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单元测试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梳地位
2.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维新变法活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了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 )
A. 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 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 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 卢沟桥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进行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该事件的发生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一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就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
区”有这密切联系。该条约是 ( )
A. 《辛丑条约》 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瑷珲条约》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
A. 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 遭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C. 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D. 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5. 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最深远的是 ( )
A.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 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7.1840年的鸦片战争,除了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外,还有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8.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9.右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的学习内容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洋务运动 D.武昌起义
10.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A.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B.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1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反对
C.外国资本主义干扰破坏 D.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13.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科技人才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 B.永安建制
C.金田村起义 D.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1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黄海海战 B.丰岛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旅顺大屠杀
16.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A.刘步蟾B.邓世昌 C.林泰曾 D.林永升
17.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万国公报》的创建 D.建立强学会
18.义和团运动首先在爆发
A .山东 B.山西 C.河北 D.河南
19.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度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后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马关条签》签订 B. “公车上书”
C. 组织强学会 D. 创办《中外纪闻》
21.“……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2.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23.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D.安庆内军械所
24.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
A.金田起义爆发 B.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5.下列对《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条约》所取得权利,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领事裁判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权等特权④关税自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列举题(10分)
20.写出下列事件发生时期的清朝皇帝。(3分)
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2分)
22.举出《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5分)
三、材料解析题(分)
19.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阅后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1分)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1分)
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1分)
(5)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再现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学习了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1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材料三 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城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⑴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分
⑵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原因,根据材料你能解读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分
⑶根据所学知识简析维新派的主张、目的以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2分
⑷维新运动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2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840年到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⑴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次战争? 2分
⑵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请说出对你影响最深的两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事迹。 2分
⑶从这部屈辱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2分
⑷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应该怎么做? 2分
四、简答题(19分)
23.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5分)
24.戊戌六君子的名字。(6分)
25.组成侵华联军的八个国家。(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