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10)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三 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10)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1 16:2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三 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创建形状补间动画,明确形状补间动画所适用的对象为图形,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移动、缩放、旋转、填充渐变色、对象加速、减速、变形等效果。 二、设计理念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做到学习内容与生活和实际密切联系,巧设任务,步步为营,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如通过设计气球变文字的形状补间动画让学生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是要“分离”元件。通过布置以“变幻的世界”为主题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应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2)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创作步骤。 (3)理解形状补间动画对象的特点。 (4)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动画风格。 四、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活动的学生,学生已对动画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并了解Flash的界面,能够制作逐帧动画。有了逐帧动画的基础,学习补间动画相对就简单了,而且学生思维活跃,他们都希望让自己的元件在舞台上真正地动起来,体验一下技术带来的动感艺术。 五、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创作步骤 难点:1、对图层以及各种帧(普通帧、关键帧和空白关键帧)的理解和使用??2、形状补间动画对象的特点——分离的矢量图 关键点:1、开始帧与结束帧的制作 ????2、属性面板中“形状补间”动画的选择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演示课件 (3)学生素材:相关flash原文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播放“从蓝色的圆渐变为红色的气球”动画。说说这个动画由几张关键的图片组成?教师打开flash源文件,剖析这个动画。引出本节课研究主题——形状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形状补间动画,也叫形变动画、变形动画,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发生改变的动画。适合模拟形状变化频繁的人物、动物和自然现象。它主要用于模拟自然或生活中实际的动作,或科幻电影中虚幻、夸张的动作。 【设计意图:展示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初探新知 教师简要分析该动画制作要点,让学生尝试自主完成该动画。 【学生上台演示】 【师生共同总结形变动画的创作步骤】 形状补间动画的创作步骤: 1、初始位置插入空白关键帧——绘制一个形状 2、结束位置插入空白关键帧——绘制另一个形状 3、在中间位置添加形状补间 【教师指出学生中出现的常见错误】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前,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促使探究有效进行。】 (三)挑战任务一 任务一:气球变文字—我爱动画 【学生自主探究】 疑问:气球变文字,补间所在的帧出现虚线,为什么? 【教师讲解】观察成功的补间与失败的补间之区别,发现前后对象有区别。前者是“自由的”,后者是有“束缚的”。如何将“束缚的”对象变成“自由的”对象,修改——分离。 (四)挑战任务二 任务二:文字—圣诞快乐变圣诞老人,圣诞老人变飞机 【学生自主探究】 疑问:圣诞老人变飞机,飞机是突变的,不符合形状补间动画渐变的特点,原因何在? 【教师讲解】观察成功的补间与失败的补间之区别,发现前后对象有区别。前者是“矢量图”,后者是“位图”。如何将“矢量图”对象变成“位图”对象,修改——位图转矢量图。 【师生共同总结】 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特点 1、自己绘制的形状——直接使用 2、利用工具箱输入的文字——分离 3、导入的矢量图——分离 4、导入的位图——先转换成矢量图,再分离 总而言之: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特点——分离的矢量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从对比中观察并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主题创作,学以致用 主题创作:以“变幻的世界”为主题,发挥想象力,完成一个作品。作品要求: 1、至少3个图层,1个图层安排背景图片,1个图层创作形变动画,1个图层安排版权说明 2、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可以自己绘制,也可以导入外部图片 3、作品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艺术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六)作品展示 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有问题的作简单指点,优秀的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九、板书设计 形状补间动画 一、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二、形状补间动画的创作步骤 三、形状补间动画的对象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