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感觉世界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感觉世界单元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2-28 16: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2.“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3.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的…………………………………( )
A.目光敏锐 B.动作敏捷 C.发达的味觉 D.发达的嗅觉
4.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的是…………………………( )
A.冷觉 B.热觉 C.触觉 D.痛觉
5.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只有液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C.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D.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6.甲同学在充满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则最先
听到的一次是由………………………………………………………………………( )
A.铁管传来的 B.水传来的 C.空气传来的 D.无法确定
7.中耳包括………………………………………………………………………………( )
A.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 B.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C.耳廓、耳道和鼓膜 D.鼓室、听小骨、耳蜗
8.某些人坐船会晕船,其主要原因是…………………………………………………( )
A.小脑失去平衡 B.耳蜗内的感受器官受到强烈刺激而过敏
C.体质衰弱 D.半规管和前庭内的感受器官受到强烈刺激而过敏
9.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
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细菌、病毒会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C.细菌、病毒会经外耳道进入中耳 D.细菌、病毒会经鼻泪管进入中耳
10.如果太阳光通过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照射到孔后的光屏上出现了光斑,则光斑
的形状是…………………………………………………………………………( )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D.三角形
1l.下列关于声和光在真空中传播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和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和光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一种长度单位 B.光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8m/s
C.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光传播速度的最大值为3×105km/s
13.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反射角也是20°
B.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同时靠近法线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分别表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其中可能实
现的是………………………………………………………………………………( )
15.眼球里的晶状体很像………………………………………………………………( )
A.一个凹透镜 B.二个凹透镜 C.一个凸透镜 D.一个平面镜
16.下列光路图中,哪个是远视眼的形成光路图 ……………………………………( )
17.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物距可能为………………( )
A.15cm B.20cm C.30cm D.40cm
18.人体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器官是………………………………………( )
A.感觉器官 B.传入神经 C.大脑 D.传出神经
19.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60°时,反射角的大小为…………………( )
A.60° B.30° C.120° D.90°
20.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它
们的焦距大小。实验时凸透镜和烛焰的距离保持15cm不变,烛焰通过三个凸透镜
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推断透镜的焦距……………………………(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1.某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后面墙上挂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
A.8点25分 B.3点35分 C.2点55分 D. 9点5分
22.小红在小河边看到“鱼在白云中游”,她看到的………………( )
A.鱼是实像,白云是虚像 B.鱼、白云都是实像
C.鱼是虚像、白云是实像 D.鱼、白云都是虚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23.舌_________对甜味最敏感,舌_______对苦味最敏感。
24.在“瞎子摸像”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_______来感知像的形状,形成像的形
状的部位是在_____________。
25.耳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觉和_________觉两个方面。在眼的结构中,能调节瞳孔
大小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晶状体相当于光学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镜。
26.音调表示的是声音的_________,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一般来说,振动越快,则音调越_____________。
27.光在同一均匀物质里是沿_______________传播的。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_反射,而在黑板某部分出现的“反光”现象是由于光线射到这部分时发生了________反射。
28.电视机、手机等设备的天线所接受的信息是靠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传播来的。
29.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看到的“鱼”是由于光 的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
30.正在发光的物体被称为__________。在太阳、通电电灯、行星、钻石、正在放映电影的银幕和燃烧的蜡烛中,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太阳光通过玻璃后呈现红色,则玻璃是____________颜色。一面旗子能反射全部黄光,则旗子是________颜色,一张纸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反射,则纸是______颜色,一块棉布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吸收,则这块棉布是__________颜色。
32.身高1. 75m的人站在高1.5m的竖直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_m,
当人向后退lm,则此时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m。
33.有些玻璃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__作用,会引发森林火灾。为防森林起火,应禁止在森林中乱丢玻璃瓶。
3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
生 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
35.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被称为______________。
3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完全一样,烧瓶里密封着一个小铃铛,其中乙烧瓶中被抽成真空。
(1)当摇动甲烧瓶(铃不碰瓶壁)时,将会__________________。
(2)当摇动乙烧瓶(铃不碰瓶壁)时,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7.如右图所示,有一个盛满水的球形烧瓶,将手紧 靠在瓶背后,可看到手的像特别大。这相当于凸透镜
成像的哪一种情况
38.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这是为什么
39.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两端分别有甲、乙两个同学。现甲同学将耳朵贴在管上,乙同学在另一端将钢管敲击一下。甲同学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若钢管内装一半水,将会 发生什么现象
四、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40.请在下图中画出法线NN’反射光线OB,折射光线OC。
41.试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下图中AB在S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42.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五、计算题(4分)
43.利用回声可测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秒,若发出声音信号后6秒收到回声,求此处海洋的深度。
六、实验探究题(4分)
44.探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物体的光线通过小孔后会成什么性质的像
(1)提出的问题是: ;
(2)建立的假设是: ;
(3)设计实验方案:

(4)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