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2张PPT,一个MP3,4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2张PPT,一个MP3,4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2 20:45:29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1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战略转移 2红军胜利会师陕甘3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进行长征(背景)。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任务一:一、长征原因(背景)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攘外必先安内”1934年前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五次反“围剿”情况对比共产党人数国民党人数思考:第五次反围剿为何失败了?胜 利失 败 想一想:对比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你认为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战争的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二、过程:长征开始任务二:结合课本82-83页内容,
分组完成长征示意图143256781091、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遵义会议旧址1935年1月遵义纠正了┄┄肯定了┄┄取消了┄┄意义归纳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新中国成立
(1949年) 转折点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幼稚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14325678109四渡赤水:打乱了…渡过金沙江:跳出…视频欣赏:
1、《飞夺泸定桥》2、《强渡大渡河》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翻 越 雪 山爬雪山三.结果:红军胜利会师陕甘会宁 ______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 ______ 胜利会师。 _________,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在____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会师楼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青、甘、陕12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历经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征途。《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材料一: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
——毛泽东
材料二: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
---《数字看长征》
长征胜利的
历史意义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航天精神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族复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惊人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368天,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息下来的100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56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5000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红军一共爬过十八条山脉,其中五条是终年盖雪的,渡过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份,占领过六十二座大小城市,突破十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派来追击他们的中央军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地闯过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
——《西行漫记》(又译《红星照耀中国》)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内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开始:1934年10月遵义会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时间:1935年1月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等意义:转折点、成熟的标志胜利会师: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我们学习了什么呢?你能说说吗?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传了红军的主张;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革命形势就开始了。1、【2017遂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 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2017 湖北省黄冈市】中共历史上有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其中被称为党的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当堂训练3、【2017巴中】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   ①四渡赤水 ②飞夺泸定桥 ③巧渡金沙江 ④过草地   ⑤翻雪山 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③⑥
4、【2017?山东德州】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2)“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战役是什么?
?
?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