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24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迎接晨(xī),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 ① (A搏击 B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亚细(nì),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yào)和沐浴的仪式,它赋(yǔ)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 ② (A启示 B启迪)与发现…… (摘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晨(xī) ②细(nì) ③照(yào) ④赋(yǔ)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 ②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 ,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②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样《过零丁洋》)
④五岭逶迤腾细浪, 。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⑤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 》)
⑧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分)
拷问的时候保尔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所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
(1)保尔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2分)
(2)保尔中弹出院后,他和冬妮娅发生第一次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 (2分)
A.冬妮娅去参加共青团大会时穿得很讲究,而且用轻蔑的眼光看别人。
B.冬妮娅不愿意去参加城里的共青团全体大会。
C.保尔在参加共青团会议时,忽略了冬妮娅。
D.冬妮娅认为保尔的穿着不够漂亮讲究。
4. 研读下列材料,探究“中国式宣传片”存在的问题。(3分)
从企业的小投影到广场的大液晶屏,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镜头:衣着得体面带微笑的群像,航拍的气势磅礴的新城市,高架桥上的车流,马路上的行人,一群孩子奔向了太阳升起的地方……
一些企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是“中国式宣传片”。2015年初,广州蓓蕾剧院,民营美妆公司打破了1000多人同时敷面膜的吉尼斯世界纪录。3月18日,某店创造了“单一网上平台24小时销售最多牛奶”的吉尼斯纪录。
有人认为“中国式宣传片”等同于“中国式广告片”,就是利用各种形式广而告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希望通过宣传或广告,使自己或本单位成为伟大人物、先进企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把一说成十,十说成百,小蜥蜴拍个特写变成了恐龙。《中国铁路》宣传片的成本,按照行价,只需55万,而铁道部原来的预算是1850万,导演张艺谋的酬劳是税后250万,剩下的1000多万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5. 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炼出对写作有帮助的三点经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3分)
材料一:青年人喜欢新奇是好事,但一味追逐新奇,模仿新奇,而不凭自己深切的感受来写,纵然可以取宠于一时,却不是永久的。我国古典文学宝藏无穷,可以由浅入深,慢慢地读,慢慢地培植起来深厚根基。
材料二:在一篇稿子写完之后,总要来回读好几遍,检讨上下文语气是否贯穿,全文前后是否呼应,是否有矛盾。遇有句中声音太接近的字或重复的字,总要尽量修改,尽量做到“文从字顺”。至于历代大家诗词,选若干篇自己所喜爱的,时时默念背诵,则有陶冶性灵,拓展胭襟之功。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3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7题。(5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7. 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分)
阅读不面的文章,回答14─16题。(7分)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愕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拄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4. 唾液有哪些作用?(3分)
15. 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16. 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 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0题。(10分)
光荣之笔
管峻
①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四十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谓短暂一瞬,但在人的一生中却极为漫长。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太多的人生悲喜,这些人生悲喜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地幻化成寻常故事,而只有极少数的经历在时光流逝的长河中渐渐地沉淀,让记忆成为永恒。
②父亲有一支光荣牌钢笔,记忆中那是天底下最好用的笔。父亲每个周末从单位回来,我都会把那支笔取过来尽情地写画一番,那是我童年时光最诗性的一段描摹,也是我享受父爱最多的一段记忆。我十岁那年,父亲不幸患病,.辗转多地皆未能治愈,在父亲病危弥留之际,我和母亲一直陪护在他身边。那一日,我和母亲搀扶着父亲到屋外晒太阳,父亲从身上取出那支心爱的钢笔交到我的手上,轻轻地说:“以后这支笔你就留着用吧,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希望你能写出一笔好字来。”
③这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遗物。而“写出一笔好字来”也成了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在兄弟姐妹中,我最小,最得父亲怜爱,当然也最让父亲放心不下。此后的许多时光,那支笔就像护身符一样一直被我呵护着,从不离身。练字是每天必须做的功课。
④我的家住在古黄河岸边。四十年前,那里算是穷乡僻壤。生活十分艰苦,乡下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别谈上学、练字了。父亲去世之后,家里一下子失去了顶梁柱,窘迫的生活显得越发困顿。我家有兄弟姐妹六人,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当时,除了大哥、大姐成家之外,还有兄弟姐妹四人和母亲相依为命。我排行最小,尚不具备下地干农活的能力,便负责在家做饭和喂猪,同时也兼职拾柴禾与割猪草。而练字画画只能是夜晚和雨天。因而,我那时常常希望每天下雨、那样便可拥有一整天的时间在家安心练字习画。
⑤父亲的笔似乎也赋予了我神秘的力量。很快,我在当地就成了有名的“小书画家”。逢年过节,砌房婚娶,常被人请去帮忙装点布置,大队、生产队和人民公社所有的黑板报、
宣传标语和宣传画都由我来完成。这令年少的我觉着无上光荣。父亲一定不知道,他当时的举动和话语会对我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也许这就是冥冥注定——一个寻常仪式开启了年少的我关于笔的光荣之旅。
⑥一个初冬的早晨,我起床后突然发现我的宝贝钢笔不见了,找遍了家中所有的地方仍不见踪影。我不相信会因为疏忽大意而弄丢了笔,于是在家中展于地毯式的搜寻,依然不见。难道……一个最为可怕的念头在脑海里出现,可能是我烧火煮饭时一不小心,那钢笔从口袋里滑落,掉到柴禾中被焚烧了。我赶紧移开铁锅,将灶膛里的灰烬掏出来仔细地拨找,终于发现了烧得只剩铜头和锡套的笔。顿觉浑身发抖,悲到无法站立,悔恨交加,愧对父亲!
⑦此后的许多年,每当想起父亲,想起那支笔,总会感到胸口阵痛,它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也许是因了这失笔之痛,我此后的人生选择似乎都没能绕得开笔!高中毕业后,因为能写会画,我被前来带兵的部队领导看中,光荣地参军,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几年后,因为对书画的痴爱而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之后缘于笔墨,任职于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院;再之后,因为这笔墨下的华彩,而供职于中国书法院。那握在手中的笔,挥洒得越淋漓,便越能弥补曾经烙在心里的伤痕。
⑧现在我拥有许许多多的笔,但在我的心目中,它们都是父亲那支笔的不同化身。于是,我握住的不仅仅是笔,更是爱!
17. 读文章,说说题目“光荣之笔” 的含义。(2分)
18. 文章第⑦段中“那握在手中的笔,挥洒得越淋漓,便越能弥补曾经烙在心里的伤痕”一句中的“伤痕”指的是什么?全句表达了“我”怎样的一种认识?(3分)
19. 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赶紧移开铁锅,将灶膛里的灰烬掏出来仔细地拨找,终于发现了烧得只剩铜头和锡套的笔。
20. 结尾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第三部分(40分)
21.作文
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阅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