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8)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8)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1 13: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
创建不同的图层,引入合成图像;调整图层的前后关系,合理地排列图像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辑图层,形成图像合成的整体化效果;通过图层的前后关系调整,来实现图像合成中的层次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成图像中,体验不同图层信息相互补充、共同增强主题表达的优势,并由此带来的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与冲突的时代特点。同时增强合成图像中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图像合成的方法步骤;图层关系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对多种信息共同作用产生的价值意义的理解。即通过内容上的相互对比、相互衬托、相互补充,或者对版式上的相互协调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赏析,让学生理解到合成图像在需求上的价值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取材,采用对比手法,体验不同的效果,再电脑模拟,最后电脑制作以及创意提高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同学们从理解到接受,从动手操作到扩展提高,逐步完成和提升本课任务。总结起来有:类比法、合作研讨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主要手段是多媒体课件。
课堂过程
导入欣赏图片
播放课件,做适当的讲解。出示问题。
学生欣赏合成图像,感受图像合成的各种神奇效果,了解合成图像在各种领域的应用。思考并回答问题。
播放收集到的各种合成图片。
欣赏教师作品
播放课件。
欣赏教师作品,学生看到可爱的照片被加工成作品,学习热情马上就会高涨起来。
这些作品大部分是以幼儿照片为原料制作合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师生同做
1、语言过渡:复习工具的使用。
学生上前台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
提供图片例子,供学生复习用。
2、语言过渡:电
脑模拟。
学生上台操作教师事先做
好的电脑动画,感受图层的
关系以及图像合成的意义。
课件动画:给人物换背景;给人
物换衣服;给照片加边框。
3、语言过渡:电脑制作。
学生到教师机演示,教师进行提示,师生共同完成一个给人物换背景的图像合成的任务。
回顾各种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恰当的选择工具;调整图层的上下层关系;保存文件的类型。
布置任务
播放课件
1、按照书上步骤完成38
页的探究光的三基色原理
2、按照书上步骤完成40
页的制作彩色投影浮雕文字
课件展示课堂任务:每完成本课所讲3个例子其中之一的,就可得一颗星;能够综合运用本课例子完成作品的,可得2颗星;能做出自己独立的创意的作品的得3颗星。
学生动手制作
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进行图像合成的制作。
可采取分组完成,充分发挥小老
师作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协
作完成。
展示作品
教师小评:1、做三基色的二个要点:⑴39页中间的“背景内容设置为透明”;⑵40页第八行的“将图层模式由正常改为滤色”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培养学生的成功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欣赏创意作品
语言过渡;适当讲解;并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学生欣赏作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谈看法、说感受;学习有关肖像权的法律法规。
播放课件。通过创意作品的的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和唤起学生的创作欲。
谈收获
教师适时讲评。
学生谈本课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起到总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