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物体的质量》导学案
一、学习主题: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等改变而变化;
2.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3.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
合 作 探 究 环 节
展 示 提 升 环 节
质 疑 评 价 环 节
总结归纳环节(要求:字迹工整)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 动 展 示 内 容、
形 式、时 间
展示 方 案 内 容、
方式、时间
随 堂 笔 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
质量
主题一: 质量
导语: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如此的纷繁多姿,这个精彩世界里的一切物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1.仔细观察图5-1,你能回答课本P110的问题吗?通过观察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呢?
2.请你仔细观察图5-2,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质量会随着它的位置和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
小展示
两人小对子:
(对学展示)
①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
②交流怎样比较两个物质的质量大小;
物质的质量与物体形状、位置的关系。
(5min )
分享展示
五人互助组:
(互助展示)
小组长先统计本组存在的疑难问题,组长主持对这些疑难问题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重点讨论:托盘天平的调节步骤和使用方法以及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5min )
共同展示
十人共同体:A.获得任务后,5人在组长带领下进行预展规划;
B.另一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熟悉展示主题所演示的主题并交流意见;
C.十人共同体进行主题展示小预展
(5min)
展示主题一:质量
要求:板书质量的定义
②分析课本中的图5-1并举生活中的例子带领大家深刻理解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即质量
③结合图5-2举例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完成议题的展示
建议:以小教师的身份展示
展示主题二:质量的单位
要求:组代表板书自研成果,并标注出关键词,建议带领大家先回顾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为什么需要单位来引入质量的单位
②归纳总结质量的
建议:以讲师的身份展示
展示主题三:天平
要求:
①板画出天平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关键词,板书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
②帮助大家理解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的关键词的理解
③交流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案,形成共识过后呈现在黑板上
建议:图文并茂的解说展示
展示主题四:智能转化
要求:结合三个板块的内容,尝试给出正确答案,并给出答案的理由,如果能够分析答题时容易发生易错点最好。完成知能转化的内容
(45min)
自研成果一:
1.
2.
自研成果二:
1.
2. ; ; ; 。
议题: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
自研成果三:
1.写出天平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2.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放:
调:
测:
读:
理:
3.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案
对子等级评定
质量的单位
主题二:质量的单位
1:认真阅读课本P111和P112的内容;明确质量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列举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在随堂笔记中写出质量的常用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完成议题。
2.明确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后,动动笔仔细的将课本P112的给图5-5填上恰当的单位,并完成相应的议题。
认识天平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主题三:天平
1:、认真观察课本P113观察图5-6,完成随堂笔记。
2、认真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2遍明确天平的调节步骤、使用方法。
3.熟悉固体测量的方法并试着设计出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案,写在随堂笔记中
知能转化
全班同学完成当堂反馈中的内容,做到安静、紧张、有序,标注疑难,准备在互动时寻求帮助。
(30min)
【智能转化】(知识生成、拓展提升、同步演练、规律总结)
1.去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 ,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测量中细心的你会发现如下问题,你怎么解决?
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怎样调节平衡螺母?如果偏右呢?
答:
加减砝码时应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答:
测量时如果指针总是晃动不停,等停下来要浪费时间,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呢?
答:
读取游码指示的数值时,应以游码左端为准,还是以右端为准?
答:
3.天平的横梁标尺上有游码,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代替指针指示的位置
C.相当于向左盘里加物体 D.相当于在右盘里加小砝码
4.天平调节平衡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到了某一位置,这是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中线的右侧,这是应该( )
A.将右盘中砝码换小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将游码向右移 D.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三层级巩固达标训练】(15min)
基础题:1. 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________,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来测物体的质量.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一只鸵鸟蛋的质量有1.5千克=________克 ;(2)一只蜂鸟蛋的质量只有0.35克=________毫克
3. 感受身边的物理——填上合适的单位:(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4000 。 (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4.2 。
4. 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 )A.形状不同 B.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C.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D.速度大小不同
5.使用托盘天平时,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平衡标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填“右”或“左”).
6.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只要指针在________的幅度相等,即可判断横梁已经平衡.
发展题:7. 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8.一架托盘天平,由于更换了其中一个托盘,称量前无法把天平调节平衡,即使把平衡螺母旋到最右端,
指针最终也只能指着分度盘中央左边一个分度的地方。现要使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请你设计两种应急的使用方案。方案一: 。
方案二: 。
9.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四、培辅课:(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五、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5.1 物体的质量》导学案
一、学习主题: 1.熟悉天平的结构,会调节天平的平衡;2.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质疑提升环节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内容、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
课堂导入:你知道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一枚1元硬币及一瓶牛奶的质量是多少吗?如果你不清楚的话,请认真阅读课本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熟悉测量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步骤,等分组实验时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
板块一:回顾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及调节天平的平衡
实验指导1:仔细阅读课本P113图5-6写出天平的主要结构的名称,认真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知道托盘天平的调节步骤;思考下列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交流讨论解决疑难。
思考:1.写出天平的主要结构:
2、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怎样调节平衡螺母?如果偏右你又应该如何调节呢?
3.天平横梁平衡后,可以交换两个托盘的位置吗?为什么?每次测量完毕进行第二次测量时是否需要重新调节平衡?移动天平摆放位置时是否要重新调节平衡?
主题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指导2:仔细阅读课本P113-114的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知道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步骤,思考下列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交流讨论解决疑难。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在测量之前需要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写出称量时,物体和砝码的放置方法及如何使天平平衡。
你是如何知道天平已经平衡了?
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如何读数呢?
称量完毕后,我们需要清点砝码,并用 将砝码装入砝码盒内。
对子间评定等级:
(15min)
A、两人小对子: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重点交流:主题一中的实验思考题。)
( 3min )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实验指导:大组长领取实验器材,按照大组达成统一的实验设计方案,将实验器材按位置摆放好,大组长先演示一遍天平的调节步骤,然后演示测量铜块的质量的实验步骤。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组长的操作步骤,思考组长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之处。组长分配好任务(一个人画出实验记录表格,,一个人读数,一个人记录数据),组长演示实验,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演示演示完毕后交由其它组员分别测量铁块、铝块等身边轻小物体(写入空格处)的质量。
实验记录表格1:
物 体
铜 块
铁 块
铝 块
一块硬币
质量(g)
实验记录表格2:
物体
质量
液体体积 (g)
(ml)
空烧杯
质量(m1)
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水的质量(m0)
50ml的水
100ml的水
B、五人互助组: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组长主持本组成员对实验数据分析并安排本组成员完成学道。
(10min )
C、十人共同体:大组长就本组成员实验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交流,主持人给出抽签顺序,大组长主持,针对本组抽到的任务,研讨方案,再确定本组展示方案,分配任务,进行组内预展。组长带领成员将最后定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展示方案:
分析与论证·评估
议题一:
1、称量过程中,我们将砝码放入托盘内发现无法使天平平衡,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吗?为什么?如果不能这时我们正确的操作应该是什么?
2、根据刚才实验,想一想什么时候开始移动游码,游码如何读数?
议题二:
1、称量水的质量时,一位同学先称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然后倒出水,称出杯子的质量;另一位同学先称出杯子的质量,然后倒入水,称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测出水的质量,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些?为什么?
2、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当我们测量一块硬币的质量时,误差较大,你知道原因吗?了解了原因后,你有什么方法减小误差吗?利用你的方法,你能测出一粒稻谷的质量吗?试试看。
总结归纳环节(重点摘记、知识生成、同步演练、规律总结)
总结天平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比一比谁总结的快和全面。
【三层级巩固达标训练】(15min)
1.在下列的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kg的是:( )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老鼠 C、一匹马 D、一只麻雀
2. 利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量一定体积液体质量时,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D.用量筒测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
3.调节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游码移到标尺的 处,若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9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 g.
(图9)
4.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测量物体质量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有三处不合理之处,请指出:
(1) ;
(2) ;
(3) 。
5.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11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 (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四、【培辅课】(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五、【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5.1 物体的质量》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在学习本节课前同学们首先应明白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请同学们认真观 察课本图5-1,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1)每一组图片中的两个物体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2)这三组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预习案
一、知识梳理
1、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用符号______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在实际使用当中,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______,比千克小的单位有_______和________。
3、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二、基础自测
1、感受身边的物理---------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____。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_____。
(3)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_。
(4)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______。
(5)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是70______。
2、使用天平时应注意:(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2)弄清游码在标尺上移动时的________值;(3)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_夹取,不能用________;(4)潮湿的物体和有腐蚀性的物体,不能_______放到天平的盘中,必须用_______或_______承接;(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_________。
探究案
探究一 物体与物质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探究二 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
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
通过同学们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
帮助同学们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
探究三 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
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摘要)》。
(2)尝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3)练习: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
3. 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
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
4.交流,了解同学们对托盘天平的掌握程度。
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如果
指针偏右呢?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1、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铁球被压成铁鉼
B、一块铜压成铜片
C、粗糙的铝锭被磨成光滑的圆柱体
D、背包被小明从广州带到北京
2、小明妈妈从菜场买回一只老母鸡,让小明猜猜它的质量。你认为,小明的猜测应接近下列哪一数值才是符合实际的( )
A、20g???? ??B、200g
C、2kg? ?D、20kg?
3、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4、托盘天平栋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5、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6、有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才能使天平平衡(选填“左”或“右”);在称量质量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应________砝码(选填“加”或“减”)
《5.1 物体的质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能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4.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重、难点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用天平测量质量。
教学难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比较抽象;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器材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等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明确两个概念:物体和物质。
物体:我们常见的一个个具体的实物都是物体;
物质:则是指组成这些物体的材料。
例如: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
1.椅子是一个物体,桌子也是一个物体,它们都是由木材组成的。
2.椅子、桌子都叫做物体,木材就是组成它们的物质。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观察几组物体,请同学们注意比较(课本插图)。
二、新课导学
(一)物体的质量
1.质量的概念
通过图片展示至少3组物体,每组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每组
的两个物体含有的物质多少明显不同。
比较:
(1)两个物体都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有什么不同?(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2)再将3组物体综合起来,能得到什么结论?(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通过教材三个物理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抽象概念的方法)
(二)质量的单位:
要衡量质量的大小,首先要规定一个标准——单位。
阅读有关千克的规定和单位换算关系。
1.质量的主单位:千克(kg)
2.介绍它的由来:最初的规定
3.千克原器
4.质量单位的感性化:
通过学生较熟悉的一些实物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近似比较,来
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1.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认真观察天平结构,弄清楚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活动:每桌一套托盘天平和砝码,对照课本图示,让学生观察托盘天平,认识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利用投影,让学生指认各部件,并试着说出其作用。
2.学习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对照托盘天平实物,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摘要)》。
(2)尝试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3)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错误操作,让学生判断错误所在,并提出正确操作方法。如:
① 天平没有放在水平台上;
② 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未归零;
③ 加减砝码用手拿取;
④ 超过量程;
⑤ 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⑶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活动1:测固体的质量
活动2:测液体的质量
(4)交流,了解学生对托盘天平的掌握程度。
①使用托盘天平时,关键的步骤有哪些?
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指针偏右呢?
②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
怎样快速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呢?
③你是怎样安排测量一杯水的质量的操作程序的?
④你是怎样读取待测物体质量的?
(四)其它一些测量质量工具:
课后调查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通过互联网或产品说明书获取相关信息。
五、信息浏览:
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大的。
小结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3.质量单位。
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课堂练习
1.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填写在下表中。
乒乓球
羽毛球
网球
垒球
排球
篮球
足球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你同学的质量大约为60 。
(2)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
(3)体育课上,我们投掷的铅球的质量约为4000 。
(4)一桶标有“5L”字样的花生油的质量约为4.2 。
3.如图所示,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的质量,通过在砝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若把该物体带到太空,它的质量将 (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5.一架托盘天平,由于更换了其中一个托盘,称量前无法把天平调节平衡,即使把平衡螺母旋到最右端,指针最终也只能指着分度盘中央左边一个分度的地方。现要使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请你设计两种应急的使用方案。
方案一: 。
方案二: 。
6.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m/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5.1 物体的质量》导学案
一、情景引入
一盆水比一碗水多4kg,说明盆盛的水多。那么4kg有多少?用什么来测量?让我们开始探究吧。
二、教材研究
问题1——质量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1回答:
质量:
不管物体的形状、状态怎么变,放在什么位置,物体所含的物质的多少不会变。所以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 、 、 的变化而变化。
问题2——物体质量与形状有关系吗?
自主学习“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在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
橡皮泥质量/g
28
28
28
28
(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质量与位置、质量与状态的关系,请你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问题3——天平如何使用?
天平的使用过程可以大体划分为“放、调、测、读”四个环节,找一部托盘天平,认真阅读它的使用说明,并与同学进行探究它的使用方法,填写下面内容:
(1)放: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拨到标尺的 端的 处。
(2)调:调节 ,使指针指在 。
(3)测:称量时, 盘放置被测量物质, 盘放置砝码,简称“左 右 ”;
增减 和移动 使天平平衡。
(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和 之和。
三、典例分析
4、小明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高、右端低,他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5.1.1所示时,天平横梁正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解析:调节平衡螺母时,跟指针要“反向”,就是“左偏右调”或“右偏左调”。读数是“砝码+游码”
答案:左;16.5
四、达标训练
1、把5m长的铁线拉成6m长,铁线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g。
2、在一条交通主干道上有一座桥,桥梁旁竖着一块如图5.1.2所示的标志牌,
30t= kg。
它表示的意思是: 。
3、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图5.1.3所示的情况,他应 ;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示的情况,他应 。
4、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5.1.4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
(2):
5、砝码用久了会出现磨损的现象,若使用这种磨损的砝码称物体的质量时,其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6、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些操作不是必要的 (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7、用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在右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某一位置上,当天平的指针出现下列哪些现象时,可以开始读数 ( )
A、指针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
B、指针静止在分度盘右端刻度处
C、指针静止在分度盘左端刻度处
D、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8、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
A、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一个小动物
B、飞机起飞时和降落时的汽油
C、一段金属丝被烧红
D、从北京邮寄到广州的一本书
9、用天平测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先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根大头针放在托盘天平上,测量多次,再求出它的平均值
C、把一根大头针和一个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D、把一根大头针放在托盘天平上仔细测量
10、如图5.1.5所示是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右盘内的砝码数及标尺上游码的位置,以下是四位同学记录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
A、82g B、82.3g C、82.8g D、83.3g
11、一根铜线,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 )
A、把铜线轧成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12、下面是用天平测100g水质量的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调节好;③把水慢慢倒入空杯中,直到天平平衡为止;④在天平右盘上增加100g的砝码;⑤整理仪器,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则实验的合理顺序应是: 。
13、如图5.1.6甲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0刻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母应向 (选填“左”或“右”)旋动才能使秤杆平衡;现用该台秤称某物体质量,通过在槽码盘中添加槽码、移动游码使秤杆平衡,所加的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kg。
1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到“斤”和“两”这两个质量单位,1kg=2斤,1斤=10两,小王在商店购买了二两标价为200元/kg的茶叶,他应付款为 元。
15、下列物体质量可能为2500mg的是 ( )
A、一只羊的质量
B、一块橡皮的质量
C、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
D、一个鸡蛋的质量
16、某同学移动托盘天平后,忘记调节横梁平衡,指针静止时偏向刻度盘右方,则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的结果是 ( )
A、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不能确定哪个值大
17、小明同学想测量50ml盐水的质量,请你帮他完成此实验设计。
实验室有下列器材:A、天平;B、砝码;C、铝块;D、盐水;E、量筒;F、刻度尺;G、水;H、烧杯;I、三角板。
(1)若要测盐水的质量需选用的器材有 。
(2)实验步骤: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53g;
B、用量筒取50ml盐水,再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130g,游码位置如图5.1.7所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g。
(3)按上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会使测出的盐水质量有误差。
(1)是什么原因导致测出的盐水质量有误差?
(2)你认为怎样做就可以减小这种测量误差?请简要说明操作的过程。
五、中考试题
小丽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量一块红薯的质量,她在天平右盘放上适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
角度较大,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她应_______。天平平衡后,
游码的位置和所用的砝码如图13所示,则这块红薯的质量为
_______g。
答案:向右移动砝码;252.6
2008年6月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开始传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祥云”火炬的质量是
A.985t B.985kg C.985g D.985mg
答案:C
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
(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 .
(3)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 g.
解析:(3)中,砝码和物体如果调换,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
在右盘增加了小砝码,所以物体的质量是左盘的砝码减去游码。
答案:(1)左 (2)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3)22.8
六、课堂测评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0.5×10-4kg = g = mg;
1.7×105g = kg = t;
625mg = g = kg 。
2、根据你的经验进行判断,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为500 。
(2)一位同学的质量约为60 。
(3)汽车满载时车厢内煤的质量约为10 。
(4)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 。
(5)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6 。
3、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天平平衡后,不可交换两个托盘的位置,否则就要重新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砝码要用 夹取,不可用手拿。
4、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 (选填“质量由小到大”或“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在调换砝码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偏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偏少,这时应采取 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
5、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00g,这个物体可能是 ( )
A、一张课桌 B、一本书
C、一枝铅笔 D、一个学生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航员从月球回到地球,其质量变小。
B、1kg钢铁比1kg的羽毛的质量大。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不变。
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状态发生变化,其质量也发生了变化。
7、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8、有一同学把天平调节好后,错把被测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g砝码、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移至4g处使天平平衡,这块矿石的实际质量应该是 ( )
A、74g B、78g C、70 g D、6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