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四 创建路径动画和遮罩动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路径动画的概念及特点。2.学会创建路径动画。3.了解遮罩动画的概念及特点。4.学会创建遮罩动画。5.掌握变形面板的使用方法。6.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遮罩效果,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提升设计与学习的能力,增强对动画制作的热爱。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层路径的作用及路径动画创建方法。速罩层的作用和遮罩动画的创建方法。2.教学难点。运用引导层的路径,制作路径动画。运动对象与引导层上路径的吸附操作。运用遮罩层,制作遮罩动画。教学方法1.观察法2.讲授法3.任务驱动法4.交流讨论法5.边演示边讲解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互联网环境、转播控制系统。师生电脑都安装了flash软件,并提供给学生发布和保存作品的空间。2.教学资源:资源包(路径动画和遮罩动画作品、课件、学生作品范例等)。教学过程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Flas}动画制作中的两种很有趣技术,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的活动背景了解下这两种技术。1.请看路径动画:我们来欣赏一下用Flash制作的小鸟飞翔的动画。大家在看完后有什么感想?大家仔细观察这只小鸟和我们上一节课制作的运动渐变的小鸟有什么区别?(展示路径动画的动画作品,如叶子飘落、小鸟飞翔、月亮绕地球转等,组织学生观察、体验运动轨迹不规则的动画。)2.提问:哪些动画效果是按直线运动,哪些是曲线运动,哪些是不规则的运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出动画元素曲线或者不规则运动的效果呢?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3.倾听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补充,并提出今天上课研究的内容,通过路径动画让运动对象按照特定路径运动。4.课件显示课题:活动四创建路径动画。建立概念、举例验证1.提问:什么是路径动画?用它可以实现哪些动画效果?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8页内容,从中归纳总结出路径动画的概念和特点。3.课件显示:路径动画指运动的对象从起点沿着给定的路径走到终点。制作一个路径动画至少需要两个图层,上面的图层是引导层,下面的图层是被引导层。4.结合实例提问;引导层和被引导层的对象内容是什么,哪一个是放路径的,哪一个是放运动对象的?演示讲解、制作范例我们一起来制作小鸟飞翔的动画,小鸟运动的要求是:不是沿着直线飞,而沿着不规则的曲线飞。1.边操作边讲解“创建飞翔的小鸟路径动画”。启动F!ash,导入背景图片的图层1重命名为“背景”,在第40帧插入帧。新建“小鸟”元件。新建被引导层。返回“场景1”,新建一个名称为“小鸟”的图层,即为被引导层。将小鸟元件拖到舞台上,在第40帧插入关键帧,创建“小鸟”图层的引导层,在引导层中用铅笔工具绘制一条光滑曲线。在“小鸟”图层上选取第1帧,拖动“小鸟”元件到路径起点位置,让元件中心点自动吸附到起点处。同样单击“小鸟”图层第40帧处,拖动“小鸟”元件到路径终点并让中心点吸附到终点上。在小鸟图层的第1帧到第40帧之间创建动作补间动画,测试并保存动画。2.提问:如果模拟绕月飞行路径动设置路径?展示模拟绕月飞行的动画,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倾听学生发言,提示运动轨迹为一个封闭的椭圆形。3.边操作边讲解“模拟绕月飞行路径动画”。教师以方法二为主,并提出方法一的思路。方法一,利用橡皮擦工具将椭圆引导线擦除一小段。方法二,创建引导层,在第60帧插人帧后,将第1帧的“卫星”元件移到椭圆最左端,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将元件移到椭圆最右端}在第45帧插入关键帧,将元件移到椭圆最下面;在第60帧插入关键帧,将元件移动到终点即与起点重合。再创建动作补间动画。任务驱动、协作探究、归纳小结1.布置任务:实现如教材第42页的图4-7所示,让小球沿着路径进行跳动。在“飞翔的小鸟”动画中再添加一只小鸟。2.巡视全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发现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3.归纳小结路径动画。上面的图层是引导层,用铅笔工具画线条作为路径,下面的图层是被引导层,被引导层上的对象以引导层上的线条作为路径来运动。设置情景、导入遮罩动画同学们,接下来我们的活动就围绕着“遮罩动画”展开。1.展示动画作品,如望远镜,暗中观物,探照灯,闪闪红星等,组织学生观察动画。2.提问:动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一起分析动画特点,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动手的话都需要准备那些素材,从何处开始着手。倾听学生代表的讲解,注意适当点评讲解。3.课件显示课题:任务二探究遮罩动画原理。建立概念、举例验证1.提问:什么是遮罩动画?遮罩动画的原理是什么?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内容,从中归纳总结出遮罩动画的概念和特点。3.课件显示:遮罩动画通过遮罩图层的方法实现。遮罩层出普通图层转化来的。遮罩层的图形对象在播放时看不到,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只能透过遮罩层中的对象被看到。演示讲解、制作范例1.边操作边讲解“探照灯效果”遮罩动画。新建“文字”元件和“光束”元件。将图层1重命名为“文字”,将“文字”元件拖到舞台上,在第40帧插入帧。在“文字”图层上面新建“光束”图层,将“光束”元件拖到舞台,并调整大小与位置,置其于“文字”左端。在“光束”图层的第40帧插入关键帧,把“光束”元件移到文字的右端,在第1帧和第40帧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右键“光束”图层,勾选“遮罩层”选项。测试并保存动画。提出问题:在刚才的动画中,如果改变两层的顺序,再利用“遮罩”效果,制作出的动画会有什么改变?给学生5分钟时间,动手仿照老师完成探照灯效果。2.展示“闪闪的红星”动画,让学生分析这个动画是如何制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点评和引导。3.边操作边讲解“制作闪闪的红星”。“红星”制作时,按住shift键,从场景中心向上画一根黄色的线条,移动注册点,让线条以下端为中心旋转复制,每隔72度复制出共五根线条。以黄色线条分别连接五根线条的顶端,并且分别连接五角星中心和上一部连线的交点。用橡皮工具的水笼头工具删除多余的线段。用颜料桶旋转红黑放射状渐变色进行着色。再使用橡皮擦工具的擦除模式擦去五角星上的线条,完成五角星的制作。“闪光线条组合”制作时,利用“变形面板”中的“旋转”,角度15度,“复制并应用变形”按钮将位于X:200,Y:20的一根黄色线条复制成多根,并且全部选中组合,并将线条变成形状。新建图层1,将闪光线条组合的元件拖到场景中,对其中心点,复制元件,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回到第1帧中创建动作补间动画,设置顺时针旋转一次。新建图层2.粘贴到当前位置的命令使图层2与图层l的闪光线条组合完全重合,并且通过水平翻转将图层2的线条方向与图层1相反。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在第1帧中创建动作补间动画,设置逆时针旋转一次,并设置为遮罩层。任务探究、上机实践1.布置任务:修改探照灯动画,使得光束在文字上左右来回循环扫描。利用遮罩动画,设计并制作霓虹灯效果的文字。2.巡视全班,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和学习情况,总结出学生操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时点评。观察发现学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的操作方式等。展示作品、交流评价1.学生互相交流欣赏作品,请学生代表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自己或别人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提出改进建议。2.对学生展示交流过程进行适当点评,强调重点内容,补充不足之处。归纳总结、拓展学习1.共同总结本活动的主要学习内容:(l)了解路径动画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创建路径动画。(3)了解遮罩动画的概念和特点。(4)学会创建遮罩动画。(5)学习变形面板的使用。2.拓展学习,(1)根据交流评价意见,修改完善动画作品。(2)提供样例演示录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