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五 图像的修补与特效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五 图像的修补与特效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1 13:1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五
图像的修补与特效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福建省义务教育教务书2016修订版)第一单元活动五的内容。主要内容是针对图像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修补,用到了修补工具和仿制图章工具。这两工具功能和作用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使用时,还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按Alt+单击鼠标——>取样点)。掌握了这两工具之后,学生可以为旧照片还原、为残缺图像修补了,也为以后的图像创作、平面设计做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学生以前没接触过修补工具和仿制图章的使用,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新鲜且有趣的,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但是在操作时,要耐心和细致。在看到自己完成修补的成果时,他们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就更乐意将学生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图像处理和创作中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修补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功能和作用;
掌握修补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主题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自主地使用帮助材料(视频、教材),学会与同学协作学习,主动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探究着解决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实践中,养成知识技能与生活实际结合的习惯,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提高自身的信息处理素养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修补工具的使用;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2.教学难点:
仿制图章的使用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观察修补前后图像的不同)、探究法(边看微视频边自学)、任务驱
动法(以教材活动为任务,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相应的知识技能)
六、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电子教室系统、Photoshop软件。
2.资源准备。
优秀图像合成作品、教材范例素材、课件、微课视频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展示两张照片(修补前后),让同学找不同:美女美容去痘、可爱的小孩清除头上“包包”。
2.请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导入新课:尽善尽美是我们对艺术的追求,刚才我们看到的一些图像,并不是很理想,甚至说有缺陷、不美观。通过photoshop中的修补工具或仿制图章工具,修复之后,可就不一样了。
观察对比,找出不同之处。
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倾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新课的学习。
体验技术的神奇之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工具认识
演示讲解
1.工具认识:指出本节所用的工
具(修补工具与仿制图章工具),演示如何调用。
2.播放的“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10分钟微视频。
以仿制图章工具为重点讲解演示,举一反三。
观察并了解修补工具与
仿制图章工
具的使用方
法,记住老师
提醒的地方。
仿

图章工具
是本课重难点也是突破点学会了仿仿制图章工
具再提示修
补工具也
就会了

任务驱动
学生实践
1.发送素材与微视频
2布置任务:
a)完成“轻轻松松去除相片
上的眼袋”
b)完成“给桃树添加桃”
完成后,上交作品。
3.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点评。
回顾教师提醒的操作注意点,上机实践,参考教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操作简单,学生在微视频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探究学习。
点评上交的作品
1.对上交的作品,挑出有代表性的,再展示给学生看,师生共同分析:好的地方或不足之处。
欣赏同学的作品,思考作品中好与不好的原因。
在鉴赏作品时,可以进一步掌握所学的。
归纳小结
梳理知识
引导学生小结本活动用到的知识:
1.修补工具:先用鼠标在需要修
补的地方创建一个选区,然后将其拖到“好”的图像区域
中。(保留原来的形状、光照、纹理、和明暗等属性)
2.仿制图章:功能与“复印机”
相似。操作:把鼠标定位在采样处,按住Alt键,单击鼠标,再将鼠标在目标位置,拖动。
3.上两种操作,如果边缘如果超
出,可试着用“历史记录画笔”修复。(补充)
与教师一起归纳本活动用到的知识与技能。
系统化知识技能。
八、课后反思:
本活动用到的工具,功能与原理理解起来不难,但是需要注意的细节比较多点,经过实践前提醒和观看微视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比较少出问题。同学基本上能顺利地完成本节的任务。关于后续的拓展,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生活中的图像美化、旧照片的还原、残缺图像的修补,是属于拓展提升部分。这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