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小题狂刷18细胞的癌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小题狂刷18细胞的癌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12-11 20:2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
A.不再分裂 B.呼吸作用降低
C.可以无限增殖 D.水分减少
【答案】C
【解析】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癌细胞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水分含量高。
2.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原因是癌细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答案】C
【解析】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导致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故C项正确
3.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下列有关癌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代谢相关的酶的活性降低
B.具有丰富的游离的核糖体
C.细胞的呼吸速度减慢
D.是凋亡的机体细胞
【答案】B
4.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
B.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是可被致癌因子激活的正常基因
【答案】A
【解析】正常细胞中也含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能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5.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A.重新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答案】C
【解析】癌细胞不能重新分化为成纤维细胞;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由扁平的梭形变为球形;癌细胞的增殖过程受环境影响,如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分裂过程。
6.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答案】C
7.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数量增加最多的可能是
A.溶酶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癌细胞属于恶性增殖细胞,分裂旺盛,代谢增强,蛋白质合成旺盛,核糖体数量增加较多。
8.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不当的饮食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日常生活中,为预防癌症的发生,应尽量避免摄入
A.绿色蔬菜 B.新鲜水果
C.发霉食物 D.食用菌
【答案】C
【解析】发霉食物中有致癌物质,能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9.下列最能说明某细胞可能发生癌变的是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C.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答案】A
【解析】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是衰老细胞的特征;高度分化的细胞也不具有分裂能力;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也会发生改变。
10.下列关于癌细胞的结构或物质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B.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大量减少
C.体细胞癌变后会丧失原来的生理状态,其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答案】B
11.人类在与癌症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治疗癌症的经验,下列有关癌症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术切除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B.利用长春新碱和紫杉醇能阻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C.实践证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预防措施是癌症防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
D.环境中的污染物并不能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D
【解析】近年来,肺癌的高发与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关,环境中的污染物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12.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癌细胞是细胞过度增殖的结果
B.紫外线、病毒等均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C.细胞癌变是因为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了原癌基因
D.与肿瘤发生相关的某一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并不一定形成癌症
【答案】C
【解析】原癌基因是人体正常细胞中本身就有的,其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进程,其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周期失控,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引发细胞癌变。
13.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A.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
C.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D.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答案】A
14.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
C.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D.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答案】D
【解析】从题干可知癌细胞是未分化状态,与正常分化状态不同,A错误;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B错误;胚胎细胞属于正常分化,C错误;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使之失去癌细胞的特性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D正确。
15.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某种氨基酸R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氨基酸R减少而导致的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氨基酸R
【答案】D
16.血液专家王振义在国际上首次倡导口服非蛋白类物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细胞分裂失控
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
C.全反式维甲酸不在核糖体上合成
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答案】A
【解析】一系列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癌变,使细胞无限增殖,A错误;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为癌细胞分化成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B正确;全反式维甲酸不是蛋白质,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则相对于放疗和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D正确。
17.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B.黄曲霉毒素使肝细胞产生原癌基因是癌变的根本原因
C.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
D.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
【答案】B
【解析】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三类,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A正确;原癌基因是细胞本来就有的正常基因,B错误;癌细胞容易分散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C正确;癌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可减少患癌症的风险,D正确。
18.(2016年天津卷)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试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答案】D
19.(2016年四川卷)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C.编码BAX蛋白和 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答案】C
【解析】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是两种通过细胞分化产生的不同的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细胞内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细胞增殖间期会进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姜黄素的排出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BAX蛋白属于凋亡蛋白,编码其基因属于控制细胞凋亡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