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7)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1 13: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多种选择工具选择图像中的部分图像。
2.了解图层面板的组成及用法。
3.掌握图层的建立、删除、移动、合并等操作方法。
4.掌握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和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方法。
5.掌握用图像混合模式合成图像的一般方法。
6.了解蒙版的作用,会用蒙版技术合成图像。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图层面板、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合成图像。
2.教学难点。
蒙版的作用,会用蒙版技术合成图像。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因特网环境、电子教室系统。
2.资源准备。
资源包(范例素材,青春素材、课件、学生作品等)。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展示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流光可惜”,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一书法作品,引起学生珍惜时间的共鸣,导入本课主题——珍惜时间,提供素材,让学生观察,挑选素材,应用PhotoShop知识,合成作品。
2.讲练结合:讲练结合,收放有度。讲解图层概念及特点,操作练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层的功能;讲解蒙版概念,操作练习,讲解图层混合模式的使用方法,操作练习。
3.任务驱动法:以教材中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习图像选取及合成的相应知识技能,通过相应任务的完成,掌握图层操作等知识技能,最终学会合成图像。
4.边演示边讲解:知识技能的介绍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形象直观。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展示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流光可惜”,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一书法作品。
“流光可惜”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诗人、教育学家启功先生的一副书法作品,启功先生在书法上十分有造诣,书法风格明快大方,眉目清秀,体势清朗,自成一家,形成启体。
这一书画作品启功大师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思想?
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一书法作品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讨论集体回答
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珍惜时间的共鸣,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探究,
1.提供素材文件夹,供学生挑选
2.展示多个特色范例
3.以展示范例的“时间煮雨”演示步骤:
一、新建一个大小为1000 像素
750像素的图像文件,文件取名为“时间煮雨.psd”
二、打开素材文件夹,选择背景图片,用移动工具把它移到“时间煮雨.psd”的画布上,将新图层重命名为:下雨;
(强调给图层命名的好处:方便后继的操作)
三、打开素材文件夹,选择教室背景图片,用移动工具把它移到“时间煮雨.psd”的画布上,将新图层重命名为:教室;变换图像的大小与角度:
编辑——变换——水平翻转;
编辑——变换——自由变换;
提出问题一:如何让两张背景图片融合?
复习旧知:
方法一:选框工具的羽化选项
方法二:蒙版
用灰度级别来控制图层中的图像显示区域。
白色:全部显示
灰色:若隐若现
黑色:全部隐藏
示范:
四、给“教室”图层蒙版,选中“图层蒙版缩览图”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选择“渐变工具”中的“线性渐变”,在海浪上往画布右下角拖动鼠标画出一条射线。
任务:制作融合背景图
学生讨论、回答
方法一:选框工具的羽化选项
方法二:课本的蒙版
学生上机操作
有困难及时寻求教师帮助。
吸引学生眼球,给学生以启发,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同时提供有益的借鉴
回顾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知识讲解
建立概念
1.提出问题二:
如何添加文字?
请一到两个学生演示。
教师总结方法:
一、文字工具
二、加文字图片
打开“珍惜时间”文字素材图像文件,用移动工具把它移到“时间煮雨.psd”
的画布右上角,将新图层重命名为“文字”。最后将“文字”图层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
知识点:
图层的混合模式用于控制上下图层中图像的混合效果,设计中,在设置混合模式的同时通常还需要调节图层的不透明度,以使其效果更加理想。
位置:
常用:
正片叠底:将混合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时,最终将显示两个图层中较暗的颜色,另外在此模式下任何颜色与图像中的黑色重叠将产生黑色,任何颜色与白色重叠时该颜色保持不变。【变暗,白色变透明】
·滤色:与正片叠底相反,将混合模式设置为“滤色”时,上方图层暗调变成透明后显示下方图像的颜色,高光区域的颜色同下方图像的颜色混合后,图像整体显得更亮。
【变亮,黑色变透明】
·线性光:根据融合颜色的灰度减小或增加亮度,以得到非常亮的效果。
【调高色彩饱和度】
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利用正片叠底模式中已经习得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学习,充分理解图层混合模式中的滤色、线性光。
2.布置任务:给自己作品加上主
学生演示
学生尝试
聆听教师点评,与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教师的帮助下懂得多种方法实现文字。
上机操作实践,尝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理解图层概念及特点,进一步认识图层面板的组成,学习使用图层混合模式。
有困难及时寻求教师帮助。听讲,了解光的三基色原理。上机操作实践,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师基于任务的学
习过程并不排
斥教师的讲解,对于新知识要进行必要的讲解。讲练结合,
在教师讲解的支持下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更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效率。题文字。
巡视全班,个别辅导
(提示学生遇到问题,可以查看导学案)
3.提出问题三:
你的作品内容丰富完整吗? 展示一简单作品,提出建议:
1加入自己的感悟文字(原创)
2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时间感悟”,选取部分文字加入
3加入英文或者拼音
3加入修饰的细节小图片
(巡视全班,个别辅导: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进集体点评。)
的引导下,理解图层混合模式。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新建图层、设置图层混合模式等知识技能。
观察作品,师生讨论
学生加入原创成分,丰富完善自己作品。
学习有困难时,及时寻求奉师帮助,听取教师的点评。
有困难时及时寻求教师帮助,听取教师的点评。
上机实践,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进一步理解图层混合模式的作用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入原创成分
对知识进行解释,讲解演示要
适可而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后留出给学生合适的探究和尝试的空间。作品
共同评价
1.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请两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指出其精彩之处和需要修改的地方。
○1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向上,有正能量

2构图布局全理,背景图是否融合,具有一定的美感
○3创意独特,构思巧妙,个性鲜明
○4正确处理明暗关系,色彩丰富,很好地服务主题
2.让学生修改作品,进一步完善作品。

学生代表交流,其他同学听取学生代表发言及教师点评,进一步学习图层混合模式和图层蒙版,以及图像合成的方法。
修改作品,进一步完善作品。
肯定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
拓展学生思维,从别人的作品的得到启发,修改完善自己作品。
归纳小结 梳理知识

1.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活动用到的主要知识点:
1了解图层面板的组成及用法。
2掌握自由变换的使用方法。
3了解蒙版的作用,会用蒙版技术合成图像。
4掌握用图像混合模式合成图像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探究、比较图层面板中的图层混合模式及图层样式对话框的高级混合选项。
3.PPT展示《明日歌》,对学生提出希望。
4.提交作品。
回顾本活动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教师一起归纳小结,梳理知识。
归纳小结,
系统化知识技
能,为学有余力
的同学指明拓展学习的方向。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欣赏书法作品“流光可惜”导入,确定珍惜时间这一主题,再让具有创意的优秀作品及时地向大家展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提供有益的借鉴。在教学中避免机械性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注重先实践后总结,先模仿后探究再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技术之美,体验加工后的图片在表达信息内涵方面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提出一般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完成作品。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请个别学生点评,师生共同评价,在评价中拓展学生思维,从别人的作品的得到启发,学生修改完善自己作品,最后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不能熟练地利用图层、蒙版进行背景图像的融合,影响了后面的操作,致使作品没法顺利完成。平时应该注意学生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每节课的问题应该当堂清,才不会影响后面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