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题号 分值
一 (24分)
1 10分(以下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1分)
⑴ 1分 小麦覆陇黄xkb1.com
⑵ 1分 全仗你抬声价
⑶ 2分 衡阳雁去无留意 长烟落日孤城闭
⑷ 2分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⑸ 4分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2 4分 ⑴襁褓 ⑵拮据 ⑶强聒不舍 ⑷咬文嚼字
(每个词语1分,错1字扣1分)
3 3分 C (应为“袖手旁观”——出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 3分 A
5 4分 参考示例: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句式大致相同或相近2分,内容2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 (46分)
(一)10分
6 3分 ⑴时,时候 ⑵适宜,恰当 ⑶ 给予
7 4分 译文:⑴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一样。
(2)陛下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国的好办法,听取正确的意见
(每句2分,原句中词语译错一个扣0.5分,译文不通顺酌情扣分)
8 3分 B(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二)(9分)
9 3分 B (A:多次 B:每次/ 常常 C:更加 D:回答)
10 3分 著曰/ 书固佳矣/ 若遽称善/ 恐帝不复用意矣。
11 3分 虽然太宗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但是王著担心如果过早告诉太宗,太宗可能不再对书法用心,不再刻苦练字。21cnjy.com
参考译文:宋太宗当政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著的人学羲之的书法,理解透了窍门,在翰林院当侍书。太宗处理政事之余,还注重练习书法,多次派遣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认为(宋太宗)还未学好,太宗就更加专心临摹书法。(有一次,宋太宗)又拿了写好的字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当初的一样。有人问他的意图,王著说:“虽然(皇上)本来写得很好,但是如果那么快就说(皇上写得)好,恐怕皇上就不再(对书法)用心。”从那以后,太宗的书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人,世人都认为这是王著对太宗规劝的成果。
(三)(10分)
12 3分 D
13. 3分 C
14. 4分
①遗忘、缺乏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之心,没有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的引导和约束.
②受“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等不良思潮的支配,价值观扭曲(或者“拒绝忏悔和言说羞耻则成为自我保护战的关键环节”).21教育网
③缺乏内省的羞耻感的体验.
④有崇高信仰和敬畏之心的人数量少,影响小.
(每点2分,能答到其中两点就可以给4分)
(四)(17分)
15. 4分 (1)父亲与老歪发生争执,被老歪一拳打倒在地上。(2分)
(2)父亲怕“我”跟老歪拼命而惹出事来,故意说把刀子借给了大刚。(2分)
16. 4分 一是与父亲的身型瘦小、紧张、木讷形成对比(1分),突出父亲被打的原因(1分)二是为下文写父亲怕“我”去跟老歪拼命而给教育局写信的情节作铺垫(2分)(只答“作铺垫”或“推动情节发展”,给1分)。21·cn·jy·com
17. 4分 (1)“彻底”有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之意(1分),生动地表现了“我”要为父亲报仇的渴望(或:生动地表现了“我”要为田家找回尊严的渴望)(1分)。www.21-cn-jy.com
(2)“神秘”有难以捉摸、高深莫测之意(1分),形象地表现了父亲解决问题的智慧(1分)。
18. 5分 有形的刀子(1分),在骁勇的爷爷手里是保家卫国的工具(1分),在年少气盛的“我”手里是复仇的工具(1分);无形的刀子(1分),在木讷老实的父亲手里则是处事的智慧(1分)。
三、作文(50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试题评分标准
附加题:(10分)
1. 4分 《西游记》 吴承恩 《水浒传》及时雨
2. 3分 原因:孙悟空不满被封为弼马温,在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玉皇大帝派遣托塔李天王率领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1分)孙悟空打败巨灵神后还与哪吒三太子大战。(1分)结果孙悟空打败了哪吒。(1分)2·1·c·n·j·y
3.(3分)孙悟空与李逵两个人物疾恶如仇,不畏强暴,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1分)甲选段中孙悟空“你看我这旌旗上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写出了孙悟空在强敌面前无所畏惧。(1分)乙选段中“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写李逵破口大骂前来招安的官员和皇帝,表现了他强烈的反抗精神。(1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广二师龙湖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科第二次阶段考试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附加题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 基础 (24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⑴ 。(白居易《观刈麦》) (1分)
⑵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
⑶ 。 。(2分)2--j-y
⑷ “ ? 。 ”。(2分)
⑸ , ! , ? ,(4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 )⑵( )⑶ ( )⑷( )
3.( )(3分)4.( )(3分)
5.(4分)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 ,
, , 。
阅读(46分)
(一)《出师表》(10分)
6.(3分)(1)( ) (2) ( ) (3)( )
7. (4分)
⑴
⑵
8. ( )(3分)
(二) (9分)
9.( )。(3分)
10.(3分)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11.(3分)
(三)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10分)
12.( )(3分)13.( )(3分)
14.(4分)
(四)父亲的刀子(17分)
15.(4分)(1)
(2)
16.(4分)
17.(4分)?(1)
(2)
18.(5分)? ?
作文(50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附加题(10分)
1.(4分)《 》, 《 》“ ”。
2.(3分)
3(3分)
广二师龙湖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科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卷
21·cn·jy·com
一. 基础 (24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⑴ 夜来南风起,□□□□□。(白居易《观刈麦》)(1分)
⑵ 官船来往乱如麻,□□□□□□。(王磐《朝天子·咏喇叭》)(1分)
⑶ 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分)2-1-c-n-j-y
⑷ 古代诗人喜欢登临古迹,抒情言志。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曾发出
“□□□□□□□?□□。□□□□□□□”的物是人非的嗟叹。(2分)【出处:21教育名师】
⑸ 把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阕默写完整。(4分)
酒酣胸胆尚开张。□□□,□□□!□□□□,□□□□□?□□□□□□□,西北望,射天狼。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我是在白云的qiǎng bǎo( )中笑着长大的。
⑵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⑶我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qiáng guō bù shě ( )
⑷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 ),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C. 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研究它生长的过程,绝不是置若罔闻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D.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将“触动”改为“打动”)
B.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把“采取”改成“开展”)2·1·c·n·j·y
C.镇咳祛痰片,它里面的成分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删除“里面的成分”)
D.广东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手机阅读将成为了广东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删除“将”)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阅读(46分)
(一)《出师表》(10分)
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1·世纪*教育网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www-2-1-cnjy-com
⑶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来源:21cnj*y.co*m】
⑷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处:21教育名师】
⑸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版权所有:21教育】
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⑺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⑼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2)引喻失义 ( )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⑵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8. 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C.第⑺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势在必行。21cnjy.com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 (9分)
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①,有王著者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③,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④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www.21-cn-jy.com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执政时期。 ②右军:王羲之因曾任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 ③笔札:书法。 ④遽:立刻,马上。 xkb121*cnjy*com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 广故数言欲亡
B. 著每以为未善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 太宗益刻意临学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 对如初 / 唐雎对曰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面对太宗的询问,王著为什么总是“以为未善”?(3分)
(三)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10分)
①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部分国人迅速丧失了体验和言说羞耻的能力。他们心中只有博弈的胜负而无义与不义之别。倘若开车闯红灯被摄像头拍到、行贿受贿露出了马脚、论文抄袭受到谴责,那么,很多当事人和旁观者都会将之归结为运气不好。于是,耻感文化不断地丧失自己的精神领地,日益走向衰微。21教育网
②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耻感文化缘何在这个曾以重视道德著称的国度走向衰落?可以从体制等众多角度考察这个问题,但我只想敞开一个事实:耻感文化的衰落与信仰缺失之间的关系。
③中国古代的耻感文化本有其信仰之维。儒家之所以要求人要有羞耻意识,是因为它预设了天道的规范一性:“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者,耻也。”这种语境中的羞耻感固然源于人的内省,但内省的原则源于对天和天道的信仰。这种信仰在汉代的董仲舒那里获得了强化,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内心生活和行为举止:“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则畏之以成。”人和国家倘若行为不端,必受天地之警告、谴责、惩戒。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对天的敬畏之心是道德感的基础。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④正因为虔信天可惩恶扬善,国人才会祈祷和忏悔。在关汉卿的名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虽发出了“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的质疑和感慨,但仍然相信自己的冤情会感动湛湛青天,故而祈求天降异象。以证明自己的冤屈。后来显然,窦娥心中的天无时无刻不在对世人的言行进行审判。正由于以天道为尺度,国人的内省才有了依据,耻感文化方能生成和延续。
⑤信仰之所以会造就耻感文化,是因为它为人设定了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有了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人才可能判断自己当下行为的意义,从而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事生成自豪感和羞耻感。没有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的引导和约束,人当下的行动就会缺乏方向和尺度,就无法区别正义和不义,自然会沦落为无耻者。中国当代耻感文化的衰落之所以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是因为90年代的中国开始进入信仰全面式微的阶段:由于复杂的因缘际会和力量博弈,传统的对天的信仰,从西方泊入的共产主义信仰,晚清以来开明知识分子培育的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均被冲击、压抑、解构乃至遗忘。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上“无法无天”的时代,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开始支配大多数国人。此后,在众多国人参演的漫长生活喜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胜者,败者、羡幕者和嫉恨者,却绝少会发现知耻者和忏悔者。大凡腐败(从行政腐败到医疗腐败、学术腐败、教育腐败)而被揭露,人们的本能反应是:此乃斗争之结果,被揭露者和惩罚者肯定得罪了重要的权力主体。在这种语境中,要求他人忏悔和言说羞耻则成为展示权力的手段,拒绝忏悔和言说羞耻则成为自我保护战的关键环节。于是,几乎所有关于忏悔和耻感的话题都指向他人而非内心,源于内省的羞耻感成为稀缺的体验,耻感文化日益孱弱。
⑥公正地说,并非所有中国人都丧失了羞耻感。那些依然有所信仰和敬畏的人,依旧在从高处和远处审 视自己,为自己的不义和缺失感到羞耻。遗憾的是,与庞大的无信仰和无耻感的人群相比,他们不但数量少 得不成比例,而且处于被遗忘、忽略、抑制的边缘状态,其所造就的耻感文化难以影响更多的人。对于绝大 多数国人采说,如何培育感受羞耻的能力仍然是个问题。道德感归根结底源于信仰﹣信仰指向精神的天空,因此,不重建国人的精神之天,就无法全面重建耻感文化。
12.下列对这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对天的敬畏之心是道德感的基础。
B、信仰之所以会造就耻感文化,是因为它为人设定了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
C、不重建国人的精神之天,就无法全面重建耻感文化。
D、信仰和敬畏的缺失,造成许多国人丧失了羞耻感。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的“耻感文化”是指,人们的言行举止受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的引导、约束,源于 内省的羞耻感、注重廉耻的文化心态。2-1-c-n-j-y
B、文章第一段由列举部分国人迅速丧失了体验和言说羞耻的能力的几种生活常见现象,自然地引出了本文论述的中心。21*cnjy*com
C、作者列举大凡腐败被揭露,人们的一些本能反应的现象,意在强调如何培育当今国人感受羞耻的能力仍是个问题。
D、文章第③段分析儒家关于“人要有羞耻意识’’文化,阐释了对天的“敬畏之心’是维系我国古代耻感文化的重要因素。
纵观全文,中国人丧失羞耻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四)父亲的刀子(17分)
田 杕
①我家西屋的窗台上,有一把刀子,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子。
②西屋原本是我爷爷住的,爷爷去世后,就没人住了。我爷爷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磨那把刀子,磨得锃亮锃亮的。其实,磨了也没有什么用,但他还是要磨。年轻时,爷爷用这把刀子杀过鬼子,伤过土匪。刀子是爷爷的骄傲啊!21*cnjy*com
③砍头不过风吹帽,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句话,我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爷爷骨头架子很大,个儿很高,真有三分梁山好汉的样子。21世纪教育网
④爷爷去世后,刀子很久没人磨,就锈了。
⑤不过,现在,我正蹲在院子里,用一块月牙状的磨刀石,磨那把刀子。
⑥刺啦刺啦……
⑦一弯月牙悬于天际。清冽的月光淹没了我冰冷的目光,逐渐唤醒那把沉睡已久的刀子。
⑧刀子啊,刀子!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我一边磨一边想。
⑨老歪是县高中的门卫。那天,父亲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响的破自行车,顶着刀子般的西北风,满头大汗走了近三个小时,去给我送棉袄,却在学校门口,遇到了麻烦。那是父亲头一回进城。他一口浓郁的乡音,再加上有些紧张,说出来的话就很难懂了。恰好,那天值班的是老歪。老歪是个急性子,三句话没听完,就冲着父亲开了火。父亲也很着急,他害怕进不了门,送不了棉衣,于是就跟老歪争执起来,结果被老歪一拳打在鼻子上,当时,就摔在了地上。【出处:21教育名师】
⑩我急匆匆地赶到大门口的时候,正看见父亲蹲在地上,满脸的血。我冲上去就要跟老歪拼命,却被同学死死地拽住了。同学说,老歪是练家子,你打不过他的。真的,我真的打不过他。老歪得有一米八多,浑身的腱子肉,满脸的粉刺,一看就不是善茬。我们经常看见他在传达室外,哼哼哈哈地练哑铃,做俯卧撑,打沙袋。老歪是他的外号,不是说他长得歪,而是说他脾气邪。
?父亲身上一点也没有爷爷的影子,他身型瘦小,木讷拘谨,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因此,父亲那张血脸在我心底生了根长了刺,令我寝食难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放寒假了,在西屋的窗台上,我又见到久违了的刀子,于是就想起了爷爷,想起了他的那些英雄事迹和豪言壮语。
?我磨了整整三个晚上,不是非得磨三个晚上不可,其实只要一个晚上就足够了,但我需要勇气,我在寻找爷爷当年的影子。面对强悍如斯的老歪,我——一个文弱书生,真的很需要勇气。
?第四天晚上,我正准备继续磨刀子,然而,刀子却不见了。我问父亲。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大刚是横行乡里的一个二流子,据说很能打。
?大刚很能打,又有刀子在手,而且又在暗处,定然能够马到成功。我的心渐渐放宽了。
?开学后,发现校门口没了老歪邪恶的身影。我想,大刚肯定是得手了,老歪肯定是没脸再干下去,辞职了。父亲那张血脸,随着日益紧张劳累的学习,渐渐淡了。
?放暑假了,在街上遇到大刚,问起老歪的事,他却矢口否认,说根本就不认识什么老歪。
?回到家,问父亲,他笑笑说:当时怕你去跟人家拼命,骗你的。后来,我给教育局写了封信,再后来就不清楚了。
?我再也没见过那把刀子,不过,我发现父亲也有自己的刀子,那是一把更加锋利的刀子。
?????? (选自《时代文学》2015年第11期)
15.根据小说的情节,以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的表格。(4分)
情节
主要事件
开端(学校门口)
(1)
发展(家里,第四天)
(2)
高潮和结局(家里,暑假)
父亲给教育局写了信,老歪离开了门卫的岗位。
16. 第⑨⑩段中极力描写老歪身材高大、急性子、脾气邪,请指出这样写的作用。(4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21教育网
(2)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
18.请说说“刀子”在老田家三代人手里不同的含义。(5分)??
三、作文(50分)
19.请以“又见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
巨灵神厉声高叫道:“那泼猴!你认得我么?”大圣听言,急问道:“你是那路毛神?
老孙不曾会你,你快报名来。”巨灵神道:“我把你那欺心的猢狲!你是认不得我!我乃高上神灵托塔李天王部下先锋,巨灵天将!今奉玉帝圣旨,到此收降你。你快卸了装束,归顺天恩,免得这满山诸畜遭诛。若道半个“不”字,教你顷刻化为鳷粉!”猴王听说,心中大怒道:“泼毛神,休夸大口,少弄长舌!我本待一棒打死你,恐无人去报信,且留你性命,快早回天,对玉皇说:他甚不用贤!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你看我这旌旗上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这巨灵神闻此言,急睁睛迎风观看,果见门外竖一高竿,竿上有旌旗一面,上写着“齐天大圣”四大字。巨灵神冷笑三声道:“这泼猴,这等不知人事,辄敢无状,你就要做齐天大圣!好好的吃吾一斧!”劈头就砍将去。那猴王正是会家不忙,将金箍棒应手相迎。这一场好杀:
棒名如意,斧号宣花。他两个乍相逢,不知深浅。斧和棒,左右交加。一个暗藏神妙,一个大口称夸。使动法喷云嗳雾;展开手播土扬沙。天将神通就有道,猴王变化实无涯。棒举却如龙戏水,斧来犹似凤穿花。巨灵名望传天下,原来本事不如他。大圣轻轻轮铁棒,着头一下满身麻。 巨灵神抵敌他不住,被猴王劈头一棒,慌忙将斧架隔,傣带的一声,把个斧柄打做两截,急撤身败阵逃生。猴王笑道:“脓包,脓包!我已饶了你,你快去报信,快去报信!”
【乙】
当日宋江请太尉上轿,开读诏书,四五次谗请得上轿。牵过两匹马来,与张干办,李虞候骑。这两个男女,不知身已多大,装煞臭么,宋江央及得上马行了,令众人大吹大擂,迎上三关来。宋江等一百余个头领,都跟在後面,直迎至忠义堂前,一齐下马,请太尉上堂,正面放著御酒诏匣,陈太尉,张干办,李虞候立在左边,萧让,裴宣立在右边。宋江叫点众头领时,一百七人,於内单只不见了李逵。此时是四月间天气,都穿夹罗战袄,跪在堂上,拱听开读。陈太尉於诏书匣内取出诏书,度与萧让。裴宣赞礼。众将拜罢,萧让展开诏书,高声读道:
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疆封,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事从顺逆,人有贤愚。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普天率土,罔不臣伏。近为尔宋江等啸聚山林,劫据郡邑,本欲用彰天讨,诚恐劳我生民。今差太尉陈宗善前来招安,诏书到日,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匹,船只,目下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宣和三年孟夏四月 日诏示
萧让却才读罢,宋江以下皆有怒色;只见「黑旋风」李逵从梁上跳将下来,就萧让手里夺过诏书,扯的粉碎,便来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此时宋江,卢俊义皆横身抱住,那里肯放他下手。恰才解拆得开,李虞候喝道:“这厮是甚麽人,敢如此大胆!”李逵正没寻人打处,劈头揪住李虞候便打,喝道:“写来的诏书,是谁说的话?”张干办道:“这……是……皇帝圣旨。”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众人都来劝解,把黑旋风推下堂去。
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4分)
【甲】文选自《 》, 作者 。
【乙】文选自《 》,选段中的宋江,江湖人称“ ”。
2.选段【甲】中,巨灵神与孙悟空打斗的原因是什么?孙悟空打败巨灵神后紧接着还与哪个天神大战了一场?结果如何?请结合原著概括。(3分)
3.品味【甲】【乙】两个选段,结合其他情节分析孙悟空与李逵两个人物性格特征的共同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