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电压的测量[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 电压的测量[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24 11: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节 电压的测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知道电压是提供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推动作用”。
2、知道常见的一些电压值。
3、会把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4、会根据不同的量程读出电压表的读数。
技能目标 1、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并能根据现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2、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 1、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2、学会合作与交流。
3、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4、体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的运用。
教学重点:使用电压表--电压的测量
教学难点:电压的概念
板书设计: 4.6电压的测量
 一、电压: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用符号U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看课本几种电压值的表: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电源接入电路时,为什么电路中就有电流呢?
首先明确:电流时电路中的电荷朝一个方向运动产生的。
那么,为什么电荷会运动起来呢
必定有一种力推着它动起来,这种推动力有谁提供呢?
原来是电源上的电压对电荷产生了推动力--由此引入电压
复习】
1、(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当是断开的)。
  (2)提问: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引入新课
演示】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流时电路中的电荷朝一个方向运动产生的
  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3.进行新课
  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将装有水的U形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图1)。(提问: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如果发生流动,水怎样流动?)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甲图中A处的水位高于B处的水位,打开阀门,管中的水从A处通过涡轮向B处流动,水的流动使涡轮转动。A处的水面下降,B处的水面上升,当A、B两处水面相平时,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动,涡轮不再转动,幻灯片要显示上述过程。可见,水位差(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B处抽到A处(如图3乙所示,将抽水机置入,同时表现出抽水的动态情况)、使A处的水总比B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的水流。
下面我们来看看图4所示的电路(示数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说明: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可见,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电路中,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板书】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用符号U表示
在图3所示装置中,不同的抽水机可以在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压。同理,不同的电源可以在电路的两端产生大小不同的电压,为此,首先要确定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
板书】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看课本几种电压值的表: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练习题】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二、电压的测量
1、测量电压的仪器:电压表(通过课件讲解)
①符号:
②结构:刻度盘、接线柱、指针、调零螺母;
③读数:先认识刻度特点,然后随机读数。
    最后总结读数方法。
④使用:A、并联;  B、接线柱;  C、量程;
2、电压表也有三个接线柱,一个负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学生用电压表一般正接线柱有3V,15V两个,测量时根据电压大小选择量程为“15V”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5Ⅴ,每个小格表示0.5V(即最小分度值是0.5Ⅴ);量程为“3Ⅴ”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lV,每个小格表示0.lV(即最小分度值是0.lⅤ)。
3、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1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把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在跟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
3被测电压互感器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可用试触法选择合理的量程。
4允许电压表直接连入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学生练习:
1、看一看:请你看一看,下列图中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
2、找一找:图中电压表测的是什么电压?
3、画一画:请根据下图电路的连接情况画一画电路图。(图略)
4、比一比:比较电流和电压。
5、谈一谈:根据学习目标谈一谈自已的学习体会。
小结:这节课讲授的电压是电学中又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识所限,我们用水流作比喻讲述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此外,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阅读】水中的高电压、人体电流
教学反思:
1.“电压”这堂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易被学生掌握。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只要求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和电压的单位。至于电压的定义、公式和电压的单位──伏特的物理意义留待高中再讲,在这节课内不要出现这些内容,否则因难度过大使学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来讲电压,对于学生来说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这里利用水压引出电压,从而认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3.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在讲水流的形成时,最好用复合幻灯片模拟出它的动态过程。有条件的,用电脑设计出程序,将有更好的效果。
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上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电流表,又叫安培表。用来测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两个量程共用一个“+”或“-”接线柱,标着“0.6”、“3”的为正或负接线柱。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标有符号A和表示电流值的刻度,电流表的“0”点通常在左端,被测电路中的电流为零时,指针指在0点。有电流时,指针偏转,指针稳定后所指的刻度,就是被测电路中的电流值。当使用“+”或“-”和“0.6”时,量程是0-0.6A,每个大格0.2A,每个小格是0.02A;若使用“+”或“-”和“3”时,量程是0-3A,每个大格1A,每个小格是0.1A。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电流表本身内阻非常小,所以绝对不允许不通过任何用电器而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两极,这样,会使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过大,烧毁电流表。
电压表,又叫伏特表。用来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电压表也有三个接线柱,一个负接线柱,两个正接线柱。学生用电压表一般正接线柱有3V,15V两个,测量时根据电压大小选择量程为“15V”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5Ⅴ,每个小格表示0.5V(即最小分度值是0.5Ⅴ);量程为“3Ⅴ”时,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表示lV,每个小格表示0.lV(即最小分度值是0.lⅤ)。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使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流表不同的是,电压表可以不通过任何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这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步骤基本相同,都分为调、选、连、读四步:
调——使用前先将表的指针调到“零刻度”的位置。
选——根据电路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在不知实际电流或电压的情况下,可采用“试触”的方法判断是否超过量程,注意,试触时要接在大量程的接线柱上,并且试触时动作迅速。
连——按照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各自连接方法将表正确连入电路,同时注意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流流向的关系,必须保证,电流从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读——正确读出表指针所示的数值,读数时一定要注意选用的量程及其对应的最小刻度值.
不同点:电流表用于测电流,电压表用于测电压。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物体上,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物体上。
相同点:连接时电流都要从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
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四点对应起来。
序号 电流表 电压表
1 串联在电路中 并联在电路中
2 有正、负接线柱 有正、负接线柱
3 有两个量程 有两个量程
4 不能与电源直接相连 可以与电源直接相连
V
V

乙图

V


甲图
L1
丁图
V
L2
V

丙图

L1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