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世界[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感觉世界[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5-30 1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感觉世界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体现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情感教育思想、学习的个体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自身生活实际,突出STS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的特点。
【方法与过程】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然后和大家一起交流,初步认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结论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实验,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皮肤的功能和以及嗅觉和味觉的形成以及特点。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索,掌握人体感觉的各种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展示一幅有关大自然的野外景色图片,假设你正走入这么一个场景,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提问:那如果我们失去了某些感觉那会怎么样呢?讲述海伦的故事:并且展示她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而且展示其中的句子:我要看看脚下地毯的艳丽色彩,墙壁上的图画和那些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的熟悉的小东西。我要用虔敬的目光凝视我所读过的那些凸字书,不过这眼光将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视力的人读的印刷书。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提问:在她的描述中,她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学习,使自己成为出色的作家呢?小结:自然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如果我们不能察觉这些变化,就无法生存和繁衍,下面我们再来看课本图,在这些图片中,人们感觉到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讨论课本上的问题。提问:感受各种刺激和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依靠什么呢?解释:感官和感受器的关系,并且指明感受器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进行分化产生的。提问:人体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讨论,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描述。学生回答学生读图,讨论课本上的两个问题;然后进行回答。学生回答:感官和感受器皮肤,耳,眼,舌,鼻等等 从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结合自己的实践,来感受各种感觉的存在和意义,从而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著名作家的事例上进行教育,同时引出人的感觉有哪些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所喜爱和讨论的刺激是不一样的,因此能很好的回答第二个问题。
下面先来看看作为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的特征。展示:一段有关介绍皮肤的短片。复习提问:皮肤有哪些结构组成,以及皮肤的功能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小实验:1、一个同学到讲台来,闭上眼睛,猜一猜老师特意准备的东西。2、一个同学闭上眼睛另一个同学用铅笔轻点这个同学的手背,手心,手指,观察哪一部分的皮肤特别敏感。小结:1、皮肤的感觉功能主要包括冷热觉,触觉和痛觉。2、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是不同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触摸东西时,用指尖,而在测试病人额头温度时用手背。你能解释原因吗?提问:用铅笔轻点手背和重重的扎手背有什么区别呢?提问:痛觉对于人体来说是有益还是有害呢?小结痛觉的意义。 学生观看,思考并且作答。学生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描述实验的结论学生回答:后者是痛觉。学生讨论,回答。 通过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皮肤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自己的实验来加深对皮肤各种感觉的学习。
讲述:在城市的管道煤气中常常混入一种叫做硫醇的物质,它具有独特的臭大蒜的味道,请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讲述: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嗅觉是如何形成的呢?请阅读课本第四页的内容,然后回答。提问:嗅觉还有哪些特点呢?大家回去以后自己思考总结。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然后填空。 从城市中的实际例子入手,来学习嗅觉的作用以及特点。
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作答。 及时的复习,总结
布置作业:1、如果没有了感觉,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怎么样呢?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2、下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一面小镜子。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感觉世界
1、人体的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
2、感官和感受器的区别:感受器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由细胞分化而形成。
3、皮肤:
一、皮肤的感觉功能主要包括冷热觉,触觉和痛觉。
二、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是不同的
4、嗅觉的形成。
附:海伦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中的片段:
我要看看脚下地毯的艳丽色彩,墙壁上的图画和那些把一所房屋改变成家的熟悉的小东西。我要用虔敬的目光凝视我所读过的那些凸字书,不过这眼光将更加急于看到那些供有视力的人读的印刷书。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的皮肤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展示:一瓶乙酸的溶液,打开瓶塞提问:你是对乙酸的嗅觉是如何形成呢?小结:嗅觉的形成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嗅觉有哪些特点呢?指导学生完成对课本漫画的阅读,然后请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才所总结的特征进行简单运用。以下描述体现了嗅觉的哪个特征:1、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2、狗的嗅觉往往比其他动物更灵敏提问: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感冒,鼻塞时,吃东西没有滋味,这是为什么呢?是和嗅觉有关,还是和其他有关呢?小结:我们在吃东西时,食物一方面以液体状态通过味觉来体验,另一方面以气体的状态刺激嗅细胞形成了复杂的滋味,患感冒时,由于鼻腔不通,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的时候,所以食之无味。 学生回答:冷热觉,触觉,痛觉学生阅读,讨论,总结汇报。学生讨论,回答 在实物的展示中让学生完成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及时的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学会合理的解释。
讲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味觉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我们先用镜子来观察自己的舌头,请你谈谈自己舌头的表面有什么特征?小结:舌头上有很多小凸点,内藏有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感受不同刺激,尤其是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所以人在口干舌燥时,吃食物没有滋味。那么请问: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什么呢?那么在舌头上的不同位置,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取4只干净的小玻璃杯,四根吸管,清水和少量的食盐,糖,醋酸和咖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去发现舌头的哪些部位对这四种基本味觉最为敏感。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提问:为什么需要用到清水呢?小结: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排除与实验无关因素的干扰,同时该实验还要注意卫生清洁和安全。在舌头的味觉感受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对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尖,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两侧中间部,对咸味最敏感的是舌两侧的前部。提问:在我们生活中,辣和麻又是如何产生呢? 学生观察,回答,完成课本上的填空。学生回答:酸,甜,苦,咸学生讨论,汇报实验方案。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回答: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完成课后习题。 通过自己的观察然后得出结论,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更易被学生接受。设计实验方案,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布置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 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完成知识的复习。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感觉世界
一、嗅觉的特征
二、味觉的形成过程
三、舌对基本味觉的敏感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