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三 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13)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三 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1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闽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11 16:2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三 创建补间动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闽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活动三《创建补间动画》,本单元主要介绍Flash的补间动画,包括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本节课为第一学时,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学生通过活动二的学习,初步掌握了逐帧动画,在此基础上学习补间动画,首先要理解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的区别;其次要理解哪些动画适用于补间动画来表现。活动三包括三个任务,其中任务一为创建形状补间动画。包括两个主题,主题一是简单图形的形状补间动画,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主题二是复杂图形的形状补间动画,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如:将图片“导入到库”、“转换位图为矢量图”等操作,是本主题活动的重点学习内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 闽清二中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信息基础较弱,学习情况存在两极分化,需要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前面活动的学习,多数学生对动画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制作逐帧动画,有了逐帧动画的基础,学习补间动画相对就简单了。有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他们都希望让自己的元件在舞台上真正地动起来,体验一下技术带来的动感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补间动画的分类及特点。 学会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方法。 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作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任务驱动法,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理解和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在自主和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的意识;体验Flash技术带来的动感艺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补间动画的分类及特点,能够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能够制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难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图形的矢量化,掌握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制作。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 2、教学资源:PPT教学课件、《大闹天宫》动画视频片断、孙悟空变成大公 鸡.swf动画、演示教学微视频、学生练习素材包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早期动画片代表作《大闹天宫》片断。 提出问题:这些动画场景是用大家已学的逐帧动画制作的吗?若用逐帧动画制作有什么困难? 2.播放“孙悟空变成大公鸡”的动画作品,从而导出补间动画的概念。 补间动画:只要建立起始帧和结束 帧的画面,中间部分由软件自动生成,省去了中间动画制作的复杂过程。 3.展示课题:创建补间动画 4.展示学习目标: 了解补间动画的分类及特点。 学会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方法。 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5.展示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教材P25-P26相关内 容,了解补间动画的分类及特点。 任务二:参考教材P26内容,通过 创建简单图形的形状补间动画,初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任务三:参考教材P26-P30内容,通过创建“孙悟空变成大公鸡”动画。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并能将位图(元件)转换为矢量图。 (发送教学资源包) 欣赏、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作品 欣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通过 问题引入课题学 习。 让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带着明确的任务,从而更好地开展自主探究。 教学环节 1.?PPT展示任务一学习要求: (1)阅读P25-P26文字内容,了解补间动画的分类及特点。 (2)完成任务一学习小测。 打开“任务一学习小测”链接,在网页中完成随堂测试。(利用问卷星完成测试) 2.?PPT展示任务二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P27活动主题一内容,并观看“简单形状补间动画”演示操作教学视频,明确创建“简单形状补间动画”的操作步骤和操作细节。 (2)按步骤完成制作后将作品保存为“**号活动三作品-简单形状补间动画.fla” (3)学习过程中,相邻同学要互相帮助,交流学习经验及体会。 3.?PPT展示任务三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P27-P30活动主题二内容,并观看“孙悟空变成大公鸡”演示操作教学视频,明确创建“孙悟空变成大公鸡”动画的操作步骤和操作细节。 (2)认真体会用“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到库”命令,“将图片导入到库”的操作。 (3)认真体会用“修改”菜单中的“转换位图为矢量图”的命令,将孙悟空和大公鸡的位图转换成矢量图的操作。 (4)思考:为什么要用“前头工具”将“孙悟空”和“大公鸡”形象以外多余部分的散点状区域用“Delete”键删除。 (5)按步骤完成制作后将作品保存为“**号活动三作品-孙悟空变成大公鸡.fla” (6)学习过程中,相邻同学要互相帮助,交流学习经验及体会。总结评价 1.展示作品,学习交流。 (1)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2)由展出作品的学生介绍学习体会。 A.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B.你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 C.在学习中你还有未解决的问题或产生新的疑问吗? 2.归纳总结,点拨拓展。 (1)请同学们思考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点是什么? A.首帧与尾帧的对象必须为点状的矢量图。 B.补间的实现动作不能放在尾帧上,一般是先点第1帧的关键帧(或中间的普通帧),再通过属性面板选择“形状”补间方式来创建。 (2)不发生形状渐变的原因: A.未在属性面板中设置补间的方式 B.首帧或尾帧中的对象不是矢量化的图形,表现为设置形状补间后,在时间轴上的起首帧和尾帧之间有一条虚线,而不是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3)一般情况下,形状补间动画的变化过程是随机的,存在不确定性。通过“添加形状提示点”功能,可以精确控制变形的效果。 (播放“添加形状提示点后简单形状补间动画效果比较.swf”动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教材P30创新活动的提示,在课后进行探究实践。 3.上传本节活动作品。21教育网
观看作品 学习反思
积极思考 认真听讲通过自我总结反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小结,梳理知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指明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向。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