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的观察[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一杯水的观察[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19 09:17:00

文档简介

一杯水的观察
教学目标 :
1、科学探究:让学生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器材,进一步认识水的形状、水的流动性等特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的精神。
3、科学知识: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
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 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水槽、杯子、瓶。
教 学 过 程
1、 组织教学。
2、 活动引入。
谈话式:
上课节我们认识了水,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水的?并说说你对水已
经了解多少?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水还有什么特点呢?
揭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一杯水。
三、教学新授。
1、水形状的观察。(课件:瓶中的水、杯中的水、盆中的水……)
A、教师出示常见物体,让学生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
B、 教师出示放在容器中的水,观察水这时是什么形状?
而后教师再把水放入不的形状的容器中,再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形状?
C、归纳:你发现水的形状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回答水的形状会随着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归纳得出水的形状是: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的流动性。(课件:水的流动、水的晃动)
A、 教师演示:把水从一个杯中倒入另一个杯中,
把带有水的瓶子晃动起来。
B、 学生观察,教师在演示时,你发现水有什么变化?
C、 小结。
我们把水的这种特性叫:流动性。
3、水平面的观察。(课件:不同容器中的水面)
A、 教师出示一瓶水,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观察另一平不同的水。从而得出水平面的高低,认识什么是水平面。
B、 教师演示:
教师拿着一瓶水,作上下、左右慢慢转动,让学生观察水平面的变化。
4、 组内观察交流。
A、 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教师适当指导。
B、 集体交流汇报。
C、 归纳: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并且可以流动。
D、 说说水在生活中可以有什么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
水是什么形状
形状 流动性 水平面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并且可以流动。
PAGE
2一杯水的观察
------《科学》三上 教学设计
瑞安市虹桥路小学:项岳柑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合理地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注意观察时需要顺序;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和在活动结束后,注意收拾实验用品的习惯。
1、 科学探究: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并用合适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水是什么样的,并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科学地描述。
教具准备:
每组各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四把调羹、一块玻璃、一块毛玻璃、笔和记录用的纸和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游戏:师说名称,生说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课前调查: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水喝我们最长能活多久时间?(小结:水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2、(出示课件:一杯水)说:“这是一杯普通的水,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杯水里面所含的秘密。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总是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从而进行研究。”
引入课题 板书:一杯水
二、科学探究
(一)用感官观察水
1、 (课件:讨论问题)对于这杯水,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1、 学生说研究方法,师板书。(课件:看、摸、闻、听、尝)
3、讨论:先用哪个感官,最后用哪个感官来观察是最科学的?
4、分组实验:现在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边观察边写记录。(小组里面怎样安排这个活动,小组可以先商量我们自己该干什么。)(课件:表格)
第 小组
研究的对象 一 杯 水
我们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
5、学生实验,师巡视。
6、汇报观察结果。引导归纳,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要求:说说你观察到的水是这样的?一人主讲,三人补充。有什么看法可以及时提出。)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水,并结合已有经验,把自己通过观察得到的体验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不要强调结论的惟一性、记录方式的惟一性,允许学生用文字、符号等方式记录。)
(二)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没有颜色的。
2、出示一杯被遮掩的液体,提问:你们是否可以判断这杯子里装的是不是水?你是怎样判断的?(课件: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
1、 大家用水和别的物体进行比较,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面去比较
(颜色\声音\粘度-----)
4、学生选择比较点。
5、学生比较活动,师巡视。(课件:表格)
我们比较的对象 水、 果汁、 牛奶、 玻璃、
我们选择的比较点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
6、学生汇报,师总结。(通过上面的活动可以体会到,虽然都是用感官观察,但是用比较的方法,会发现水的更多的秘密。)
三、总结,整理
整理实验用品,把观察用的水倒掉,把其他的物品整理好,供其他班级使用。学生能体会到整理实验器材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这部分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说说水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怎样处理这些实验材料?
·如果我们面前有一杯水,我们应怎样去观察
·用感官观察为什么要有个怎样的顺序?
板书:
一杯水
看 没有颜色 、 透明
闻 没有气味
尝 没有味道
摸 粘度

教后感:
表一:
第 小组
研究的对象 一 杯 水
我们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水是怎样的)
表二:
第 小组
我们比较的对象 水 和
我们选择的比较点
我 们 的 发 现
我 们 的 结 论(水是怎样的?)
PAGE
3一杯水的观察
教学目标 :
1、科学探究:让学生利用感官和简单的器材,进一步认识水的形状、水的流动性等特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的精神。
3、科学知识: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
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 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水槽、杯子、瓶。
教 学 过 程
1、 组织教学。
2、 活动引入。
谈话式:
上课节我们认识了水,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水的?并说说你对水已
经了解多少?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水还有什么特点呢?
揭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一杯水。
三、教学新授。
1、水形状的观察。(课件:瓶中的水、杯中的水、盆中的水……)
A、教师出示常见物体,让学生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
B、 教师出示放在容器中的水,观察水这时是什么形状?
而后教师再把水放入不的形状的容器中,再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形状?
C、归纳:你发现水的形状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回答水的形状会随着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归纳得出水的形状是: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的流动性。(课件:水的流动、水的晃动)
A、 教师演示:把水从一个杯中倒入另一个杯中,
把带有水的瓶子晃动起来。
B、 学生观察,教师在演示时,你发现水有什么变化?
C、 小结。
我们把水的这种特性叫:流动性。
3、水平面的观察。(课件:不同容器中的水面)
A、 教师出示一瓶水,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观察另一平不同的水。从而得出水平面的高低,认识什么是水平面。
B、 教师演示:
教师拿着一瓶水,作上下、左右慢慢转动,让学生观察水平面的变化。
4、 组内观察交流。
A、 学生自主实验探究,教师适当指导。
B、 集体交流汇报。
C、 归纳: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并且可以流动。
D、 说说水在生活中可以有什么应用?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
水是什么形状
形状 流动性 水平面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并且可以流动。
PAGE
2一杯水的观察
------《科学》三上 教学设计
瑞安市虹桥路小学:项岳柑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合理地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注意观察时需要顺序;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和在活动结束后,注意收拾实验用品的习惯。
1、 科学探究: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并用合适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3、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水是什么样的,并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科学地描述。
教具准备:
每组各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四把调羹、一块玻璃、一块毛玻璃、笔和记录用的纸和多媒体课件。
课前交流:游戏:师说名称,生说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课前调查: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水喝我们最长能活多久时间?(小结:水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2、(出示课件:一杯水)说:“这是一杯普通的水,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杯水里面所含的秘密。一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他总是能够从一些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从而进行研究。”
引入课题 板书:一杯水
二、科学探究
(一)用感官观察水
1、 (课件:讨论问题)对于这杯水,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1、 学生说研究方法,师板书。(课件:看、摸、闻、听、尝)
3、讨论:先用哪个感官,最后用哪个感官来观察是最科学的?
4、分组实验:现在同学们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边观察边写记录。(小组里面怎样安排这个活动,小组可以先商量我们自己该干什么。)(课件:表格)
第 小组
研究的对象 一 杯 水
我们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
5、学生实验,师巡视。
6、汇报观察结果。引导归纳,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要求:说说你观察到的水是这样的?一人主讲,三人补充。有什么看法可以及时提出。)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水,并结合已有经验,把自己通过观察得到的体验用合适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不要强调结论的惟一性、记录方式的惟一性,允许学生用文字、符号等方式记录。)
(二)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没有颜色的。
2、出示一杯被遮掩的液体,提问:你们是否可以判断这杯子里装的是不是水?你是怎样判断的?(课件:一杯水、一杯果汁、一杯牛奶)
1、 大家用水和别的物体进行比较,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面去比较
(颜色\声音\粘度-----)
4、学生选择比较点。
5、学生比较活动,师巡视。(课件:表格)
我们比较的对象 水、 果汁、 牛奶、 玻璃、
我们选择的比较点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
6、学生汇报,师总结。(通过上面的活动可以体会到,虽然都是用感官观察,但是用比较的方法,会发现水的更多的秘密。)
三、总结,整理
整理实验用品,把观察用的水倒掉,把其他的物品整理好,供其他班级使用。学生能体会到整理实验器材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这部分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说说水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怎样处理这些实验材料?
·如果我们面前有一杯水,我们应怎样去观察
·用感官观察为什么要有个怎样的顺序?
板书:
一杯水
看 没有颜色 、 透明
闻 没有气味
尝 没有味道
摸 粘度

教后感:
表一:
第 小组
研究的对象 一 杯 水
我们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
我们的结论(水是怎样的)
表二:
第 小组
我们比较的对象 水 和
我们选择的比较点
我 们 的 发 现
我 们 的 结 论(水是怎样的?)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