、生存空间、配偶等发生的斗争。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分析】
此题考查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解答】
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分析】
此题考查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熟悉细菌的生活方式是异养,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是解题关键。
【解答】
细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是分解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动植物的遗体被细菌分解后,细菌可以直接从中获得能量,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到空气中,无机物被土壤吸收,被植物重新利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直接从木头上获得能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方面的作用。
【解答】
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细菌寄生在其他生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的细菌、真菌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如根瘤菌能和豆科植物共生在一起,二者互惠互利。
8.
【分析】
此题考查腐生和寄生的不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腐生的概念以及腐生与寄生的区别。
【解答】
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腐生。大多数细菌的生活方式是异养,异养包括寄生和腐生两种,像枯草杆菌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和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维持生活,属于腐生;而有些细菌则从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如痢疾杆菌。
9.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分解者的概念、作用。
【解答】
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见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1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可见根瘤菌对豆科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腐生生物主要是以没有生命的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生,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被生产者利用故称为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主要寄生在活的生物体上并获得有机物为生,因此是消费者。生产者是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的生物,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微生物如硫化细菌、硝化细菌、蓝细菌因能制造有机物,故称之生产者。
11.
(1)科学的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案一中符合这一原则,方案二中有两个变量,故方案一更科学。在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时,除了该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要相同。
(2)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可以作出假设:细菌对植物具有分解作用。
(3)方案一中,甲组接种了细菌,乙组没有接种,其他条件都一样,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自然状态下树叶上是有细菌的,故甲是对照组。
(4)细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因为使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因此要做无菌环境中进行。
12.
【分析】
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熟悉霉菌生活的条件和有关探究实验的内容以及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1)A与B的对照实验中不同的唯一变量是水分(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与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因此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或“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吗”)?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水分。
(2)分析实验结果,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不发霉,而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发霉,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温度(室温和低温),其它量都相同。因此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寒冷)环境里。
13.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答】
(1)图中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这些腐生细菌、真菌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不断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因此,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制造有机物,而腐生细菌、真菌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可以看出,细菌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题
识图作答题(共16张PPT)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能解释共生的概念。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探究主题一
思考:分析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物现象,食物的腐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能见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更是时刻不会停止的。
面包发霉
问题1:面包为什么会发霉?
是霉菌生长繁殖的结果,而且在生长繁
殖的过程中以面包中的有机物为食
问题2:霉菌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何物质?
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问题3: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何作用?
分解作用,使复杂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探究主题一
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结论: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_____者的作用,它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____________
_____
这些物质又可以被_____利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__________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题一小结
分解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植物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氧化碳
探究主题二
思考:为什么菌类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呢?
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有些真菌和细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现象叫做寄生。
探究主题二
链球菌是细菌,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足癣又叫脚湿气,是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鼻窦炎、气管炎、肺结核、痢疾等都是细菌引起的。
甲癣、臂癣、等顽固性皮肤病都是真菌引起的。
探究主题二
真菌从植物体吸收大量营养,使作物严重减产。
如棉花枯萎病、水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左图)和玉米瘤黑粉病(右图)等,都是真菌引起的。
探究主题三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与动植物共生
探究主题三
真 菌
藻类植物
有机物
水和无机盐
地衣的横切面
藻类
真菌
探究主题三
豆科植物的根瘤
根瘤菌
豆科植物
含氮无机盐
有机物
根瘤菌能将
空气中的氮
植物能吸收
的含氮物质
拓展练习: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这是为什么?
因为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氮,使土壤中的氮元素的含量增高.而氮元素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可通过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探究主题三
细菌
牛羊
有机物
分解纤维素
细菌

有机物
合成维生素
一些细菌在帮助人体消化,一些细菌合成身体所需的维生素,还有一些细菌抵抗致病的生物,使有害菌不能附着在肠道上,并保持肠道健康。
问题:过多服用抗生素会对肠道内正常菌群产生什么
影响?
抗生素在杀菌灭菌的同时,也会引起菌群失调
课堂小结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3、与动植物共生。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寄生
腐生
共生
靠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从中获得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从动植物或人体吸收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影响,甚至死亡的现象。
随堂练习
1、把一条死小鱼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以后,小鱼不见了,其原因是(
)。
A.被树根吸收了
B.被水冲走了
C.被猫挖吃了
D.被腐生细菌分解了
2、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无氧呼吸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D.进行有氧呼吸
3、细菌对自然界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分解动植物遗体
B.制造有机物
C.杀死多余动植物
D.净化空气
D
A
C
随堂练习
4、枯草杆菌使梨和苹果腐烂,它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组成
5、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
)
A.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B.藻类与真菌
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
6、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营腐生生活的是(
)。
①人体中的链球菌
②人体皮肤中的真菌
③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
④草地上的真菌
⑤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
⑥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④⑥
C
A
A
D
随堂练习
7、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__
和______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__
_____
起着重要的作用。
8、地衣是真菌和藻类
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
,真菌可以供给藻类


二氧化碳
无机盐
物质的循环
共生
有机物
水和无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