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月相[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12 10: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月相及其变化》课堂实录教案
深圳光明中学
课 题 月 相 授课教师 黄绵子
授课班级 七(1)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时间 2006.11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节中讲述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后,联系我们经常见到的自然现象——月相(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来反映日、月、地三者的关系, 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的十分紧密。通过对月相成因和变化规律的探究,使同学们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并指导我们的实践 ,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鲜明体现,学会应用月相判断日期、时间、方向,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



标 知 识目 标 掌握月相的概念,月相产生的原因;学会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性;联系实际,分析月相变化的应用意义;学会根据不同的月相形状,判断时间、日期、方向。
能 力目 标 培养学生运用“月相成因图”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即探究图示反映规律性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月相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诗词的理解水平。
德 育目 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逐步形成自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在展示自我时注重科学性。
教学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
教学难点 不同月相出没时刻的分析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采用学生兴趣高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问题解决式进行图像分析的方法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学习结果; 利用 CAI 课件,指导学生分析图像并学会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 CAI 课件《月相及其变化》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分析、评价、反思 时间安排
教学环节 对象 活 动 内 容
引入 教师 《林肯断案》的故事,讲述林肯巧借月相知识,识破杀人犯的谎言,设疑导入新课。
教师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也是绕地球运转的唯一天然卫星,与地球的关系及为密切,引发了地球人无尽的遐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之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赞美诗。今天,我们就来撩开月球面纱的一角,探讨月球、地球与太阳在某一方面的关系,体现这种关系的就是月相及其变化。
新课学习 导学 教师 操作CAI课件,展示〈月相成因示意图〉
学生 观察〈月相成因示意图〉1、认识〈月相成因示意图〉:图示的中心天体是〈地球〉,中间一圈表示〈月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无论月球在哪一个位置,总是一面〈亮〉,一面〈暗〉。最外一圈是〈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 。2、指出各种月相的名称、月相的形状、农历日期
小结 教师 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即朔→望→朔 朔望月≈29.5天(农历月)
设问 教师 上半月的月相与下半月的月相亮面变化趋势有什么不同?
回答 学生 上半月——渐盈 下半月——渐亏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分析、评价、反思 时间安排
教学环节 对象 活 动 内 容
新课学习 提问 教师 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呢?
回答 学生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2、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设疑 教师 月相这样有规律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4、上半月月相和下半月月相亮面朝向有何不同?
——上半月月相,亮面朝西 下半月月相,亮面朝东
过渡 学生 月相这样有规律的变化,我们如何利用这种规律观察月相呢?(演示上弦月的周日运动)
导学 师生合作 月相月出月落同太阳出没的比较夜晚见月情形上弦正午半夜迟升后落上半夜西天
讨论填表 学生 月相月出月落同太阳出没的比较夜晚见月情形新月清晨黄昏同升同落彻夜不见满月黄昏清晨此起彼落彻夜可见下弦半夜正午先升先落下半夜东天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分析、评价、反思 时间安排
教学环节 对象 活 动 内 容
半圆
亮面
朝西 正午 半夜 迟升后落 上半夜西天
满月 直线,地居中 十五十六 圆 黄昏 清晨 此起彼落 通宵可见
半圆
亮面
朝东 半夜 正午 早升先落 下半夜东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渐亏蛾眉月
卢沟晓月。————下弦月
2.某歌舞团的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师,要设计一幅"傍晚一弯月牙挂在树梢的布景",可这弯月牙到底如何画才是科学的呢?他有些拿不准,请你给他作个示范。
3、收集关于月相的诗句歌词,并分析它们描述的是什么月相,体会诗句、歌词所表达的内涵。
4、连续观测一个月的月相,并记录日期、视形状、月出、月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