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9.3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9.3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2-11 16:5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功劳、立功、 大功告成、事半功倍.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2、新课教学
a.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 说这个力作了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看课本做功的实例和没有做功的实例.
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b.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师: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21教育网
生:做的功比甲大,更大了.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1)功的公式: W = F×S
(2)W— 功 — 焦耳(J);F— 力 — 牛顿(N);S—距 离— 米 ( m).
(3)功的单位是:“牛·米” 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
师:在使用公式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