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
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学情分析
1、教材特点:我校选用的教材是南方出版传媒和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图像的处理第四课的内容。本章节主要以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理念结合具体实例综合运用。每一节课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技能演练,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2、学情
这届初一学生是从小学升初中而来的,且各个完小教学点学生学习能力差距较大,大多数学生的缺乏自动学习能力,只有一小部分有能力完成自主学习。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图像的艺术处理,对于上些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有了比效大的认识,而本节课用不同的知识完成相同的作品,从中让学生了解同一图形的多种制作方法,并区别从中优缺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建构图平面图像与设计的知识体系,掌握各类图片处理与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新建、删除、隐藏图层的方法;
2、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掌握链接图层的方法,掌握填充、文字等工具与图层的完美结合;
3、德育目标:希望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
(三)重难点、问题设计与解决
重难点:
1、图层的概念及图层的运用;
2、各种工具与图层的完美结合;
3、灵活掌握链接图层的方法。
问题预测:
1.由于本节课是photoshop的第四节课,对于基本工具的运用要看学生对画图程序的熟悉度,更专业一些的工具更需要时间去练习才能熟悉掌握,因此学生在运用工具绘画时应该需要的时间较长。
2.学生对图层的概念会很陌生,shift和ctrl组合键的运用不会很好。
3.图像格式,学生会很难理解。
解决方法:
1.本节课示例图不需要太多的工具运用,因此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2.图层的介绍,可以用现实的纸张拼合为例帮助其理解;组合键的运用只能是强化练习。
3.图像格式,只需要让学生在容量上有个对比概念就可以。
(四)课前准备
用填充、描边与图层不同的两种方法制作“停”指示牌的效果图。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大纲,操作类的课程大多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具体教学初中中就应该特别重视具体任务的设置。合理安排学习的“任务”,给学生一点压力,使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真正掌握操作,把知识学到手,并能够融会贯通,把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具体的实践中。一般的思路是:1、情景导入:了解图层;2、自主学习:完成新建、删除、隐藏图层的学习;3、示范教学:学生摸仿制作本节课的关键制作过程;4、扩展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完善作品。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新课的引入
师:一直强调photoshop是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它专业在哪儿?上节课的填充、描边,还是我们用过的磁性套索?在photoshop中,工具的确非常强大,它的图层、路径以及通道功能,在创作图像和处理图像时,让其它软件鞭长莫及。什么是图层?简单的说:就是把几张图纸混合在一起,第一张可以是蓝天,第二张可以绿草,第三张可以若干只蝴蝶,第四张可以百花争艳 它们合在一起就是一张完美的图画,分开它们也是独立的一张美图,并可以任意修改。(下发课件包括示范效果图)
教师拿出两三分钟,让每个学生在实时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讨论彼此的看法。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参与讨论,表扬其中较为生动、贴切的说法;
3
还可以展示自制的教具,使学生对图层的理解更加形象化。
2、新课的展开
展示几幅图片,然后告诉学生“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应用了图层技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这些实例将成为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么现有知识是否够用呢?
师:根据下发的ppt,你能学会新建图层、删除图层以及隐藏图层的方法吗?
生:(约五分钟)学生示范新建、删除以及隐藏图层的方法。
通过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其中重点介绍里面用到的有关的图层技术,把重点、难点、关键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图像制作中的关键之处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个更好的把握,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思想,指导学生掌握切入点,学会根本的知识点,以便以后能运用到新的实例制作中。
师:根据ppt中的制作顺序,我们一起来制作。看看哪种方法更简单?
师:(新建文件,强调根据课件顺序来制作的过程)首先,新建文件,并把默认单位像素修改成我们熟悉的厘米单位,宽度和高度为20。
师:你们试试看!有多少同学在十分钟内能制作成功?加油!期待你们的作品!
师:十分钟到,看看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任务,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吧!
教师提示一些图层有关的设计思路,并展示一图片效果,让学生作为练习来做。
教师视时间安排展示学生作品。
三、教学反思
情影导入环节出现问题,没有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图层”的
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度不够。
在构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实体操作中,学生动手能力较
差些,大部分作品制作成功率低于60%,这可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