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与折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 的物体叫做光源;水母、灯笼鱼、斧头鱼是 ,电灯是 。
2.光在同种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用一条带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和 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研究光引入的物理模型。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是 的应用实例。21·世纪*教育网
3.光在 中传播最快。用字母 表示,c= m/s。在空气中非常接近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这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真空 不同。21教育网
二、光的反射定律
4.光遇到水、玻璃以及其他物体的 都会发生反射。经过入射点并且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叫做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
5.发生反射时,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
6.在反射现象在中,光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 。
反射使我们看见本身不反光的物体。
三、平面镜成像
7.物体经平面镜可成与物体大小 的 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也就是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8.实验中用玻璃板 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既能观察到像,又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9.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在光屏上 。
四、光的折射
10.光从一种介质 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 会发生偏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
1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
1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当光垂直射入透明介质表明时,传播方向 。
27.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D
A
28.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D
A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2017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鱼缸中的“鱼” B.江面上的“倒影”
C.阳光下“影子” D.雨后的“彩虹”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C。
【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变式跟进1】(2017菏泽)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手在屏幕中形成“手影”
B.平面镜中的小猫的像
C.鱼缸中的“鱼”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考点二:光的反射定律
例2(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要点是: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等于60°,反射角也等于60°,符合此结论的只有B符合此要求。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记住三个要点“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是因果关系。21cnjy.com
【变式跟进2】(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例3(2017湘潭)如图所示,小明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蜡烛在水中燃烧”的魔术时,把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竖放一根蜡烛,在玻璃板的后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板望去,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1)该魔术现象要明显,最好在较 (选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水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正立的虚像,与实际蜡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www.21-cn-jy.com
【解析】此题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是课程标准20个必做实验之一。实验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必须能透过镜子看见镜后的物体,那就只能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但所成的像的亮度减弱,因此只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睛观看,不能用光屏承接。所成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答案是:暗、相等。21*cnjy*com
【答案】暗、相等。
【点评】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必做的20个实验之一,考试频率高。是一道基础题。
【变式跟进3】(2017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做多次试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考点四:光的折射
例4(2017南充)下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光路是( )
【解析】光的折射特点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特点。
【变式跟进4】(2017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笔“折断”了
选择题
1.(2016衡阳)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海市蜃楼 D.手影
2.(2016怀化)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屏幕上的手影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3.(2016湘潭)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海市蜃楼
B.笔在水面处“折断”
C.凿壁偷光
D.月亮在水中倒影
4.(2016湘西)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5.(2016永州)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镜花水月
C.坐井观天 D.海市蜃楼
6.(2016南京)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A.游戏中的“手影”
B.钢勺在水处“折断”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7.(2017郴州)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8.(2017娄底)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日食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
D.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9.(2016内蒙)自然界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上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水中的筷子斜看水中部分向上弯折
10.(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在观后镜中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月食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钢勺在水面处好像折断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1.(2016山西)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面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12.(2016郴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2-1-c-n-j-y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13.(2017内江)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 ,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二、填空题
14.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经常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
15.(2017扬州)G20杭州峰会朝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 ;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 现象,成的是等大的虚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2016株洲)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OB是树枝 形成的像,OC是树枝 形成的像。(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来源:21cnj*y.co*m】
17.(2017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18.(2017?长沙)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左图中反射角是 度;
(2)左图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 (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3)如右图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19.(2016衡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该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出处:21教育名师】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前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版权所有:21教育】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cnjy*com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20.(2016南昌)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当入射光线AO射到平面镜上,在平面P中可以看见反射光线OB;当平面P沿折痕ON转过一定的角度,在平面P内看不见反射光线,这个事实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 ;
(2)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重复上述实验。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 =∠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21.(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一、选择题
1.(2017邵阳模考)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邵阳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
A.清澈见底——光的反射
B.坐井观天——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波光粼粼——光的反射
2.(2017常德模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D.海市蜃楼
3.(2017烟台模考)“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21·cn·jy·com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4.(2017绵阳模考)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2·1·c·n·j·y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5.(2017重庆模考)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www-2-1-cnjy-com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6.(2017?湘潭模考)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折断”的筷子 B.镜中的人 C. 水中的荷花 D. 墙上的手影
7.(2017衡阳模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弯折的铅笔 B.镜中的人像
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 D.日食
8.(2017益阳模考)如图甲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 ( )
二、实验探究题
9.(2017苏州模考)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中国#&教育*出版~@
(1)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 内。来源:21cnj*y.co*m】
(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乙表),根据这组数据,他 (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 。
10.(2016?岳阳市直联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与折射
一、光的直线传播
1.能够 发光 的物体叫做光源;水母、灯笼鱼、斧头鱼是 自然光源 ,电灯是 人造光源 。
2.光在同种 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用一条带 箭头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路径 和 方向 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研究光引入的物理模型。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是 光的直线传播 的应用实例。
3.光在 真空 中传播最快。用字母 c 表示,c= 3×108 m/s。在空气中非常接近 3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c ,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c 。这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真空 不能传声 不同。
二、光的反射定律
4.光遇到水、玻璃以及其他物体的 表面 都会发生反射。经过入射点并且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叫做 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反射角 。
5.发生反射时,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法线 两侧;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6.在反射现象在中,光路 可逆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 漫 反射使我们看见本身不反光的物体。
三、平面镜成像
7.物体经平面镜可成与物体大小 相等 的 虚 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也就是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对称 。
8.实验中用玻璃板 替代 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像的位置 。既能观察到像,又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9.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在光屏上 呈现 。
四、光的折射
10.光从一种介质 斜 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 方向 会发生偏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入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 折射角 。
1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 方向 偏折,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 增大 。
12.在折射现象中,光路 可逆 。当光垂直射入透明介质表明时,传播方向 不变 。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2017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鱼缸中的“鱼” B.江面上的“倒影”
C.阳光下“影子” D.雨后的“彩虹”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C。
【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变式跟进1】(2017菏泽)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手在屏幕中形成“手影”
B.平面镜中的小猫的像
C.鱼缸中的“鱼”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
【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考点二:光的反射定律
例2(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要点是: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等于60°,反射角也等于60°,符合此结论的只有B符合此要求。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记住三个要点“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是因果关系。21cnjy.com
【变式跟进2】(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解析】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放大镜把字放大、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应用。
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例3(2017湘潭)如图所示,小明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蜡烛在水中燃烧”的魔术时,把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竖放一根蜡烛,在玻璃板的后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板望去,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1)该魔术现象要明显,最好在较 (选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水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正立的虚像,与实际蜡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此题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是课程标准20个必做实验之一。实验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必须能透过镜子看见镜后的物体,那就只能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但所成的像的亮度减弱,因此只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睛观看,不能用光屏承接。所成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答案是:暗、相等。
【答案】暗、相等。
【点评】平面镜成像实验是必做的20个实验之一,考试频率高。是一道基础题。
【变式跟进3】(2017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做多次试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解析】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的虚实,正确。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实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规律。故选A。
【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实验探究过程。是一道基础题,考试频率高。
考点四:光的折射
例4(2017南充)下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光路是( )
【解析】光的折射特点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特点。
【变式跟进4】(2017扬州)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
B.手影
C.月亮的“倒影”
D.笔“折断”了
【解析】光的折射特点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笔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选择题
1.(2016衡阳)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大象在水中的倒影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海市蜃楼 D.手影
【解析】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2.(2016怀化)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屏幕上的手影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解析】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3.(2016湘潭)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笔在水面处“折断”
C.凿壁偷光
D.月亮在水中倒影
【解析】月亮在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4.(2016湘西)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解析】“树荫”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选A。
【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5.(2016永州)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镜花水月
C.坐井观天 D.海市蜃楼
【解析】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6.(2016南京)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游戏中的“手影”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解析】山峦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B。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7.(2017郴州)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解析】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8.(2017娄底)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 )
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日食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
D.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析】“手影”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正确,故选A。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9.(2016内蒙)自然界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上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水中的筷子斜看水中部分向上弯折
【解析】开凿隧道时,工人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选C。
【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10.(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物在观后镜中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月食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钢勺在水面处好像折断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析】物在观后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确。故选B。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
11.(2016山西)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面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21教育网
A. 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解析】铜镜属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是一道基础题,考试频率高。
12.(2016郴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21·cn·jy·com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解析】此题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特例,只有当平面镜垂直水平桌面时,竖直放置的蜡烛A的像才能和竖直放置的蜡烛B重合;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性质不变。故选B。www.21-cn-jy.com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课程标准能力要求是“会”,是20个必做实验的基础题。2·1·c·n·j·y
13.(2017内江)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
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
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 ,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解析】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正确,故选B。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镜面反射、漫反射,光的折射,是一道基础题。
二、填空题
14.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经常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
【解析】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看到水中的云是平面镜所成的等大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故答案为:折射、反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折射、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试题,考试频率高。21·世纪*教育网
15.(2017扬州)G20杭州峰会朝间,晚会“最忆是杭州”美轮美奂。如图,远处的激光束看上去是直的,这是因为 ;扇形光电背景与水中倒影完美结合,这是光的 现象,成的是等大的虚像。www-2-1-cnjy-com
【解析】激光束是直的,是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是平面镜所成的等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试题,考试频率高。2-1-c-n-j-y
16.(2016株洲)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OB是树枝 形成的像,OC是树枝 形成的像。(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来源:21cnj*y.co*m】
【解析】OB是平面镜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OC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光的反射、光的折射。21*cnjy*com
【答案】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试题,考试频率高。
17.(2017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解析】燕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属于平面镜成像,所成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6,反射。
【答案】6、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试题,考试频率高。
三、实验探究题
18.(2017?长沙)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左图中反射角是 度;
(2)左图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 (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3)如右图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定律三个要点: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2)三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平面与三线所在平面重合时,可以在纸板平面看见反射光线,反之,看不见。故答案为:44°、偏离、不能。
【答案】44°、偏离、不能。【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是课程标准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基础题。考试频率高。
19.(2016衡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该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21*cnjy*com
【解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应选薄玻璃,厚玻璃会出现两个虚像重影现象;看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B完全重合,这种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将蜡烛A远离平面镜时,它所成的像与物体A的大小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原因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答案为:薄、等效替代法、不变、不能、。
【答案】薄、等效替代法、不变、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基础性实验试题,考试频率高。
20.(2016南昌)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当入射光线AO射到平面镜上,在平面P中可以看见反射光线OB;当平面P沿折痕ON转过一定的角度,在平面P内看不见反射光线,这个事实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 ;
(2)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重复上述实验。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内;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 =∠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当看见反射光线在P平面内,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P转过一定角度,不在原平面内,在转过的平面P看不见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法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从反面证明三线在同一平面内;改变入射角重复上面实验,多次实验可归纳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果关系不能颠倒。故答案为:在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BON、AON。
【答案】在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BON、AON。【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基础性实验试题,考试频率高。
21.(2017安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r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r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
【解析】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拓展题。光的折射规律是: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物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当光从水或其他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折射角的最大值是90°;不再有折射光线,而只存在反射光线。故答案为: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90°、折射、反射。
【答案】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90°、折射、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特点的拓展题,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是基础性实验试题的拓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选择题
1.(2017邵阳模考)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邵阳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
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A .清澈见底——光的反射
B.坐井观天——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波光粼粼——光的反射
【解析】清澈见底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坐井观天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波光粼粼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是一道基础题,考试频率高。
2.(2017常德模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潭清疑水浅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C.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D.海市蜃楼
【解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选C。
【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是一道基础题,考试频率高。
3.(2017烟台模考)“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解析】看到水中的“飞鸟”是光的反射现象,属于平面镜成像,所成的虚像与鸟关于水面对称;看到水中“游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真实位置要高。故选B。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是一道基础题,属于认识层次。
4.(2017绵阳模考)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解析】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到玻璃;从玻璃到空气;从空气到玻璃;从玻璃到空气。共发生四次折射,具有一定的难度。先把原图做两个部分分析:光在A部分,第一次垂直入射,传播方向不变;第二次折射会向厚边(上方)偏折;在空气中传播方向不变;B部分斜边平行A部分斜边,根据光路可逆特点,第四次折射的折射光线应该垂直于玻璃界面,折射光线可能是b或c,但c是沿直线传播,与光的折射特点不相符,所以只有b符号题意。故选B。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属于认识层次。
5.(2017重庆模考)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解析】“锦鳞游泳”是光的折射现象成虚像;“皓月千里”,月亮不是光源,是漫反射太阳光;“浮光跃金”是光的反射现象;“静影沉璧”是光的反射现象,属于平面镜成像。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光源。解析文学“诗句”的物理含义,是文学与物理结合题。
6.(2017?湘潭模考)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折断”的筷子 B.镜中的人 C. 水中的荷花 D. 墙上的手影
【解析】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选D。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7.(2017衡阳模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弯折的铅笔 B.镜中的人像
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 D.日食
【解析】镜中的人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属于平面镜成像。故选B。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8.(2017益阳模考)如图甲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 ( )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只要镜子的高度等于物体高度的一半,就能看到整个物体所成的虚像。故选A。
【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是一道基础题。
二、实验探究题
9.(2017苏州模考)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中国#&教育*出版~@
(1)如图甲,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 内。来源:21cnj*y.co*m】
(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乙表),根据这组数据,他 (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 。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定律三个要点: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转向后,不在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所在平面内,在纸板F上看不见反射光线;从反面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一次实验结论不能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原因是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该多次实验寻找规律。故答案为:不能、同一平面、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答案】不能、同一平面、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是课程标准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基础题。考试频率高。
10.(2016?岳阳市直联考)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均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选择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即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透过玻璃看见蜡烛B。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看到蜡烛A的像与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所成的像与物体A的大小相等。故答案为:确定像的位置、虚、不变。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虚、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是20个必做实验之一。是基础性实验试题,考试频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