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09 11:2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19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互相影响,趋向一致的进步的历史现象。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一篇章
民族融合不可阻挡——历史大势
鲜卑
匈奴
羌(qiāng)
氐(dī)
羯(jié)
鲜卑

西
北方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后,对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生产技术、生活习俗)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北魏建立时间
4世纪后期
统一北方的时间
439年
你知道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统一北方
的政权吗?
曹魏
西晋
前秦
北魏
北周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二篇章
破旧立新兴改革—鲜卑骄子
我国古代有几位知名的皇太后,都很有作为,北魏的冯太后是其中的一位。她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那时皇帝年幼,她临朝听政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在这期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小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这位太皇太后的称号是“文明太后”,小皇帝叫拓跋宏,就是北魏孝文帝。
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原因:(思路引领:可从两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生活习俗、根本目的等方面分析)
①气候干燥,生产的粮食不足。
②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影响:
①使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②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基
基础
洛阳是我国古都之一,驰名中外
的历史文化名城,你还记得我们
学过的哪些朝代曾在这里建都?
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
③平城保守势力大,不利于改革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地处汉文化中心,且农业发达
《悲平城》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改穿汉服
改用汉语
改姓汉姓
与汉族通婚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狐
贺 赖
独 孤
贺 楼






(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月正式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魏书.高祖记》
翻译:“不能在朝廷中说鲜卑话,
如有违反的就罢免他的官职。”
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法治理国家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
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
识记小技巧
北魏出了孝文帝, 推行改革有魄力
迁都洛阳说汉语, 穿汉服、改汉姓
鲜卑与汉联姻起, 用汉制、学汉礼
以孝治国好风气, 民族融合皆欢喜
第一篇章
五胡内迁,民族汇聚
第三篇章
中华民族大团结——协和兴邦
《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大臣陈庆之出使洛阳以后,他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
提示:可以从北魏政权、经济发展、历史趋势、中华民族发展等角度思考
①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魏统治
②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顺应了民族大融合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成果,
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
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我国是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
财富。我国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
族自己的梦。
  ——2015年9月30日 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 时强调。
“平语”近人
爱我中华
昭君出塞后,北国边疆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
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
文成公主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吐蕃间的亲密、
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
1947年建立
内蒙古自治区
1956年建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建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2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947年建立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回族
藏族
各族人民歌舞庆丰收!
白岩松:蒙古族人
老舍:满族人
杨丽萍:白族人
人民的好儿子,藏族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
“正义凛然壮警威,丹心一片为人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专门成立了“武警春蕾专项资金”,先后捐款100
多万元,创办了10多个希望小学,资助200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藏族群众庆祝青藏铁路通车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见证祖国的强大和富强!
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小试牛刀
5、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B.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C.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
8.下列对于民族融合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
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
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融合
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
9. 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北方
南方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归纳总结:
你能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更替迅速说出来吗?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短暂
统一
政权分立
统一
统一
东晋
中国文化年在法国举行
法国文化年在中国举办
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06个国家
中国的旗袍走出了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