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12)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1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1 13: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修复画笔工具和仿制图章工具的用法、特点及差异,从而能够自主完成图片的修复与创建。
本节课根据课程特点与学习的需要,将以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
教师通过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和相关指导,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培养其主动学习和协作能力。同时为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学习任务也是由浅入深。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启发、激趣,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对象
分析
1.本次教学对象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但学习的热情很高涨,迫切的希望学
到一些技能以运用到实际中。
2.通过之前的学习检查,学生已熟悉了Photoshop CS4的操作界面,且掌握了Photoshop CS4的基础操作,经引导应可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规则选择工具(矩形、椭圆形选框)、不规则选择工具的使用;
(2)掌握不规则选择工具(魔棒、套索工具)的使用;
(3)掌握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
(4)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资料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对比,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探索的意识;
(2)通过参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习简洁、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展示、勇于尝试的精神,体会求知的快乐;
(2)学生采用分组形式完成“任务”评价,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懂得欣赏别人,评价自已。
教学重点
选择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合成图像
2教学难点
工具的使用都涉及一定的操作手感与技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积累和总结,动手操作时可以有的放矢的选择适合的工具。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控制软件、学生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素材图片、微视频
教学内容及
过程设计(含教学时间分配)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4分钟)
活动一:激发兴趣
1.展示神十一飞天成功的新闻视频。
2.抛出问题:中国飞人航天知多少?
(1)中国第一个飞天航天人是谁?时间是什么时候?
(2)中国迄今为止飞天成功共几次?
(3)飞天航天人当中最飞天次数最多?
(4)飞天航天人中女飞天人几个?
3比较纯文字大记事与图文的哪种效果更好?
1.观察视频图片,回答教师问题;
2.初步感知合成图的强大功能效果。
认真观看神十一飞天成功的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神十一飞天的整个过程,为自己
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同时激起了解中国航天飞天的历程的欲望。仔细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课题的知识性、趣味性,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同时进行爱国教育,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情怀教。
(二)知识铺垫,引入任务
活动二:引入课题
1.图像的合成是指把原来的多幅图像中一些有用的素材运用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工具合
成一幅图,突出表达某个主题。
2.分析合成图像的组合元
1.
通过教师引导,课件的生动演示,让学生细化笔记,初步
掌握六个修复
工具的运用和
1.
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
2.通过教师课件突出重难点,演示部分操作,抛砖引玉,为学生形成系
3
(18分钟)

2.1.引入图层概念,图层就像是含有文字或图形等元素的胶片,一张张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组合起来形成页面的最终效果。图层可以将页面上的元素精确定位。图层中可以加入文本、图片、表格、插件,也可以在里面再嵌套图层。
图层就像一张张叠在一起的胶片,上层的图像档住下面的图像,使之看不见。上层图像中没有像素的地方为透明区域,通过透明区域可以看到下一层的图像。图层是相对独立的,在一个图层编辑时,不影响其他图层。
2.2合成步骤介绍:
第一步“备”:构思与收集素材;
第二步“抠”:规则选择:矩形、椭圆形选框选择;
不规则选择:魔棒、套索工具
第三步“移”:编辑菜单的拷贝与粘贴或移动工具
第四步“修”:自由变化、文字工具及其它技巧
设置羽化、调整明度等
第五步“合”:合成图像
活动三
系统化掌握知识网络、讲解演示
1选区即选中的部分,是由一些闭合的虚线环绕而成,类似于
注意事项;
2.积极交流思考
统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使其易于理解消化;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教学步骤,让学生一目了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形象的演示讲解,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心,激发内在潜力。
4
蚂蚁行军,又叫做蚁行选区。
1.1规则选择:矩形选框、椭圆选框、单行选框、单列选框
1.11羽化:羽化原理是令选区内外衔接的部分虚化。起到渐变的作用从而达到自然衔接的效果
羽化值越大,虚化范围越宽,也就是说颜色递变的柔和。羽化值越小,虚化范围越窄。
1.2不规则选择魔棒工具及磁性套索工具。
1.21魔棒“连续的”属性:勾选此选项时,在图像中只能选择与鼠标落点处颜色相连的部分;不勾选此选项,在图像中则选则所有与鼠标落点处颜色相近的部分。
魔棒“容差”属性:数值不同会影响选中颜色范围。数值越小,对颜色精度要求越高,所选取的颜色接近,添加的选区也越精细。
1.3磁性套索工具
增加、删除、闭合编辑点
1.4自由变换
1.41编辑-自由变换
1.42 Alt 、Shift键的使用
1.5 添加文字
5
1.51字形、字号、字体
1.52设置文字效果
1.6图层命名
(三)
学生实践突破难点(8分钟)
活动三:操作实践
按操作要求,小组合作,逐一完成工具操作的学习。
教师巡堂指导,并点评学生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强调操注意作事项,注意比对各个工具的异同,为学生架立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若碰到困难,可以重复观看微视频。
通过教师引导,直观生动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记忆,强化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
消除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的难点和障碍,全方位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归纳知识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准备。
(四)拓展应用,迁移建构(9分钟)
活动四:交流讨论
引导同学相互讨论任务,老师适时参与讨论;
请学生代表上教师机演示操作步骤,并讲解操作心得。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
1.同学间交流总结,交流操作心得。
2.代表上台演示。
3.评价交流
1.通过教学任务的层层递进,使不同层次
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
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3.
养学生应用具体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口头表述能力。
5. 培养学生
合作探讨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