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3.3 分子热运动 比热容(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18】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3.3 分子热运动 比热容(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2-12 13:35:26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分子热运动 比热容
原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或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很小,所以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数量很大。21*cnjy*com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说明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固体分子都在做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
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容易被压缩。【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内能
4.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温度升高时内能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内能的单位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5.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热量的单位也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6.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这两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三、比热容
7.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比热容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8.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例1(2016漳州)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2)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阻力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知道,刚装修过的房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因为油漆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跑到了待在房间里人的鼻子中的缘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C正确为答案。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变式跟进1】(2017镇江9)两只相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考点二:温度、内能、热量】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例2 (多选)(2017北京密云模拟)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
A.0℃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 A、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仍具有内能,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修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内能增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却剂.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和D.
【答案】C和D
【变式跟进2】(2016黄石二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考点三:内能的改变】
例3(2015北京)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2)
【解析】A、用热水袋暖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的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变式跟进3】(2017天津8)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考点四:比热容】
例4 (2016湖北十堰模拟)现在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A.流动性强 B.沸点高 C.比热容大 D.密度大
【解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水地暖”利用热水为热媒;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4】(2017宜昌1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2)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考点五:比热容实验】
例5(2017山东泰安一模)为了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此实验中,水的吸热能力强于是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答案】(1)升高的温度;(2)水;大于;(3)比热容.
【变式跟进5】(2017南京25)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加热时间/s 甲 0 40 82 126
乙 0 18 40 64
(1)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出处:21教育名师】【来源:21cnj*y.co*m】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与它们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高相同温度时,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选择题
1、(2015河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2)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2、(2016莆田)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3、(2015福州)质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1 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30℃吸收的热量是:(2)
A. B.
C. D.
4、(2017自贡5)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5、(2015海南)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冷天搓手取暖 B.压缩空气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下滑时臀部发热
6、(2017连云港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7、(2016上海)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2)
A. 比热容较大 B. 比热容较小 C. 密度较大 D. 密度较小
8、(2017怀化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2)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9、(2016南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大小.为完成实验,要求:(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B.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C.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D.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10、(2017杭州3)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2)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11、(2017绵阳10)用细线绑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2)
A.F2>F1>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12、(2017烟台3)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2)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二、填空题
13、(2015安徽)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
14、(2015·长春)如图所示,小安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安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方式改变他的内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5、(2016·上海)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焦。[c水=4.2×103焦/(千克 ℃)]2-1-c-n-j-y
16、(2017大连18)“烈日下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海水比沙子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大而造成的.沙子被晒热,这是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的方式改变了沙子的内能.
17、(2017烟台19)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三、实验题
18、(2017武汉15)图1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3)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甲”“乙”或“丙”).
19、(2017福建26)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的比热容较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选择题
1、(2016广东深圳一模)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太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2、(2017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2017北京海淀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之间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
B.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4、(2016黄冈红安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21教育网
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5、(2017北京怀柔二模)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6、(2016山东菏泽三模)201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冬季节,菏泽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对市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有关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雾主要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PM2.5是形成雾霾的元凶之一,这些颗粒物的尺度比分子大得多
D.要减少雾霾天气,关键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7、(2017山东肥城模拟)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8、(2017北京门头沟二模)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当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比较两个酒精灯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代表物质吸热本领越大.实验过程中,当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比较两个酒精灯加热时间.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质的吸热本领,是利用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实验方法.:()
A.控制变量法 B.放大法 C.理想模型法 D.转换法
9、(2016湖北十堰模拟)现在许多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A.流动性强 B.沸点高 C.比热容大 D.密度大
10、(2017北京丰台二模)用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二、填空题
11、(2016湖北黄冈二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作者闻到“稻花香”属于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样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力.www.21-cn-jy.com
12、(2017山东趋城模拟)夏天到了,人们常用电热驱蚊器灭蚊,当把蚊香片放在通电的驱蚊器发热板上时,蚊香片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方式改变蚊香片内能的,过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13、(2017山东聊城一模)如图所示,图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2016山东临沂二模)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2·1·c·n·j·y
15、(2017江苏无锡一模)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循环水进行冷却是因为水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较大.内能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到低温的水,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的水转移到高温发动机,这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16、(2017湖北黄冈模拟)按要求填空.在反思如图丙如示的“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时,有同学认为该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设计了图丁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17、(2017山东日照一模)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kg.(已知c水=4.2×103J/(kg.℃))
三、实验题
18、(2016山东临沂二模)为了比较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刘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出处:21教育名师】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刘明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还可以控制水和食用油升高温度相同,通过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来探究他们吸热能力的差异.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19、(2016山东德州一模)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烧杯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① 水 300 20 30 12
② 水 150 20 30 6
③ 煤油 300 20 30 6
④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填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1cnjy.com
(2)分析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3)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21*cnjy*com
综合(1)、(2)、(3)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结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有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5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 分子热运动 比热容
解析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很小,所以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数量很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说明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固体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2-1-c-n-j-y
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二、内能
4.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5.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6.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用这两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
7.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比热容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8.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吸=cm(t-t0),Q放=cm(t0-t)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例1(2016漳州)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重的油漆味,这现象表明了:(2)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阻力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知道,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很重的油漆味,因为油漆中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跑到了待在房间里人的鼻子中的缘故。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C正确为答案。选项A、B、D不符合题意。2·1·c·n·j·y
【答案】C
【变式跟进1】(2017镇江9)两只相同的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解析】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考点二:温度、内能、热量】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例2 (多选)(2017北京密云模拟)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
A.0℃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 A、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仍具有内能,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修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内能增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却剂.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和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和D
【变式跟进2】(2016黄石二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解析】A、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内能增加.故A正确.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考点三:内能的改变】
例3(2015北京)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2)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解析】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是手对铁丝做了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变式跟进3】(2017天津8)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解析】A、用力搓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D、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ACD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B正确.故选B.
【答案】B
【考点四:比热容】
例4 (2016湖北十堰模拟)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2)
A.流动性强 B.沸点高 C.比热容大 D.密度大
【解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水地暖”利用热水为热媒;故选C.
【答案】C
【变式跟进4】(2017宜昌11)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2)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解析】A、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C、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大,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考点五:比热容实验】
例5(2017山东泰安一模)为了比较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1·世纪*教育网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此实验中,水的吸热能力强于是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答案】(1)升高的温度;(2)水;大于;(3)比热容.
【变式跟进5】(2017南京25)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加热时间/s 甲 0 40 82 126
乙 0 18 40 64
(1)实验中,可以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出处:21教育名师】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与它们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高相同温度时,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甲”或“乙”,下同)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3)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液体冷却效果更好.
【解析】(1)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甲升高10℃时需要的时间为40s,乙升高10℃需要的时间为18s,时间越长,吸热越多,吸热能力越强,故甲吸热多;吸收相同热量时,根据Q=cm△t可知,甲升高的温度低一些,冷却效果更好;(3)根据Q=cm△t,吸收相同的热量,吸热能力强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故甲做冷却液更好.
【答案】(1)加热时间;(2)甲;甲;(3)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选择题
1、(2015河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2)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水结成冰,物态变了,但物质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变化,即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A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隔大;水加糖变甜是糖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1·cn·jy·com
【答案】A
2、(2016莆田)如图所示是古人锻造铁器的过程,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
A.加热和锻打属于热传递,淬火属于做功
B.加热属于热传递,锻打和淬火属于做功
C.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锻打属于做功
D.加热和淬火属于做功,锻打属于热传递
【解析】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热传递,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火对铁器加热,铁器从火中吸收热量,把铁器放在水中淬火,铁器向水中放热,所以加热和淬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
【答案】C
3、(2015福州)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1 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30℃吸收的热量是:(2)
A. B.
C. D.
【解析】知道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根据
求出水吸收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

【答案】B
4、(2017自贡5)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解析】A、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状态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故B错误;C、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故C正确;D、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种类不同,状态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5、(2015海南)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2)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冷天搓手取暖 B.压缩空气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下滑时臀部发热
【解析】搓手取暖是利用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故A错误;压缩空气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故B错误;烧升高水时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故C正确;下滑是臀部发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故D错误;应选C。21*cnjy*com
【答案】C
6、(2017连云港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解答】解: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有内能,故A错误;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C错误;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7、(2016上海)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2)
A. 比热容较大 B. 比热容较小 C. 密度较大 D. 密度较小
【解析】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故应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A
8、(2017怀化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2)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解析】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9、(2016南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现象即可比较酒精和碎纸热值大小.为完成实验,要求:(2)
A.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B.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C.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D.酒精和碎纸的质量不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解析】在涉及多个相关物理量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其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保证其他量都要相等才行,故酒精和碎纸的质量相同,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所以应选A
【答案】A
10、(2017杭州3)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2)www.21-cn-jy.com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解析】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到相同温度,由于不知它们的初始温度,故无法判定温度的高低,故CD错误;则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故B正确,A错误.故选:B.
【答案】B
11、(2017绵阳10)用细线绑住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2)
A.F2>F1>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解析】将玻璃板吊在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G;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时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即F2>G.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G﹣F浮.综上分析:F2>F1>F3,故A正确.故选A.
【答案】A
12、(2017烟台3)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2)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解析】①在气体扩散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故选A.
【答案】A
二、填空题
13、(2015安徽)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这一现象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
【解析】试题分析:扩散现象是相互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触的物体,组成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物体中的现象,堆在地面上的煤与地面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做无规则运动
14、(2015·长春)如图所示,小安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安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方式改变他的内能。
【解析】小安从滑梯顶端由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滑下,位置越来越低,重力势能变小,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安的臀部感觉热,是克服摩擦做功,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重力势,做功
15、(2016·上海)一壶水在炉火上加热,水温升高,其内能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这是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方式改变其内能的。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焦。[c水=4.2×103焦/(千克 ℃)]
【解析】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cmΔt=4.2×103 J/(g·℃)×2 g×10 ℃=8.4×103J。
【答案】增大;热传递;8.4×103
16、(2017大连18)“烈日下的海边,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不怎么热,这是由于海水比沙子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大而造成的.沙子被晒热,这是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的方式改变了沙子的内能.
【解析】(1)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故可以感觉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2)海滩上的沙子温度升高热得烫脚,是吸收了太阳光的内能,属热量的传递,故沙子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答案】比热容;热传递.
17、(2017烟台19)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解析】(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这种液体一定是甲液体,由图可知:液体的初温是20℃,加热15分钟后甲液体的末温是40℃,则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t水﹣t0)=4.2×103J/(kg ℃)×m×(60℃﹣40℃).(2)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c水m水△t=c乙m(60℃﹣20℃)=4.2×103J/(kg ℃)×m×(60℃﹣40℃).解得c乙=2.1×103J/(kg ℃).(3)读图可得,乙在15min内由60℃降低到20℃,降低的温度是60℃﹣20℃=40℃,所以乙放出的热量Q放=cm△t=2.1×103J/(kg ℃)×0.5kg×40℃=4.2×104J.
【答案】甲;2.1×103J/(kg ℃);4.2×104J.
三、实验题
18、(2017武汉15)图1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3)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选填“甲”“乙”或“丙”).
【解析】(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2)为准确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充分与被测液体接触,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加热器.(3)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油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加热时间相同),因水的比热容大,由Q吸=cm△t可知,水的温度变化小,故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乙.www-2-1-cnjy-com
【答案】(1)吸收的热量相同; (2)加热器; (3)乙.
19、(2017福建26)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1)为了研究水与沙子比热的大小,实验时,要控制水与沙子的初始温度、质量相等.(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39℃.(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水的比热容较大.21cnjy.com
【答案】(1)质量;(2)39;(3)加热时间;(4)沙子;水;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选择题
1、(2016广东深圳一模)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太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解析】A、烧开水是热量的转移,是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故A错误;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正确;C、小灰尘不是分子,因此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用锯条锯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锯条和木板的内能都增加,故D错误.故选B.【来源:21cnj*y.co*m】
【答案】B
2、(2017北京房山二模)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解析】A、锯木头锯条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3、(2017北京海淀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之间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
B.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解析】A、大量事实表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错误;C、物体吸收了热量,可能用来加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即表现在物体的温度的升高;也可能用来改变物体的状态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故C错误;D、寒冷的冬天,利用搓手使手暖和,属摩擦生热现象,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4、(2016黄冈红安模拟)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解析】A、在附近就能闻到肉香,体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控制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C正确;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D.
【答案】D
5、(2017北京怀柔二模)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A、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仍具有内能,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修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内能增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却剂.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和D.
【答案】C和D
6、(2016山东菏泽三模)2015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冬季节,菏泽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对市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有关雾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雾主要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PM2.5是形成雾霾的元凶之一,这些颗粒物的尺度比分子大得多
D.要减少雾霾天气,关键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A、雾是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液化而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A正确;B、由于分子很小,眼睛是看不到的,因此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尘埃由分子组成,霾颗粒物的尺度比分子大;故C正确;D、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故D正确;故选B.
【答案】B
7、(2017山东肥城模拟)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解析】A、刚蒸熟的饺子冒“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面的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炒肉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故C错误;D、汤沸腾后,把火关小再煲,此时汤继续沸腾,汤的温度不会降低,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8、(2017北京门头沟二模)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当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比较两个酒精灯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代表物质吸热本领越大.实验过程中,当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比较两个酒精灯加热时间.通过加热时间反映物质的吸热本领,是利用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实验方法.:()
A.控制变量法 B.放大法 C.理想模型法 D.转换法
【解析】实验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少无法直接测得,但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当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通过酒精灯加热时间不同来说明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不同,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故选D.
【答案】D
9、(2016湖北十堰模拟)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A.流动性强 B.沸点高 C.比热容大 D.密度大
【解析】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水地暖”利用热水为热媒;故选C.
【答案】C
10、(2017北京丰台二模)用两个相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解析】(1)由题知,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2)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故B正确;(3)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4)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故选B.
【答案】B
二、填空题
11、(2016湖北黄冈二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作者闻到“稻花香”属于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样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力.
【解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蛙声一片”,作者闻到“稻花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答案】扩散;引.
12、(2017山东趋城模拟)夏天到了,人们常用电热驱蚊器灭蚊,当把蚊香片放在通电的驱蚊器发热板上时,蚊香片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方式改变蚊香片内能的,过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是因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解析】(1)蚊香片放到电热驱蚊器的发热板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热板上的温度较高,会向蚊香片传递热量,蚊香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2)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都能闻到蚊香片的气味,这是蚊香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热传递;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3、(2017山东聊城一模)如图所示,图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A、压缩活塞使得筒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的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消耗机械能得到了内能,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不合题意;B、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活塞被水蒸气推出,即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14、(2016山东临沂二模)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解析】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答案】分子间存在引力.
15、(2017江苏无锡一模)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循环水进行冷却是因为水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较大.内能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到低温的水,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的水转移到高温发动机,这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解析】(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2)内能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到低温的水,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的水转移到高温发动机,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答案】比热容;方向性.
16、(2017湖北黄冈模拟)按要求填空.
在反思如图丙如示的“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时,有同学认为该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设计了图丁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解析】由图丁所示实验可知,实验用同一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杯用“水浴法”对水与煤油同时加热,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答案】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17、(2017山东日照一模)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kg.(已知c水=4.2×103J/(kg.℃))
【解析】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根据Q放=cm△t可知,降低相同的气温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
根据Q放=cm(t﹣t0)得:
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4000kg.
【答案】比热容;4000.
 三、实验题
18、(2016山东临沂二模)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刘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21*cnjy*com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刘明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升高的温度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还可以控制水和食用油升高温度相同,通过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来探究他们吸热能力的差异.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为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此实验中,水的吸热能力强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21教育网
【答案】(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2)加热时间; (3)比热容.
19、(2016山东德州一模)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烧杯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① 水 300 20 30 12
② 水 150 20 30 6
③ 煤油 300 20 30 6
④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填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版权所有:21教育】
(2)分析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3)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
(4)综合(1)、(2)、(3)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结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____ ( mailto:21世纪教育网 )有关系.
【解析】(1)①杯的质量是30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0g,升高10℃用的时间是12min,③杯的质量是300g,升高10℃用的时间是6min,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1杯的质量是300g,升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10℃用的时间是12min,2杯的质量是150g,升高10℃用的时间是6min,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故说明: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3)3杯的质量是300g,升高10℃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用的时间是6min,4杯的质量是300g,升高5℃用的时间是3min,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有关.
【答案】(1)①③;
(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
(3)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
(4)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2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