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和运动》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静止和运动》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11 20:18:52

文档简介

《静止和运动》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
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理解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二、学习过程
1.大家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能举几个例子吗?
2.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
3.你是怎样理解参照物的?
4.了解到参照物的选择对于描述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重要性。
地球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认为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请查阅相关资料

6.行驶的汽车,若以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7.汽车停在公路上,如果以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和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1·世纪*教育网
2.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来源:21cnj*y.co*m】
3.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教学重点
理解参照物的含义,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教学难点
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
采用活动探究、讨论与直观教学想结合的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所需材料。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正驾驶飞机在 2000 米高空飞行,突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他认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这位飞行员惊诧的是,他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飞行员为什么能轻松地用手就抓住高速飞行的子弹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21教育网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设下悬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为后续学习做下铺垫。]
二、新课学习
播放动画:画面上有河水中航行的船只,天上飞行的飞机,岸边有房屋、树 木等,远处是初升的太阳。
师:画面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预设生:岸边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生:飞行的飞机,航行的船只是运动的……
师:平时,大家都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能举几个例子吗?先说静止的物体吧!
预设生:教室里的钢琴、教室里的墙、桌子、椅子……
师:运动的物体呢? 预设生:行驶着的汽车、骑着的自行车、转动的地球、跳动的心脏、走动的钟和手 表、航行的轮船…… 生:还有风也是运动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例子举得很好!不仅固体会运动,气体也会运动!
[设计意图:此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更便于学生对静止和运动的理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科学,科学就在身边。]21cnjy.com
师:事情真的就那么简单吗?让我们再看一段电梯运行的录像。
师: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电梯里的红衣男孩,他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呢? 预设生:他是运动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 预设生:电梯里的人看他是静止的。
师:为什么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 预设生:因为我们看电梯上的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男孩是运动的。生:电梯里的人看男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所以他们判定男孩是静止的。 21·cn·jy·com
师:分析的相当到位,非常好。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 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2·1·c·n·j·y
师: 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的位置改变了?让我们再看一段录像:正在行驶的车内,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 预设生:小男孩起身离开了座位,他的位置相对于座位发生了变化。 www-2-1-cnjy-com
师: 你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然后观察所要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再做出判断。这个被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 我们通常称它为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 预设生:是静止的。 21*cnjy*com
师: 如果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此研究 对象是怎样的? 预设生:是运动的。【出处:21教育名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是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主动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去。]?
师:回忆刚才观光电梯的问题,以电梯外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改变了, 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预设生:男孩是运动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 以电梯内的人为参照物,男孩的位置没有改变,男孩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预设生:男孩是静止的。
师(播放列车运行的情景):火车从学生身边开过,小孩坐在火车里观察坐在 一旁的大人和窗外的树木, 请你确定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并判断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预设生:以学生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他有位置的改变,火车是运动的。 预设生:以桌子为参照物,大人相对于它没有位置的改变,大人是静止的。 预设生:以小孩为参照物,窗外的树木相对于他有位置的改变,树木是运动的。 【版权所有:21教育】
[设计意图:选择了观光电梯中男孩的运动情况作为矛盾集中体的判断, 让学生顺理成章地了解到参照物的选择对于描述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重要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结论总结
1.谈收获
2.拓展活动:地球同步卫星虽然绕地球运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认为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让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转化为技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2-1-c-n-j-y
课堂练习
1.在一个平静如镜的湖面上,小明正坐在一条小船上游玩。若 以小船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湖边的树木是( )的; 若以湖水为参照物,小明是( )的,湖边的树木是( ) 的。可见,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一定要选择合适的( )。
2.行驶的汽车,若以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汽车停在公路上,如果以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五、作业布置
拓展活动:了解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
板书设计
静止和运动
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令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就叫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