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测试卷(必修3)(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0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测试卷(必修3)(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11 21:29: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一、选择题
1.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答案】C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风格·现实主义文学
2.“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A. 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 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 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D. 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西风颂》是雪莱的作品,雪莱和拜伦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因此选B。
考点:浪漫主义文学
点评: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发展:
盛行时期
文学流派
背景
特点
主要成就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
革命与战争不断,政治黑暗、不平等,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雨果《巴黎圣母院》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9世纪 30年代后
现实主义文学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制度逐渐巩固,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20世纪 早期
萧伯纳《苹果车》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20世纪 世界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影响。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
海明威《老人与海》 贝克特《等待戈多》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党的正确文艺政策
表现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高尔基《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非拉美民族文学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对殖民压迫的思想
泰戈尔,鲁迅,马尔克斯等
3.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描述了英国的史密斯夫妇在自家的起居室中,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他们把此说成彼,把是说成非,在无聊无意义的语言中,他们的生活状态毫无生存价值。剧中的马丁夫妇也和史密斯夫妇一样,他们到史密斯家中做客时,竟然认不出自己的丈夫或夫人。在一段冗长的对话后,他们终于发现他们是一对夫妻。《秃头歌女》是没有结尾的戏剧。结局亦是开始,开始代表着结束。下列文学作品中,与它同属于一个文学流派的是
A.    B.    C.    D.
【答案】C
4.改造了爱迪生创造的“西洋镜”,将活动影像投影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电影由此产生。其发明者是
A. 卢米埃尔兄弟
B. 卓别林
C. 格里菲斯
D. 贝克特
【答案】A
【解析】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故选A。卓别林是电影演员,格里菲斯是电影导演,贝克特是文学家,故BCD不符合题意。
5.在美术创作上,某画派强调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该画派的风格属于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强调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典型特征,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点睛:题干中所涉及的主要派别除了印象主义之外,还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其中,现代主义是西方进入垄断主义时代以后产生的,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就不可避免地反映了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变革,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极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古典主义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浪漫主义音乐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
6.开创浪漫主义音乐先河,在《命运交响曲》中表现了与命运抗争精神的音乐家是
A. 德彪西
B. 莫扎特
C. 贝多芬
D. 李斯特
【答案】C
【解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故选C;AB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7.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人的头脑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千千万万个印象,“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该作家主张
A. 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 B.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
C. 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 D. 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
【答案】D
点睛:材料中的作家是“意识流”小说的创造者伍尔夫。他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正的生活。他否定生活的真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8.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的作品属于列哪一作品所代表的流派(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背景模糊不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雪莱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属于苏联现实主义文学,故B项错误;《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C项正确;《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背景模糊不清”,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即可对选项逐一分析,注意判断各个作品分别属于什么流派,最后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9.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的时代背景是(  )
A. 俄国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
B. 俄国参加“一战”
C. 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答案】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再现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的时间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所述的事件的时间加以区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0.19世纪中叶,司汤达、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
①敢于直面现实社会 ②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③强烈批判丑恶现象 ④深刻揭露社会黑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司汤达、巴尔扎克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叶,司汤达、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的作品敢于直面现实社会,故①正确;“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②错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的作品都强烈批判社会丑恶现象,深刻揭露社会黑暗,故③、④都正确。故①③④组合正确,故C项正确,ABD项都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关键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区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不同点,即可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对比,最后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共同点是(  )
A. 都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B. 都用理想来反映现实
C. 都具有复杂的故事情节
D. 都表露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共同点”,现实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各自的背景、内容、特点等方面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兴起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期
B.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雪莱、拜伦等
C. 产生的背景主要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D. 《人间喜剧》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品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雪莱、拜伦等,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主要是人们对资产阶级社会现实的不满,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不是浪漫主义,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代表人物、背景、作品等方面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3.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盛行主要反映了(  )
A. 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 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D.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答案】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词,抓住时间范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4.“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的这句名言出自他的诗篇(  )
A. 《西风颂》
B. 《唐璜》
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D.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来自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全诗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故A项正确;《唐璜》属于拜伦的作品,故B项错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19世纪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诗歌,故C项错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的重要的政治讽刺诗,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近代世界文学的代表作和代表作家相关知识,再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5.“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下列作品的风格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答案】D
【解析】根据“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结合所学,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巨大精神创伤,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材料描述的是现代主义作品风格,《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现代主义作品,故D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拾穗者》是现实主义,《日出·印象》是印象派作品,排除A、B、C。
16.下面这幅世界名画表达了
A. 现代主义的迷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C. 歇斯底里的奇怪异想 D. 对法西斯的控诉
【答案】D
17.某学者在论及西方历史上的某一文艺思潮时说:“他们或对过去充满缅怀,或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唯独对现实充满仇视。”此文艺思潮应属于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浪漫主义对当时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现实感到失望,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体现了材料中的艺术特色,B正确;从材料可知,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的仇恨,正好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不是古典主义排除A;现实主义主要是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批判,并没有对过去充满缅怀,排除C;现代主义文学集中表现自我,不太关注社会现实,排除D。
18.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之夜”。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
A.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术
C. 古典主义的文化风格
D. 浪漫主义的文艺
【答案】D
【解析】歌德、拜伦和雨果均是浪漫主义文学家,贝多芬属于浪漫主义音乐家,故D正确;A和B均属于批判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不符合浪漫主义特征。
19.“迷惘的一代”一语源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小说写的是一战后,一群流落法国的美国年轻人,由于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空虚、苦恼和忧郁,对社会不满,对前途失望,只能在沉沦中度日。下列与《太阳照样升起》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
A. 《西风颂》
B. 《红与黑》
C. 《母亲》
D. 《等待戈多》
【答案】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二战和战前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的精神带来严重的创伤,战后人们处在精神上的迷茫状态,现代主义兴起。代表作品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此外还有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等需要掌握。
20.一位英国诗人在诗作中写道:“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这首诗的创作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印象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这首诗是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作品,所以这首诗的创作风格只能是浪漫主义风格,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关于现代主义美术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请举一例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答案】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工业化的推动;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创新。
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表现复杂的心理特征。
(2)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解析】
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根据“科技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得出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创新。第二小问,根据“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得出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表现复杂的心理特征。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现代主义美术
【名师点睛】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
文学领域:作品打破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故事缺乏完整的情节,甚至缺少常规的开头和结尾,令人难以捉摸;注重人物的描写,但是人物动作无聊,出现一些乏味的对白。
美术领域:画家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的美术流派,他们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艺术上更趋向于极端化。
音乐领域:既有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又有震耳欲聋、节奏强烈、广泛运用声、光、电技术的爵士乐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并且他创作的唯一歌剧《菲岱里奥》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发生:1789年标志着封建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 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者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个音乐体裁的领域。
材料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声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得出“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的结论的原因并指出其重要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黄河大合唱》创作的历史背景及产生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的时代主题及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1)原因:贝多芬追求进步和自由,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革命的精神,能站在“自我”的角度,对自由和奋斗大加赞美,因此他被称为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
贡献: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将古典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浪漫音乐的先河。
(2)背景: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全民族的抗战。
影响: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精诚合作团结御侮的信心;重塑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的英雄形象和中华儿女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3)《英雄交响曲》:反对封建专制、赞颂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黄河大合唱》:反抗日本侵略、赞颂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精神。
共同点:旋律优美、气势磅礴;成功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结合两部作品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时代主题,分别围绕“反封建、追求自由民主”“抗日”来回答。两部作品的共同点要结合题前说明来回答,体现在对民族气质、人类精神方面的影响上。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9世纪的音乐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