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同步配套导学案: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届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同步配套导学案: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09 19: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课标要求】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史实;知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关系.
【学习提示】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措施、影响及正确评价其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解体的作用;掌握导致苏联解体的多种因素及根本原因;明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
1.
背景
(1)苏联实行
体制,严重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民主生活。
(2)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严重束缚了人民的思想,造成一系列的冤假错案,导致了人心惶惶。
(3)_____
年,斯大林逝世。
(4)_____
在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
2.措施
(1)在经济领域,主要针对
进行了改革。
(2)在政治领域,主要是纠正一些
最突出的弊端。
3.评价
(1)赫鲁晓夫的改革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首次尝试
(2)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3)并未从_____
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影响
(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失败原因:①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②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③
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
(2)进入20世纪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3)_____
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知识点二
苏联的解体
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1985年,
上台后,首先把_____
改革作为重点。
(2)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

【点拨】戈尔巴乔夫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开展的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①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国家权力分散。②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2.
苏联的解体
(1)_____
是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
【点拨】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_____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2)“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
(3)_____
年底,苏联正式解体。
【易错点】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是怎样的关系?
【剖析】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
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客观上起到了加速苏联解体的作用。
戈尔巴乔夫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中推行了一条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路线,放弃了党和国家政权的领导,因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改革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使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引起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结果一步步把苏联推向解体。八一九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了局势的恶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活动与探究】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试谈谈导致中、苏改革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2.你是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
3.
假若没有“八一九事件”的发生,苏联会继续存在下去吗?
【小
结】
背景
赫鲁晓夫的改革
内容
评价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内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结果
影响
苏联的解体:原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6分,共60分)
1.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推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A.勃列日涅夫
B.戈尔巴乔夫
C.赫鲁晓夫
D.叶利钦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先后是


A.经济、政治
B.外交、经济
C.经济、军事
D.政治、教育
3.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A.政治独裁制
B.民主集中制
C.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D.无党制
4.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是


A.将苏联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B.发动“八一九事件”
C.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D.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5.“八一九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事


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
C.叶利钦
D.赫鲁晓夫
6.以下几个历史片段所指的是哪一国家

)(1)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20世纪30年代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3)1991年12月解体
A.华约
B.奥匈帝国
C.苏联
D.联合国
7.关于赫鲁晓夫改革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主要是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
B.改革措施主要涉及经济、政治等方面
C.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改革带来的种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7.导致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实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C.“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的“八一九”事件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9.戈尔巴乔夫改革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最大的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10.1991年,美国总统宣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逐渐解体
B.美国开始成为超级大国
C.美国已控制联合国
D.世界经济中心转向美国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在经济领域,主要是针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在政治领域,在报刊上开始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
(1)
根据材料可知,改革者是谁?改革的背景是什么?(15分)
(2)
结合课本内容,简要说明其改革的结果。(10分)
综观其改革的全过程,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15分)
参考答案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第一部分: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
2.措施
(1)经济管理体制
(2)斯大林模式
【活动与探究】
1.【解析】
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并在大致相同的背景下进行改革。但苏联的改革导致政局动荡,各种思潮泛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而中国的改革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改革方针是我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2.【答案】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3.不会。因为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是苏联领导人错误的指导思想,政治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二部分:巩固练习:
1-5
CACBC
6-10
CCBAA
11.(1)赫鲁晓夫
(2)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改革中要发扬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