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1 13:2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学会了在一张图片上进行裁剪、局部处理和实现一些艺术效果,上一节课中已经介绍了PHOTOSHOP中图层的概念及作用,并学会了对图层进行一些基本操作,本节课则趁热打铁,教学生如何将选取的图片很好的融合到另一张图片中去,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正是想象力丰富、朝气蓬勃的年纪,必定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兴趣,只要教师把握得当,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图层混合模式、选取工具、图层选项的使用。此三者是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肯定不大,相信学生也不会太陌生。特别是羽化工具,在之前的课中已经通过实例和学生操作予以实践,相信学生理解并应用的难度不大。
三、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前面所学选区、羽化、图层样式等知识,合成已有图像素材。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指导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掌握如何将选取的的图片融合到另一张图片中,并尽量做到融合得天衣无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图片合成,培养学生欣赏美、并创造美的能力,使用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4、教学重点与难点:
图片的合成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小组协作学习、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课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些PS合成经典图片,引入课题。
学生观看并思考如何制作呢?
通过观看合成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讲解这节课所用到的工具:魔棒,磁性套索工具等,并强调一些注意事项。
学生认真观看学习。
讲解课堂上使用的工具,便于学
习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将阅读课文与观看教学视频两种相结合,完成课本活动
1)将卡通人物合成到风景照中
2)用现有的照片进行美术创作
拓展任务:
完成上面两个活动的同学,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自由创作作品。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将阅读课文与观看教学视频相结合,有利于学生了解操作步骤
与设计意图,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与掌握。
学生演示
请两名学生上台讲解演示操作
1)将卡通人物合成到风景照中
2)用现有的照片进行美术创作
学生观看演示
训练上台学生的胆量与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观看演示中知道自己问题所在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刚才的演示,对学生的演示进行补充说明。
学生看这老师的操作步骤,同时对比自己的操作,明白自己的不足。
先练后讲,让学生可以自己知道
问题所在,避免纸上谈兵。
学生练习
练习:
结合之前的演示,学生对之前的任务进行修改与完成。
学生完成拓展任务
教师在教室巡视,个别指导,如果发现有共同问题,则再统一向全班回答。
学生自行完成,根据自己的审美爱好完成本堂课作业。
个别指导,最直接的帮助解决学生问题,加深师生感情。

1、学生完成自评表
回顾本活动学习归纳小结,系统化知识技能。
2、教师展示几个学生作品,组织学生点评
3、教师总结
六、学生自评表
了解图层的概念及应用(多选):( )
A、了解图层的作用 B、会建立、删除、复制、移动图层
C、了解常用的图层混合模式 D、了解图层样式的使用方法
掌握选框工具、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的作用方法(多选):( )
A、会用魔棒工具 B、会用选框工具
C、会用套索工具 D、会根据情况综合应用不同工具
掌握操作利用选区进行抠图及图像合成的操作(单选):( )
A、太复杂,基本不会 B、有点了解,但不太会用
C、会初步应用,但不熟练 D、熟练掌握,得心应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经典图片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阅读教材与观看教学视频相结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任务,请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讲解也很大方自然,课堂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有些小组,同学之间的交流较少,存在各做各的任务,没有相互帮忙,上台讲解演示环节,有的小组比较积极,之后对于某些小组要多进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