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电子的能量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________。
(2)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________,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________。
2.电子层
(1)概念: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________区域简化为________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关系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
电子离核距离
________
电子能量
________
3.电子层的排布原理
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般总是尽先从________排起,当一层________后再填充下一层。
4.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分析下表,填写下列空白: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P
O
2He(氦)
2
10Ne(氖)
2
8
18Ar(氩)
2
8
8
36Kr(氪)
2
8
18
8
54Xe(氙)
2
8
18
18
8
86Rn(氡)
2
8
18
32
18
8
观察上表可知:除氦元素外,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中最外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________;次外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________;K、L、M、N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5.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有
(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________的电子层,然后由________向________,依次排布在能量________________的电子层,即排满了________层才排________层,排满了________层才排________层。21·cn·jy·com
(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________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_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不能超过________个电子)。
(4)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_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不能超过________个电子。)
6.能量较高的电子排布在离原子核较________的电子层上,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________,故易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1·世纪*教育网
2.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________相等。www-2-1-cnjy-com
请写出Mg2+、Cl-的结构示意图:
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电子的排布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
1.最外层电子数排满________个(He为________个)形成稳定结构,________得失电子,
化学性质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较少的(<4)易___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表现出________;最外层
电子较多的(>4)易________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形成稳定结构,表现出
____________。
3.通常,我们把最外层8个电子(只有K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一般________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K层时小于2)时,是________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具有________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________结构。【来源:21cnj*y.co*m】
知识点1 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和运动区域
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像卫星一样有确定的轨道
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2.对于同一原子的下列电子层中,能量最低的是( )
A.K层B.L层C.M层D.N层
知识点2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3.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容纳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 )2-1-c-n-j-y
A.K层B.L层C.M层D.N层
4.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
知识点3 根据电子层结构推断元素
5.有两种气态单质Am和Bn,已知2.4gAm和2.1gB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数之比为2∶3。又知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试推断:21*cnjy*com
(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m中的m值为________。
6.今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基础落实
1.核电荷数分别是16和4的元素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 )
①质子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电子总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元素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出处:21教育名师】
A.1对B.2对C.3对D.4对
3.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D>B>AB.D>B>A>C
C.A>D>C>BD.B>A>C>D
4.根据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Z&X&X&K]
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练方法技巧——判断原子结构示意图技巧
5.下列三种微粒可以归为一类,请选择一项可以归入此类的结构示意图( )
A.B.
C.D.
6.在下列所表示的微粒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
练综合拓展
7.A、B为两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A2B3B. BA2C.AB4D.B3A2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8.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
的结构示意图时,忘记在圆圈内标出其质子数,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自己的判断。
(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微粒的盐溶液能使溴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
(3)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1)据此推断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2)分别写出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基础落实
一、1.(1)不同 (2)较低 较高
2.(1)不同 不连续 (2)近→远 低→高
3.内层 排满
4.8 18 2 8 18 32
5.(1)最低 里 外 逐步升高K L L M (2)2n2
(3)82 (4)182
6.远 弱 失去
二、1.
2.核外电子数 不
三、1.8 2 不易 稳定
2.失 金属性 得 非金属性
3.不与 不稳定 不稳定稳定
对点训练
1.D 2.A 3.C 4.D
5.(1)O N (2)3
解析 设B核内质子数为x,则B的质量数为2x,A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3×2+2=8,所以A的质量数为16,则·m=·n,得x=7,B为N。
又因为÷=得n∶m=2∶3,因为N2只有双原子分子,所以m=3,A单质为O3。
6.(1)甲:氧元素O,乙:钙元素Ca,丙:钠元素Na,丁:氯元素Cl。
(2)两两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Na2O2、CaO、NaCl、CaCl2。
课后作业
1.B [写出二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对比可知,①④正确。]
2.B [题中的两种元素不可能在同一周期,前10号元素只在前两个周期中,符合条件的只有2对。]
3.A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A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A为6号元素;同理B为8号元素;C元素的最外层为M层,且电子数为4,可推知其原子序数为14;B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故D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故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D>B>A。]www.21-cn-jy.com
4.C [逐项判断。A项:K层电子数为奇数,只能是1,这是氢元素所独有,它确实属于ⅠA族,叙述正确;B项:L层电子数为奇数者,可以是1、3、5、7,对应于Li、B、N、F,它们确实属于ⅠA、ⅢA、ⅤA和ⅦA族,叙述也正确;C项:L层电子数为偶数者,可以是2、4、6、8,它们当然可以是Be、C、O、Ne,但8电子填满后,还可以在M层上填充1~8个电子,这是题目未曾界定的,它们可以属于Na、Mg、Al、Si、P、S、Cl等的ⅠA~ⅦA各族,所以本项叙述不正确;D项: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情况,类似于B项中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情况,也是正确的。]2·1·c·n·j·y
5.C [题给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均表示阳离子,即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符合此特点的只有C项。]
6.B [四个选项的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碳原子、氟原子、钠离子、铝离子。钠离子和铝离子都形成最外电子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它们很难得到电子;氟原子比碳原子的核电荷数大,最外层电子数多,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大,因此氟原子比碳原子更易得电子。]
7.D [由题意知: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那么肯定是B原子M层上多了2个电子,而且A元素原子的L层未排满,所以得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B:,即A为N,B为Mg,A、B构成Mg3N2,即B3A2。]
8.(1)Ar (2)S2- (3)K+ (4)Cl-
解析 (1)该微粒为中性微粒,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18号元素氩。(2)该微粒能使溴水褪色,即为还原性微粒,且出现浑浊,即有难溶性的非金属单质生成。符合条件的为硫元素。(3)该微粒得到一个电子可变成原子,故为19号元素钾。(4)该微粒失去一个电子可变成原子,故为17号元素氯。21教育网
9.(1)A:H B:O C:Al D:S E:K
(2)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H2O(或Al(OH)3+OH-===[Al(OH)])
解析 由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知B为O,D为S;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知C为Al;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且核电荷数都小于20,知A为H,E为K。根据各元素的性质可解决(2)题。21*cnjy*com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1
1~2
1
1―→2
2
3~10
2
1―→8
3
11~18
3
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___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H、He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2
3~9
逐渐________
3
11~17
逐渐________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
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
(1)电子层数相同(即同周期)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同主族)时,随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________。
(4)原子序数
①含义:按照元素____________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②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
周期序数
原子序数
化合价(最高价、最低价)的变化
1
1~2
+1―→0
2
3~10
最高正价:________
最低负价:________
3
11~18
最高正价:________
最低负价:________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________、最低负价呈现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
(2)主族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________,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
外层电子数增多,最高化合价的数值________;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________,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______。
第2周期的氧元素和氟元素不符合以上规律。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Na、Mg、Al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探究]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
现象
________反应
与冷水缓慢反应,沸水______反应
与冷水很难反应,热水______反应
化学
方程式
与酸
反应
现象
________反应
________反应
离子方程式
2Al+6H+===__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的碱性强弱
NaOH________
Mg(OH)2
________碱
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
金属性________
变化规律: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________,置换出氢的程度越来越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________,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21教育网
(2)Si、P、S、Cl4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比较
非金属元素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发生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强弱
H2SiO3
________
H3PO4
______
H2SO4______
HClO4
________
(比H2SO4酸性_____)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硅、磷、硫、氯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越来越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________,因此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3)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对其他周期元素的性质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_______,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元素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元素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三、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________随着元素________________而呈________的变化。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知识点1 元素化合价的应用
1.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F、NeB.Li、Be、B、C
C.Li、Na、Be、MgD.F、Cl、Br、I
2.有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其质子数均在1~18之间,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 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则这几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来源:21cnj*y.co*m】
A.X2YZ4B.XYZ3C.X3YZ4D.X4Y2Z7
知识点2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3.下列叙述中,能证明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4.根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一般是( )
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C.元素的单质跟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D.元素的单质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低
知识点3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5.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A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At2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HClO的酸性一定比H2SO4强
D.H2Se是无色、有毒、不如H2S稳定的气体
6.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N、P、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练基础落实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C.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C、N、FB.Na、Mg、Al
C.F、Cl、BrD.Cl、S、P
3.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
A.HXB.H2XC.XH4D.XH3
4.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X、Y、Z三种元素,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为H3XO4<H2YO4<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
A.非金属性强弱为X>Y>Z
B.原子半径为X<Y<Z
C.阴离子的还原性为X3->Y2->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3X>H2Y>HZ
5.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6.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B.C.D.
练方法技巧——利用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
7.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质子数比B原子的质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H2的速率比1molB从相同浓度的该酸中置换生成H2的速率快
D.常温时,A、B都能从酸中置换出氢
8.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的氢化物比乙的氢化物稳定;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21·cn·jy·com
A.只有④B.只有⑤
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练综合拓展
9.A、B、C、D四种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其离子aA+、bB2+、cC-、d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
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2->C->A+>B2+
C.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金属性A>B,非金属性C>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10.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原子核电荷数为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__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的元素是__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__。
(5)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
(6)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________。
11.在水溶液中,YO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YO+3S2-+6H+===Y-+3S↓+3H2O【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YO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3)比较S2-和Y-的还原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基础落实
一、1.从1递增到8
2.减小 减小由大到小
3.(1)减小 (2)增大 (3)越小 (4)①核电荷数
②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二、1.(1)+1―→+5 -4―→-1 +1―→+7 -4―→-1 +1―→+7 -4―→-1
(2)电子数 增大 8 减小
2.(1)剧烈 迅速 缓慢 2Na+2H2O===2NaOH+H2↑ 剧烈 迅速 Mg+2H+===Mg2++H2↑ 2Al3++3H2↑ 强碱 中强 减弱 减弱 难 减弱www-2-1-cnjy-com
减弱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强酸 强 强 增强 增强 减弱 增强 周期性变化 (4)①变小 增多 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②增大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三、1.性质 原子序数的递增 周期性
2.核外电子排布
对点训练
1.B [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A中O、F一般没有正价;B中Li、Be、B、C分别为+1、+2、+3、+4价;C中Li、Na均为+1价,Be、Mg均为+2价;D中Cl、Br、I均为+7价。]2-1-c-n-j-y
2.A [X可以是H、Li、Na,Y为,是磷元素,Z的L层有6个电子,该元素是氧,再分析选项中各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Y的化合价,其化合价分别为+6、+5、+5、+5,而磷无+6价。]【出处:21教育名师】
3.D [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能确定A、B的金属性强弱;选项B中指出了A、B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多少,但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金属性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弱;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A、B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而没有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如1 mol Al和1 mol Na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Al生成的氢气多,但Al不如Na活泼;选项D正确,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与冷水反应。]www.21-cn-jy.com
4.B
5.C [对于不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以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为参照,然后利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在比较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强弱的时候,如果用酸性或碱性强弱来比较,则应都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来比较。]【版权所有:21教育】
6.C [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不难确定答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课后作业
1.B [A项错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在第1周期从1到2,而不是从1到8;B项正确,是元素周期律的内容;C项错误,负价一般是从-4到-1,而不是从-7到-1;D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2.B [由于F无正化合价,而Cl、Br最高正化合价相同,故A、C项错误;B项中Na、Mg、Al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1、+2、+3,D项Cl、S、P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7、+6、+5,故B项正确,D项不正确。]21cnjy.com
3.D [H3XO4中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其最低负化合价为-3,故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
4.C [由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XO4<H2YO4<HZO4,且X、Y、Z同周期,故原子序数大小顺序为X<Y<Z,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原子半径X>Y>Z,B项错误;非金属性应为X<Y<Z,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3X
5.D
6.B [由于同一种元素的阳离子比其原子半径小,所以<1,故A选项错误;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也增大,所以r(Ca)>r(Mg),故二者之比大于1,故B选项正确;同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r(S)7.C
8.C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依据包括: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元素得电子的难易,综上可知答案为C。]
9.C [由于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A、B电子层数相同,C、D电子层数相同,但前者比后者多一个电子层,根据它们所带电荷数目,可确定四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为b>a>c>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四种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D2->C->A+>B2+;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则金属性A>B,非金属性C>D;综上分析可知C不正确。]
10.(1)Na (2)NaOH (3)Al (4)HClO4 (5)SiH4
(6)Cl
11.(1)+5 (2)7 (3)S2- Y-
解析 由离子方程式遵守电荷守恒知:n=1,故YO中Y元素化合价为+5,由还原产物Y-知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确定S2-还原性大于Y-的还原性。21*cnjy*com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体现
一、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1)把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________的顺序从________到________排成横行,叫做周期。www-2-1-cnjy-com
(2)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的顺序由________到________排成纵行,叫做族。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____个周期。
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________相同。
③分类:
周期
(2)族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但只有____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
③分类:
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__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__族。
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He为________),其化合价定为________。
Ⅷ族:周期表中第________纵行。
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族:________元素;第ⅦA族:________元素;0族:________元素。21cnjy.com
二、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______________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________,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________,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
2.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1)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种元素,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纵行,属于第________族。21*cnjy*com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F2
Cl2
Br2
I2
相似性
________________
递
变[]
性
反应条件
反应剧烈程度
逐渐________
产物的稳定性
逐渐________
结论
元素的金属性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
(3)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________,原子半径________,失电子能力
________,得电子能力________,金属性________,非金属性________。
(4)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①与氢气化合的________及气态氢化物的________。
②元素________________对应水化物——______________酸的酸性强弱。
③非金属单质之间的________反应。
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永远不会改变
B.元素周期表有九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
C.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六个族
D.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八个族
2.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仅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第14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21教育网
知识点2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导其原子序数
4.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2B.x+4C.x+34D.x+26
5.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一定错误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n=m+1B.n=m+11
C.n=m+25D.n=m+10
知识点3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6.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
A.第ⅢA族B.第ⅠA族
C.镧系元素D.第ⅢB族
7.2007年3月21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1号元素(符号为Rg)的中文名称为钅仑,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是( )
A.第7周期B.第5周期
C.第6周期D.第4周期
知识点4 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a是第7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As是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AsH3的还原性比NH3的还原性弱
C.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D.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Ⅳ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CH4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3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练基础落实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
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核电荷数 ③核外电子数 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
①0族 ②主族 ③副族 ④第Ⅷ族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4.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A.a>b>c>dB.b>a>d>c
C.c>b>a>dD.b>a>c>d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练方法技巧——元素推断的一般方法
6.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三元素应分别为( )21·世纪*教育网
A.C、Al、PB.O、P、Cl
C.N、Si、SD.F、S、Ar
7.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7周期填满,元素种类为32):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元素种类数
2
8
8
18
18
32
32
分析元素周期序数和元素种类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A.18B.32C.50D.64
9.请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预测11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A.第ⅢA族 第7周期B.第ⅥA族 第7周期
C.第ⅢA族 第6周期D.第ⅣA族 第6周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练综合拓展
10.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中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
例外元素
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
(a)S、Na、Mg、Al
(b)P、N、Sn、As
(c)K、Ca、Al、Zn
(d)Cu、Fe、Ag、Ca
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①主族元素;②过渡元素;③同周期元素;④同主族元素;⑤金属元素;⑥非金属元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21·cn·jy·com
(1)写出A、B、C三种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体现
基础落实
一、1.(1)电子层数 递增 左 右 (2)最外层电子数 递增 上 下
2.(1)①7 ②电子层数 ③2 8 8 18 18 32
(2)①18 16 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ⅣA ⅥB 8 2 0 8、9、10 ④碱金属 卤族 稀有气体2·1·c·n·j·y
二、1.核外电子层数 增加 减小 增强 减弱 减弱 增强
2.(1)氟 氯 溴 碘 砹 17 ⅦA (2)都能与H2化合 暗处 光照 加热 持续加热 减弱 减弱 减弱 增强 (3)增多 增大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4)难易 稳定性 ②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含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置换
对点训练
1.C
2.D [He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但它是第18列的元素,所以A正确;C在第14列元素中,C是构成有机物的必需元素,而有机物种类繁多,所以B正确;镧系和锕系元素在第3列中,所以C正确;第16列元素中钋是金属,所以D不正确。]2-1-c-n-j-y
3.D [原子序数为2(He)、18(Ar)同在0族;17(Cl)在ⅦA族;8(O)、16(S)同在第ⅥA族;故D正确。]【来源:21cnj*y.co*m】
4.B [同一主族元素序数差可能为2、8、8、18、18、32及它们相邻的两数及三数之和,故B不可能。]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D [A、B同属短周期时:n=m+1,A、B同属第4或第5周期时:n=m+11,同属第6周期时:n=m+25;故D一定错误。]21*cnjy*com
6.B [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应位于第ⅡA族右侧相邻的族,在短周期中为第ⅢA族,在长周期中为第ⅢB族。镧系元素属于第ⅢB族。]
7.A [第6周期0族元素为86号元素,故该元素位于第7周期。]
8.B [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第ⅡA族元素Mg和Ra,原子序数MgMg(OH)2,A项正确;第ⅤA族元素N和As,原子序数NAs,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N3-Cl,D项正确。]
9.B [A项应为同周期的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但并不是所有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都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而碳是第ⅣA族的第一种元素,故同主族的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CH4,B项正确;C项中应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项第3周期中的阳离子半径自左到右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自左到右逐渐减小,但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D项错误。]
课后作业
1.B
2.C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C项正确。]
3.A
4.B [由于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由阳离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则b>a,阴离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则d>c,故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为b>a>d>c。]
5.A [A项中S、Cl同周期,原子序数Cl>S,则原子半径S>Cl,A项错误; Na、Mg、Al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减弱,单质的还原性减弱,B项正确;F、Cl、Br同主族,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C项正确;P、S、Cl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强,D项正确。]
6.B [已知A、B、C为短周期元素,据图示分析,可知A元素位于第2周期,B、C元素位于第3周期。已知B、C原子序数之和是A原子序数的4倍,设B的原子序数为x,C的原子序数为(x+2),A的原子序数为x+1-8=x-7,得x+(x+2)=4(x-7),x=15。
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元素中,相邻四种主族元素呈“T”形的位置关系有如下两种情况:、;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如下所示:、,这些元素应处在第ⅢA族~第ⅦA族之间。]
7.B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时,要明确1、2、3周期是短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种,4、5、6周期为长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种,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1。]
8.C [由本题图表所示的元素周期序数和元素种类的关系可归纳出:当周期序数n为奇数时,此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类是;当n为偶数时,此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类数是。因此第8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类数是=50。]www.21-cn-jy.com
9.A [经推算第7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所以113号元素位于第7周期第ⅢA族。]
10.(a)S ⑤ (b)Sn ④或⑥ (c)Zn ① (d)Ca ②
11.(1)氮 硫 氟 (2)3 ⅥA (3)2NH3+H2SO4===(NH4)2SO4(或NH3+H2SO4===NH4HSO4)
解析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从三者的相对位置及周期表的结构来看,A、C一定处于第2周期,B处于第3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x,则C的原子序数为x+2,B的原子序数为x+8+1。由题意知:x+x+2=x+8+1,x=7,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分别为氮元素、硫元素、氟元素。
第4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2.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既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又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1.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O、F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元素________负化合价,________形成简单的阴离子;非金属元素(除氢外),________形成简单的阳离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1)最高正价(O、F除外)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____________。
(2)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等于使它达到________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目。
(3)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________。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元素的________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指导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
4.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如在周期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在________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知识点1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B.周期表中,元素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第3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ⅦA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升高,碱金属元素单质熔、沸点降低
2.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显+2价B.单质能与水反应置换出H2
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
知识点2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已知下列反应:Cu+X2CuX2,2Cu+YCu2Y,2KX+Z22KZ+X2。X2、Y、Z2为三种元素的单质。在Cu2Y中Y为-2价。下列关于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HXO4>H2YO4>HZO4
B.HZO4>HXO4>H2YO4
C.HZO4>H2YO4>HXO4
D.H2YO4>HZO4>HXO4
4.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
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知识点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5.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
A.耐高温的合金材料B.制农药的元素
C.作催化剂的元素D.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6.在原子序数为1~20号的元素中,将形成的相应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
(3)硬度最大的单质是________;
(4)常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
(5)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6)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
(7)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8)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9)气态氢化物含氢量最高的是________;
(10)常温下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氧化物是________。
练基础落实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2.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如果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强
B.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
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
C.第3周期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4.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n-10B.12-3nC.3n-4D.3n-12
5.已知Xn-、Yn+、Z三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Xn-B.Z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原子序数关系是Z>Y>X
D.原子半径关系是Y6.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若①X的阳离子与Y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②W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同主族带等电荷数的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③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同主族带等电荷的Y的离子半径。则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W>Y>X>Z B.Z>Y>W>X
C.X>Y>Z>W D.Z>X>Y>W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练方法技巧——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微观规律应用方法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21教育网
a.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b.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锂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296
4570
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799
6920
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550
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21cnjy.com
③Y是周期表中的第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______(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最多。
练综合拓展
8.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__________。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1·cn·jy·com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2·1·c·n·j·y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9.依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人们总结如图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变化规律。
(1)该表中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表明( )
A.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是相似的
B.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角的氦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肯定比同周期的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2)按照表中元素的位置,认真观察从第ⅢA族的硼到第ⅦA族的砹之间连接的一条分界线,我们能从分界线附近找到( )www.21-cn-jy.com
A.耐高温材料B.新型农药材料
C.半导体材料D.新型催化剂材料
(3)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原子X,它属于一种新元素,116号元素(元素符号暂用X代替),关于它的推测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67
B.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
C.这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这种元素的原子易与氢化合
第4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基础落实
一、1.
2.金属性 非金属性
3.减小 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增大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二、1.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2.无 不能 均不能
3.(1)电子的数目 (2)8电子 (3)8
三、1.原子结构 性质
2.原子结构
3.原子结构和性质
4.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处 过渡元素
对点训练
1.D
2.C [镭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ⅡA族,据同族元素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推得:在化合物中镭显+2价;单质与水反应剧烈,放出H2;从上到下碳酸盐的溶解度逐渐减小,碳酸镭难溶于水;氢氧化物的碱性比Ba(OH)2强,呈强碱性。因此A、B、D正确,C不正确。]
3.B [同样条件下,X2把Cu氧化成X2,Y却把Cu氧化成2Y,所以,氧化性:X2>Y;Z2能从KX中氧化出X2,说明氧化性:Z2>X2,所以非金属性:Z>X>Y,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对应,所以选B。]21·世纪*教育网
4.B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可知它们为短周期元素,由“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可推知:X为钠元素,Z为氧元素,Y为氯元素。由元素周期律可知A、C、D项正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即:离子半径X+5.D
6.(1)K (2)F2 (3)金刚石 (4)F2、Cl2 (5)KOH (6)HF (7)HCl (8)H (9)CH4 (10)Al2O3、BeO2-1-c-n-j-y
课后作业
1.B [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A错误;主族元素(F、O除外)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正确;H+的最外层电子数是0,C项错误;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相同,但是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
2.C [X原子半径比Y的大,说明X在Y的左边,原子序数X比Y的小,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比Y的弱,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X的气态氢化物不如Y的稳定。]21*cnjy*com
3.B [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与其失去电子的能力有关,钠比铝易失去电子,金属性Na>Al,则单质的还原性钠比铝强;氧、硫同主族,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来源:21cnj*y.co*m】
4.D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化合物HnRO2n-2中R的化合价为+(3n-4),再根据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则其|最低负价|=8-3n+4=12-3n,则气态氢化物中R的化合价为3n-12。]【出处:21教育名师】
5.B [题给三种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Xn-、Yn+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则Z为稀有气体元素。根据“阴上阳下”的规律可知Y在X的下一周期,故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如图:,则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关系为Y>Z>X,原子半径Y>X,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Xn->Yn+。]
6.D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都可以形成简单离子,则Y和Z位于第2、3周期,由于Z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同电荷的Y离子的半径,则Z位于Y的下一周期,由于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Y的相对位置如下;W、X同主族,阳离子氧化性W>X,则原子序数WX>Y>W。]
7.(1)①④ (2)①Li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稳定结构,再失去1个电子很困难 ②a Na2O或Na2O2 ③ⅢA【版权所有:21教育】
④m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及处理新信息的能力。(2)题中的①是解决后续问题的台阶,由此不难推断X是ⅠA族元素,Y是ⅢA族元素,又由于X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比锂少,故X只能为表中已经列出的a(Na)。正确处理和应用信息也是一种能力,处理数据信息要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1) (2) (3)Cl b (4)H2CO3 只有H2CO3是弱酸
解析 (1)从X的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且其中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推知X为碳元素,其同位素符号是。21*cnjy*com
(2)因元素Y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推出Y为氮元素,Y与H形成的YH即NH,其电子式为。
(3)Z属短周期元素,其最高正价为+7价,则可推知Z为氯元素,它的非金属性比硫强,可以通过b来证实。
(4)从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看,分子为H2SO4、H2CO3、HNO3和HClO4,显然H2CO3的性质与其他三种不同,因为只有它是弱酸。
9.(1)CD (2)C (3)AC
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A项错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已达到稳定结构,既难得到电子又难失去电子,故非金属性最强的不是氦而是氟,B项错误;C项符合元素周期律,正确;量变引起质变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2)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找到半导体材料。(3)116号元素比118号少2,可知它位于第7周期第ⅥA族,与氧位于同一主族,根据该族元素的分布可知其为金属元素,难与H2化合。
第5课时 习题课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周期表中族的排列顺序为
ⅠA、ⅡA、ⅢB~ⅦB、Ⅷ、ⅠB、ⅡB、ⅢA~ⅦA、0
(3)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序数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违背科学规律的是( )
A.改变核外电子数可使原子与离子相互转化
B.改变核内中子数可使不同的同位素相互转化
C.改变核内质子数可使不同的元素相互转化
D.改变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可使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转化为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
2.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和副族元素组成的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新型纳米材料氮化镓
3.我国报道的高温超导体中,铊(Tl)是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铊和铝是同族元素,关于铊的判断有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铊是银白色柔软的金属
B.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C.铊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D.与硝酸作用,生成硝酸盐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第ⅠA族的所有元素
5.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X
Y
Z
W
A.原子半径:W>Z>Y>X
B.元素的非金属性:Z>W>X
C.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D.W的单质是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硫酸的酸性比磷酸的酸性强,所以硫的非金属性比磷强
C.氟化氢是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D.氢氧化铝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的碱性
7.同一个短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气态氢化物分别是HX、H2Y、ZH3,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www.21-cn-jy.com
A.热稳定性:HX>H2Y>ZH3
B.还原性:HX>H2Y>ZH3
C.酸性:H3ZO4D.非金属性:X>Y>Z
8.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9.A、B、C、D、E五种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水溶液呈碱性,且碱性B>A;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DEABB.ECDAB
C.BAEDCD.BADCE
10.若甲、丙为短周期、同一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满足条件的甲和丙可以为( )
①钠和氢气 ②氟气和氧气 ③碳和硅 ④氯气和溴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
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已知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且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它们所处的同族中最小的。试确定:
(1)各元素的符号:
A:______,B:______,C:______,X:______。
(2)C、D、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排列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
12.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
(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1.43
最高正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负化合价
-2
-3
-1
-3
已知,元素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处于第ⅠA族的有________,处于第3周期的有______________(以上均用编号表示)。21教育网
(2)元素④与元素⑦相比较,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________(填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3)元素①、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信息,推断元素及有关物质,按要求回答:
信息①:X、Y、Z、W是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2。
(1)根据信息①:X一定不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B.碳C.氧D.硫
信息②: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种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三种能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大于26。
(2)这四种元素中是否可能有一种是铝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③:向上述四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21cnjy.com
(3)白色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④:向上述四种元素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21·世纪*教育网
(4)生成白色沉淀物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⑤:X与W同主族。
(5)X与浓硫酸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②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2)Y是________,Z是________,W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5课时 习题课
知识体系
1.(2)能量 能量 内 外 (3)2n2 8 18
2.(1)周期性
(2)①由大到小 ②+1到+7 -4到-1 ③减弱 增强 (3)
3.(1)2 8 8 18 18 32 26 8 9 10 稀有气体
(3)周期 主族
4.(1)周期数 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序数 8-主族序数
课后作业
1.D [核外电子数改变不能改变元素的种类。]
2.C [A、D两项中的元素都是主族元素,其中氮和砷都在ⅤA族,镓在ⅢA族,不合题意;B项中镧、镍都是副族元素,也不正确;C项中,锌在ⅡB族,硒在ⅥA族,符合题意。]
3.B [铊与铝是同族元素,可推知铊的化合价与铝相同都是+3价,故C正确;铊的金属性比铝强,其对应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铝强,所以氢氧化铊不会具有两性,故B错误;铊是银白色金属,可与硝酸作用生成硝酸盐,故A、D也是正确的。]
4.C [氧元素一般不显正价,只显负价,氟元素无负价,A项错误;第2、3、4、5、6、7周期最多所含元素种数依次为8、8、18、18、32、32(未填满),B项错误;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金属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C项正确;第ⅠA族中含有的氢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D项错误。]2·1·c·n·j·y
5.C [依题意,Y为氧元素,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原子半径:Z>W、Z>Y、X>Y,A项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W>Z,B项错误;常温下,氯气、硫、氮气、氧气中硫为固体,其他三种为气体,C项正确;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D项错误。]www-2-1-cnjy-com
6.D [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B项中原子序数PAl,则碱性Mg(OH)2>Al(OH)3,D项错误;周期表中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其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2-1-c-n-j-y
7.B [根据题意可以判断出原子序数:X>Y>Z,那么氧化性:X>Y>Z,热稳定性:HX>H2Y>ZH3,酸性:H3ZO4Y>Z,还原性:HX8.B [因R、W、X、Y、Z为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所以当R(OH)n为强碱时,W(OH) n+1不一定为强碱,如NaOH为强碱,Mg(OH)2、Al(OH)3等则不是强碱,A错;若HnXOm为强酸,说明X为活泼非金属,而Y的非金属性大于X,则Y一定为活泼非金属,B正确;若Y的最低价为-2,则Y的最高正价为+6,因此Z的最高正价大于6,C错;若X的最高正价为+5,那么R、W也可能是金属,D错。]【来源:21cnj*y.co*m】
9.A [题给5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它们位于同一周期,根据A、B的比较,可知A、B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A>B,根据C、D的比较,可知C、D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C>D;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E必为阳离子,则原子序数比A大,综合分析可知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E>A>B。]【出处:21教育名师】
10.A [本题综合考查了单质的置换反应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根据:2Na+2HCl===2NaCl+H2↑知①正确;2F2+2H2O===4HF+O2,F与O不是同主族元素,②错误;2C+SiO22CO+Si,③正确;Cl2+2NaBr===2NaCl+Br2,因Br不是短周期元素,④错误。]
11.(1)Si N S P (2)H2SO4>H3PO4>H3AsO4
(3)NH3>PH3>SiH4
解析 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则X的最高正价为+5价,X是ⅤA族元素,B是ⅤA族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N,由此可知X是P, D是As,A是Si,C是S。推出各元素后,根据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即可解答有关问题。
12.(1)③⑥ ②④⑤⑥⑧ (2)NH3 (3)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知,①为氧元素;根据+1价和原子半径知,③为锂元素,⑥为钠元素;②的原子半径比⑥小,则②为镁元素,④和⑦位于第ⅤA族,根据原子半径知,④为磷元素,⑦为氮元素;氟没有正价,则⑤为氯元素,⑧为铝元素。21*cnjy*com
13.(1)AD (2)可能 (3)Mg(OH)2 (4)SiO+2H++H2O===H4SiO4↓或SiO+2H+===H2SiO3↓【版权所有:21教育】
(5)C+2H2SO4(浓)CO2↑+2SO2↑+2H2O
解析 (1)若X为H,则其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与题意不符;若X为S,则Y、Z、W中至少有一种元素位于长周期,也与题意不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根据信息②知,在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中至少有一种元素的氧化物既可与稀硫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两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所以可能有铝元素。
(3)短周期元素的单质中可溶于盐酸且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2的元素可能是Mg或Al,而形成的氢氧化物不溶于过量烧碱溶液的只能为Mg(OH)2。21*cnjy*com
(4)短周期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2且单质可溶于烧碱溶液的为Si或Al,反应分别生成Na2SiO3和NaAlO2,但加入过量的盐酸能产生沉淀的只能是Na2Si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H++H2O===H4SiO4↓或SiO+2H+===H2SiO3↓。
(5)综合前四小题的信息知,W为Si,则X为碳,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14.(1)否 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N O S (3)硫酸铵,(NH4)2SO4
解析 (1)假设Y、Z、W处于同一周期,根据它们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设为x、x+1、x+2,则x+x+1+x+2=17,x为分数,假设不成立。(2)处于不同周期的Y、Z、W两两相邻,可能出现的位置关系有:
Y
Z
W
Y
Z
W
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若为第一种情况,则有x+x+1+x+1=17,得x=5,对应三种短周期元素为N、O、S;若为第二种情况,则有x+x+x+1=17,x为分数,不合理。
(3)该化合物为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1课时 化学键 离子键
一、化学键及分类
1.概念
直接相邻的________或________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分类
原子间价电子的得失形成________键。原子间价电子的共用形成________键。
3.化学反应的本质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________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________的过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离子键
1.形成过程
(1)钠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
化学方程式
(2)NaCl的形成过程
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________结合在一起。
2.离子键
(1)定义
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离子键。
(2)离子键的理解
①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
②实质:________。
③成键条件(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三、离子化合物
1.定义
由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2.常见的离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电子式
1.概念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____________的式子。
2.书写
(1)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式
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书写电子式需注意
①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阴离子要在元素符号周围点
足________个电子(H-为2个电子),再用“________________”括起来,然后注明______。2-1-c-n-j-y
②化合物中相同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一般要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化学键与离子键
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它存在于分子、原子团、晶体中
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钠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知识点2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与离子键的关系
4.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移到R元素的两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M与R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R2
B.M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比R元素的原子半径大
C.M与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溶于水
D.M与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晶体一定不导电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因此整个晶体不显电性
C.阴、阳离子间有吸引力,没有排斥力,所以离子的核间距离相当小
D.离子化合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存在分子
知识点3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6.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不正确的是( )
7.下列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练基础落实
1.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6和8B.19和16
C.12和17D.10和8
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得失
D.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3.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A.a和cB.a和f
C.d和gD.c和g
4.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a2+[C]
B.Na+[]-2Na+
C.[Mg2+][]2-
D.K+[]-
5.X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和X元素的原子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在X与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NaFB.MgCl2
C.NaClD. CaCl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只含非金属元素
C.离子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D.离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分子
7.AB属于离子型化合物,其中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看A比B少4,而次外层电子数A比B多6,则该离子化合物是( )
A.MgOB.CaO
C.KClD.MgS
练方法技巧——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
8.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b、a、d、c、eB.e、b、a、d、c
C.b、a、e、d、cD.c、d、e、a、b
9.下列所述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增强
B.HCl、PH3、H2S稳定性依次减弱
C.NaOH、KOH、Ca(OH)2碱性依次减弱
D.S2-、Cl-、K+、Ca2+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练综合拓展
10.A+和B2-都与A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A+和B2-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A、B、C三种元素,已知①4gA元素的单质与水作用,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2.24L,反应中有1.204×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②B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AB2型的离子化合物,且知A、B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元素C21教育网
的气态氢化物可以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1mol该盐含有42mol电子。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21·cn·jy·com
(1)元素符号: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A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气态氢化物反应时有________产生,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化合物。21cnjy.com
12.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e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2·1·c·n·j·y
(1)e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d、e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0.8mol稀盐酸完全反应,并收集到0.25mol气体,则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1课时 化学键 离子键
基础落实
一、1.原子 离子
2.离子 共价
3.断裂 形成
二、1.(1)钠在氯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生成,黄绿色变浅 2Na+Cl22NaCl (2)静电作用21·世纪*教育网
2.(1)相反电荷的离子 相互作用 (2)①阴、阳离子
②静电作用 ③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三、1.离子键
2.强碱、绝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
四、1.最外层电子
(3)
(4)①离子符号本身 8 [ ] 所带电荷数 ②不能合并 对称排列
对点训练
1.B [A项前半段叙述不完全;B项是对离子键形成原因的本质概括;在离子交换过程中离子化合物从溶液中结晶过程所形成的离子键,没有电子的得失,C项错误;D项只考虑了一般情况而忽略了特殊情况,如NH4Cl等铵盐,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www-2-1-cnjy-com
2.D [NH4Cl就全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错误;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B错误;由CaCl2的电子式可以看出,两个氯离子(都是阴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离子键存在于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C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正确,因此答案选D。]
3.C [活泼的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阴离子和阳离子均达到稳定结构,这样体系的能量降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故A、D正确,B也正确。离子键的形成只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并不一定发生电子的得失,如Na+与OH-结合成NaOH。]【来源:21cnj*y.co*m】
4.B
5.A [A正确;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一定为1∶1,但正、负电荷数相等,B错;阴、阳离子间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排斥力,C错;离子化合物在蒸气状态下,可存在单个分子,D错。]【出处:21教育名师】
6.D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很容易出错,有时容易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混淆。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时,学生容易漏写“[ ]”或离子电荷,至于用“·”还是用“×”,现在要求不很严格,只要电子总数对就行。]【版权所有:21教育】
7.C [A中漏标溴离子电荷且漏写另一个溴离子;B中KF电子式应为K+;D中漏写硫离子电荷且2个Na+不能合并。]21*cnjy*com
课后作业
1.C [AB2型离子化合物中A为+2,B为-1,即A为第ⅡA族元素,B为第ⅦA族元素,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
2.C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后,可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所以A、D均正确; B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除阴、阳离子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之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一般来说形成离子键有电子的得失,但也有例外如NH4NO3铵盐的形成。]
3.B [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3周期元素,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和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4.D [A项中Cl-不能合并书写;B项中S2-所带电荷标注方式错误;C项中Mg2+不应带“[ ]”。]
5.D [由题意知X为第ⅦA族元素,且X、Y的原子核外至少有三个电子层,再根据X、Y形成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位于X的下一周期。综上所述,答案为D。]
6.D [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除离子化合物外,还有金属或合金,故A错误;氯化铵等盐是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故B不正确;有些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水,如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钙等,故C不对;离子化合物在蒸汽状态下可能成为分子,故D正确。]
7.[B 从A、B两元素的原子结构看,B原子只有两个电子层,符合此要求的只有A、B两项;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只有B项符合。]
8.C [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则a、b为金属,且金属性b>a(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d>c,即c、d为非金属,且非金属性d<c。再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即可排序:b、a、d、c;又因五种元素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e应为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b<a<e,即得答案。]
9.D [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故还原性递减,所以A错;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故对应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故B错;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对应碱的碱性增强,C错;S2-、Cl-、K+、Ca2+电子层结构相同,微粒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故选D。]www.21-cn-jy.com
10.K r(S2-)>r(K+)
11.(1)Ca Cl N (2)
(3)
(4)大量白烟 NH4Cl 离子
解析 根据①中的量化关系可知A为二价金属,且相对原子质量为40,即为Ca;由②中二者形成离子化合物AB2,且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可知B为Cl;由③中信息可知C的气态氢化物为碱性气体,即为NH3,则C为N。然后根据要求可确定各小题答案。
12.(1)S
(2)CH4<NH3<H2O NH4NO3
(3)0.3molNa2O2、0.1molNa2CO3
解析 (1)由d2c2的性质可知d为Na,c为O;a与e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则意味着a、e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3或4、6,例如a、e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3,由于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e少一个,则b最外层电子数也为2个,b与c就不可能相邻,所以a、e最外层电子数分别只能为4、6,即c、e同主族,又由于a、b、c、d、e皆为短周期元素,而c为氧,所以e只能为S,而b、c相邻,且b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b为N,又由于a最外层有4个电子,且与N相邻,所以a为碳元素。
(2)根据C、N、O的非金属性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出其氢化物稳定性为CH4<NH3<H2O;b的氢化物(NH3)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NO3)反应的生成物为NH4NO3。Na2S的电子式为。
(3)d2c2(Na2O2)和ac2(CO2)反应生成Na2CO3,若Na2O2过量,产物中还剩余Na2O2。若产物中只有Na2CO3,则它与0.8mol稀盐酸反应产生0.4mol的气体,而实际产生0.25mol气体,说明产物中有剩余的Na2O2,根据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和Na2CO3+2HCl===2NaCl+CO2↑+H2O,设Na2O2的物质的量为x,Na2CO3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
解得x=0.3mol,y=0.1mol。
第2课时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一、共价键
1.形成过程(以Cl2形成为例)
(1)用电子式表示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Cl的形成过程与NaCl的形成过程比较:
由图示可知二者的形成过程不一样。因为形成HCl的过程是双方各提供一个e-形成
____________为两个原子共用,从而使双方共同达到________。而形成NaCl的过程为Na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Cl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这样形成____________。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H、Cl都缺少一个电子就可以达到稳定结构,所以二者形成____________,而Na与Cl为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金属________电子而非金属________电子,所以有电子的________。
2.概念
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3.分类
(1)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由________形成共价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________,共用电子对将偏向
________________的一方,所以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显负电性,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显正电性,像这样共用电子对________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2)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由________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________,共用电子对________任何一个原子,成键原子因此而________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4.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________作用叫做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________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
通过___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________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
成键元素
活泼________元素与活泼________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
________元素之间(特殊:AlCl3等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但含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
概念:以____________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6.含有共价键分子的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含共价键的微粒:
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结构式表示
形成共价键的每一对____________用“-”表示,并且略去未成键的电子的式子。
如:HCl:_______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_______,
N2: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下面表格
物质(分子式)
HCl
Cl2
H2O
NH3
CH4
电子式
结构式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8.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碳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碳原子既不易________电子,也不易________电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________结合。每个碳原子最多可形成________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碳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可形成________或________。2·1·c·n·j·y
二、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________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______,也可称为________。2-1-c-n-j-y
(2)分子间作用力的特征
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只有每摩尔几千焦至几十千焦,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21*cnjy*com
②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________。如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只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不需要破坏化学键,只要加热到100℃即可。21*cnjy*com
(3)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
一般存在于大多数共价化合物和非金属单质的________,如H2O、N2、He等分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混合物的不同________,如空气中的N2和O2分子之间也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2.氢键
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________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________间所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水分子间的氢键使水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因此水有________的沸点。在冰晶体中,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液态水中形成的氢键________,水分子间所形成的氢键使冰的微观结构里存在较大的空隙,因此,相同温度下冰的密度比水________。
除水以外,NH3、HF、C2H5OH分子间也存在着氢键,因此它们的熔、沸点等明显________组成、结构相似的同主族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氢键________化学键,只是一种较强的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1.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
A.NH4ClB.NaOH
C.Na2O2D.CH4
2.下列各组物质中,既都含有共价键,却又都不属于共价化合物的一组是( )
A.Na2O2 Na2OB.KClO NaOH
C.Br2 HBrD.HF H2O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H2B.H2O
C.NH4ClD.CaCl2
4.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D.氯化氢溶于水
5.下列物质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
A.H2OB.HCl
C.NaOHD.O2
知识点2 电子式的书写
6.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7.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F-的结构示意图: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HCN的电子式:HN??C
D.N2的结构式:N≡N
知识点3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8.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9.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方式的是( )21教育网
A.干冰B.氯化钠
C.氢氧化钠D.碘
知识点4 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学键的关系
1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BeCl2B.H2S
C.NCl3D.SF6
11.下列分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与HF相同,且只有两个极性共价键的是( )
A.CO2B.N2O
C.H2OD.CH4
练基础落实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3.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有得失
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
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
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
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类型化学键的是( )
A.Na2O2B.Ca(OH)2
C.HClOD.Ne
练方法技巧——发散创新探究的方法
6.A、B属于短周期元素,能以化学键结合成分子式为AB2型的化合物,则B、A元素不可能分别属于周期表中的族数是( )www-2-1-cnjy-com
A.ⅤA和ⅠA族B.ⅥA和ⅤA族
C.ⅥA和ⅣA族D.ⅦA和ⅡA族
7.下列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NaOH和NaClB.H2S和Na2S
C.CCl4和H2O D.CO2和H2O2
8.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有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XYB.X2Y
C.X2Y3D.X2Y5
9.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H,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H可进一步形成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的电子式是HHH
B.H可在液氢中形成H、H、H
C.H可在液氢中形成H、H、H
D.H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练综合拓展
10.以下列出了四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包含除价电子以外的电子)的示意图,黑点表示非共用电子对,直线表示共价键,且图中各分子仅是由第一、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在括号内填写四种物质的分子式。21cnjy.com
11.A、B、C三种元素位于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A、C同主族,B+核外有10个电子,则:【来源:21cnj*y.co*m】
(1)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是
A:______、B:______、C:______。
(2)A、B、C之间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B2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C>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个电子的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D元素形成的单质:________。
②E与B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③A、B、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④D与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⑤C、D、E形成的离子化合物:________。
第2课时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基础落实
一、1.(1)
(2)共用电子对 稳定结构 稳定的结构 共用电子对
易失 易得 得失
2.共用电子对
3.(1)不同原子 不同 吸引电子能力强 吸引电子能力强 吸引电子能力弱 偏移 (2)同种原子 相同 不偏向 不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静电 电子对 得失 电子对 阴、阳离子 原子 金属 非金属 非金属
5.共用电子对
8.2 ⅣA 4 失去 得到 共价键 4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 碳链 碳环
二、1.(1)分子之间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 (2)①弱得多 ②熔、沸点 溶解性 化学性质 (3)分子之间【出处:21教育名师】
分子之间
2.氢原子 氧原子 分子间作用力 增强 较高 多
小 高于 不是分子间作用力
对点训练
1.D [NH与Cl-,Na+与OH-,Na+与O之间存在离子键。]
2.B [只要含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而ClO-中的氧、氯之间,OH-中的氧、氢之间存在共价键。]
3.B [H2是单质;NH4Cl、CaCl2是离子化合物。]
4. D [A、B、C三项均属物理变化,没有破坏共价键。]
5.D [只有非金属单质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6.C [A项中N原子和B项中Cl原子漏写未成键的电子对;D项中C与O之间应是两对共用电子对。]
7.A
8.B [考查分子间作用力及存在氢键时的反常情况。A中应由化学键的键能来说明,水分解是一个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化学反应过程;C中各物质没有氢键,用范德华力解释;D中热稳定性也应由化学键的键能来说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B [干冰中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中只含有离子键;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碘中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版权所有:21教育】
10.C [A项中Be为4电子;B项中H为2电子;D项中S为12电子。]
11.C [HF分子里有10个电子;CO2分子和N2O分子各有22个电子;H2O分子和CH4分子各有10个电子;H2O分子有两个极性共价键,CH4分子有四个极性共价键。]
课后作业
1.C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但离子化合物中除含离子键外还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OH,其中O—H之间为极性共价键,而Na2O2中O—O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
2.D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A项不正确;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平衡,B项错误;离子键的形成必须有阴、阳离子,但并不一定是含有金属阳离子,例如铵根阳离子同样可以与酸根阴离子形成离子键。]www.21-cn-jy.com
3.B [共价键的形成不存在电子的得失,只有电子的共用,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使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之别。]21·世纪*教育网
4.C [A项中Cl原子漏写了未参与成键的最外层电子;B项中Na2O2为离子化合物;D项中共用电子对应由C、O原子双方提供,而不应由C原子单方提供,且C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的书写为]
5.C [A、B为离子化合物,它们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D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化学键。]
6.A [短周期元素组成AB2型化合物,A、B元素可能有以下组合:ⅡA(Mg)、ⅦA(Cl),ⅤA(N)、ⅥA(O)和ⅣA(C)、ⅥA(O)等,对常见化合物化学式熟记很重要。]
7.C [注意“完全”两字,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共价键又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8.D [甲中X含量大于乙中X含量,而甲中Y∶X=2∶1,则乙中Y∶X>2∶1只有D,Y∶X=5∶2>2∶1,所以选D。]21·cn·jy·com
9.C [该反应可写成H2+H2―→H+H-,根据题给H是二电子三中心离子的信息,所以A错;H可进一步形成H,显然H是和H2结合,而不是和H+或H-结合,因为若H结合H+,电荷将不再是+1,若结合H-,电性将消失,所以H中n只能为奇数,故选C。]
10.(1)N2 (2)HF (3)H2O2 (4)HCN
11.(1)氧 钠 硫
(2)Na2SO4 Na2SO3 Na2S2O3
(3)
12. (1)Na O S N H
(2)
解析 因为A、B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在电子总数为30的A2B离子化合物中,每个离子的电子数为10个,故可推知A是Na、B是O;因为4原子核、10个电子形成的分子中,每个原子平均不到3个电子,可知其中一定含有氢原子,分子中有4个原子核共10个电子,一定是NH3。因原子序数D>E,故D为N、E为H;C与A(Na)同周期,与B(O)同主族,所以C为S。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第1课时 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
一、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
1.同素异形现象
________元素能够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同素异形体
(1)含义:由________元素形成的不同________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几种常见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
同素异形体
结构与性质
碳
金刚石
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________个碳原子以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结构。其________色透明、坚硬
石墨
________结构,每层中最小碳环有________个碳原子。其质地________,________导电
足球烯(C60)
________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形似足球
氧
氧气
为________气体
臭氧
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味气体,氧化性极强
磷
白磷
________型分子,分子式为________,为白色________状固体,剧毒
红磷
立体线状结构,为________色固体
3.同素异形体的成因
可能是由于分子中____________不同,也可能是原子间的____________不同或者原子的
____________不同,导致有些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二、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
(1)含义: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常见同分异构体
①正丁烷________________和异丁烷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醇________________和二甲醚________________。
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的比较
概念
定义
分子式
结构
性质
同位素
质子数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的________元素的不同原子
元素符号表示式______,如:H、H、H
电子层结构____,原子核结构______
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同素异形体
________元素形成的______单质
元素符号______,分子式________。如O2和O3
单质的组成与结构________
物理性质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________,结构________的化合物
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4.同分异构体的成因
分子中原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同,造成了同分异构现象。
知识点1 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石墨B.红磷、白磷
C.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D.氧气、臭氧
2.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直到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新型氧分子。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你认为该分子是( )
A.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B.氧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C.一种新的氧化物
D.由离子键构成的
知识点2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 )
A.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B.具有相同的结构
C.具有相同的通式
D.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4.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学中一种普遍的现象,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B.组成成分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
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性质相同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物理性质相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白磷和红磷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6.从化学的角度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与CO2互为同素异形体
B.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
乙醇与二甲醚都是同分异构体
D.冰与水互为同分异构体
练基础落实
1.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 )
A.它们熔点很高
B.它们都为固体
C.取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均生成唯一产物CO2,且质量相等
D.它们都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
2.红磷和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相互转化:P4(白磷)(((((红磷),这种转化属于( )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
C.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
3.下列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C B.O2
C.C2H6O D.C4H10
4.关于同分异构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B.化学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C.同分异构体之间由于分子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D.只有少数的有机物之间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5.“2000年世界十大科学进展”之一为香港科技大学的沈平和汤子康合成出0.4mm的单壁碳纳米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的一层网状结构卷曲成的单层或多层管状结构,是继C60发现以后的又一热点材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和C60都是单质
B.碳纳米管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碳纳米管和石墨的结构和性质都相同
D.碳纳米管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练方法技巧——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6.最近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有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4C与C60中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14C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
C.14C与C60是同素异形体
D.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7.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B.NO和CO
C.CH3—CH2OH和CH3—O—CH3
D.红磷和白磷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练综合拓展
8.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NH4CNO与CO(NH2)2 ②CuSO4·5H2O与CuSO4 ③H2O与D2O ④H、D与T ⑤O2与O3
⑥CH3CH2CH3与CH3CH2CH2CH3 ⑦CH3CH2CHO与CCH3OCH3
9.硫通常是一种淡黄色晶体。有橙色、无色、红棕色三种颜色的硫蒸气,它们都是硫的单质,但每个分子中硫原子的个数不同,可用Sx表示。对三种蒸气测定结果是
(1)橙色蒸气密度折算到标准状况后是11.34g·L-1,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红橙色蒸气的质量是相同状况时同体积空气的6.62倍,则它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
(3)无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64,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此事实说明硫有
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第1课时 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
基础落实
一、1.同一种 几种不同单质
2.(1)同一种 单质 (2)4 共价键 空间网状 无 层状 6 较软 能 无色 O3 淡蓝 鱼腥 正四面体 P4 蜡 红棕21教育网
3.原子个数 成键方式 排列方式 不同 相似
二、1.分子式 结构
2.(1)分子式 结构 (2)①CH3CH2CH2CH3 ②CH3CH2OH CH3—O—CH321·cn·jy·com
3.相同 不同 同一种 不同 相同 不同 不同 几乎相同 同种 不同 相同 不同 不同 不同 基本相同相同 不同 相同 不同 不同 不一定相同
4.成键方式 连接顺序
对点训练
1.C [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而C项中是两种化合物,不在研究的范畴内;A、B、D各项中的物质均符合概念要求。]www.21-cn-jy.com
2.B [这种新型分子是由氧元素的原子构成的,仍然是单质,而不是氧化物,这种分子与O2、O3互称为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1·c·n·j·y
3.B
4.A [同分异构体简称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分子中原子排列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都是不同的,如熔、沸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如N2和CO,A不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如乙醇(CH3CH2OH)和甲酸(HCOOH),B不正确;白磷和红磷是磷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C不正确。]
6.C [CO与CO2不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物质的结构(指分子的结构或晶体中原子的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列方式)不同,由此造成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能有差异;与CH3—CH2—CH2—CH2—CH3、乙醇与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分子组成即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各原子的连接顺序和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同分异构体的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也可能有所差异;冰与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21cnjy.com
课后作业
1.C [同素异形体的两个关键词:“同种元素”和“不同单质”。]
2.B [红磷和白磷是不同的物质,二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又因为它们都为单质,在转化过程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www-2-1-cnjy-com
3.B [A项中表示碳单质,而碳有几种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故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C项符合该分子式的可能是乙醇或二甲醚;D项符合该分子式的可能是正丁烷或异丁烷。]2-1-c-n-j-y
4.B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分异构体之间分子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分子式不一定相同,A项错误;同分异构体的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C项错误;有机物之间同分异构现象普遍存在,D项错误。]
5.C [碳纳米管和C60都是碳的单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故它们的结构不同,性质也有差异。]
6.D [14C是碳元素的一种原子,与其他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A项错误;14C的中子数为8,14N的中子数为7,二者的中子数不同,B项错误;14C和12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21*cnjy*com
7.C [首先对比各组物质的分子式,只有C项中分子式相同,CH3CH2OH和CH3OCH3中原子排列顺序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21·世纪*教育网
8.④ ⑤ ①⑦⑧ ⑨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研究对象。对于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有两个要点:a分子式相同;b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的有①⑦⑧⑨,但由于CH4的结构为正四面体,因此与实际上是同一种物质,因此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⑦⑧,⑨的两种形式实际上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来源:21cnj*y.co*m】
对于同素异形体的判断要抓住的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⑤中的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
对于同位素必须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符合的是④。
9.(1)S8 (2)S6 (3)S4 多种同素异形体
解析 由题意知:(1)中硫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11.34×22.4=254,其单质的分子式为S8;(2)中硫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9×6.62=192,其单质的分子式为S6;(3)中硫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64×2=128,其单质的分子式为S4。综上分析,可知硫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出处:21教育名师】
第2课时 不同类型的晶体
一、不同类型的晶体
1.晶体
通过结晶形成的具有________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1)构成晶体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原因:晶体内部构成微粒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几种晶体类型
(1)离子晶体:离子化合物中________________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则地排列形成离子晶
体。
(2)分子晶体:像干冰、冰等________之间依靠____________按一定规则排列而形成的晶21教育网
体叫分子晶体。
(3)原子晶体:像石英、金刚石一样,原子间通过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结构的晶体
叫原子晶体。
3.观察氯化钠晶体结构示意图
(1)从图中可看出晶体中有很多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NaCl分子。
(2)氯化钠的晶体结构中,每个钠离子吸引了________个氯离子,而每个氯离子同时吸引
________个钠离子,故NaCl晶体中Na+和Cl-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
4.观察二氧化硅的结构
(1)在石英晶体中,________SiO2分子。石英是由很多硅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________晶体。21·世纪*教育网
(2)在石英晶体中,硅原子和相邻的氧原子以________结合,向空间伸展,形成彼此相连的________结构。www-2-1-cnjy-com
(3)SiO2表示了石英晶体中硅、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二、晶体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
常见晶体的比较
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组成晶体的粒子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组成晶体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典型实例
NaOH、NaCl、K2SO4
金刚石、晶体硅、SiO2、SiC
冰(H2O)、P4、I2、干冰(CO2)
Na、Mg、Al、Fe
晶体性质特点
熔点________,硬度________
熔点______,硬度________
熔点________,硬度较________
不同金属的熔点、硬度差异大
教材中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硬度。联系它们所属的晶体类型,体会四类晶体的性质特点。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除了金属晶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其他三种晶体,同一类晶体之间的性质有一定的________,不同类晶体之间的性质有一定的________。观察熔点、硬度,我们可以发现熔点、硬度由高到低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较大。如钨的熔点高达3410℃,比原子晶体SiO2的熔点还高,而Na的熔点很低,比一些分子晶体的熔点还低。21cnjy.com
知识点1 晶体类型与微粒之间的作用
1.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干冰和碘分别变为气体
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
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B.只有非金属元素之间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知识点2 晶体类型的判断
3.下列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石英B.硫
C.干冰D.食盐
4.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知识点3 晶体结构和性质
5.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CH4>GeH4>SnH4
B.KCl>NaCl>MgCl2>MgO
C.Rb>K>Na>Li
D.石墨>金刚石>SiO2>MgO
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沸点:H2Se>H2S>H2O
B.熔点:SiO2>NaCl>CO2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
练基础落实
1.单质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 )
A.离子晶体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
2.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
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D.无法判断
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
4.下表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单位:℃):
Na2O
NaCl
AlF3
AlCl3
920
801
1291
190
BCl3
Al2O3
CO2
SiO2
-107
2073
57
1723
因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
B.表中只有BCl3和CO2是分子晶体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5.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
A.原子晶体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D.离子晶体
练方法技巧——晶体类型与性质的推断
6.ⅠA族与ⅦA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高沸点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低熔点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④⑤D.②③
7.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8.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K,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原子晶体干冰的熔点、沸点与干冰的相同
B.原子晶体干冰易气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C.原子晶体干冰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
D.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2molC—O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练综合拓展
9.A、B、C、D都是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处于同一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这四种元素单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
(3)C的单质是________晶体,B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的生成物属于________晶体。2-1-c-n-j-y
10.单质硼有无定形体和晶体两种,参考下表数据。
金刚石
晶体硅
晶体硼
熔点/K
3823
1683
2573
沸点/K
5100
2628
2823
硬度/Mob
10
7.0
9.5
(1)晶体硼属于__________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如右上图),其中有20个是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点,每个顶点上各有1个硼原子。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此基本结构单元由__________个硼原子构成,B—B键的夹角为__________,有__________个B—B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2课时 不同类型的晶体
基础落实
一、1.规则 (1)离子 原子 分子 (2)有规则排列
2.(1)阴、阳离子 (2)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3)共价键 空间网状
3.(1)钠离子 氯离子 不存在 (2)6 6 1∶1
4.(1)不存在 原子 (2)共价键 空间网状 (3)1∶2
二、阴、阳离子 原子 分子 离子键 共价键 较高 较大 高 大 低 小 相似性 差异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21·cn·jy·com
对点训练
1.A [B中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粒子间相互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而氯化铵为离子晶体,粒子间作用力为离子键;C中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粒子间作用力为共价键,而铁属于金属晶体,粒子间作用力为金属键;D中食盐为离子晶体,溶解时克服离子键,而葡萄糖为分子晶体,溶解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只有A中干冰和碘都为分子晶体,受热变为气体时都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选A。]【来源:21cnj*y.co*m】
2.D [A项中Na2O2的电子式为,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不是1∶1,A项错误;B项中BeCl2和AlCl3均为共价化合物,B项错误;C项中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本身已达到稳定结构,当其呈现晶体状态时,没有共价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C项也错误;D项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存在,那么就一定存在阳离子,故D项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3.C 4.C
5.D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比较熔、沸点时看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A项错;离子晶体比较熔、沸点时看离子半径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熔、沸点越高,B项错;金属晶体比较熔、沸点时看金属离子半径的大小和价电子数,C项错;不同类型的晶体比较熔、沸点时,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石墨>金刚石。]
6.A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在常温下为气体,而水在常温下为液体可知水的沸点比H2S高。]
课后作业
1.A [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离子和阳离子。而构成单质的微粒一定不含阴、阳离子,故单质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离子晶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A [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因此固化得到的晶体是分子晶体。]
3.B [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键类型、晶体类型及晶体类型与化学键类型关系的判断。
A选项中两种化合物分子均为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但SO2形成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 B选项中两分子均为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且均形成分子晶体;C选项中NaCl中含离子键,HCl为以共价键结合的分子,前者是离子晶体,后者是分子晶体;D选项中CCl4为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KCl中含离子键,为离子晶体。]21*cnjy*com
4.B
5.A [氮化硅的熔点高、硬度大,耐磨,具备原子晶体的性质。]
6.D [第ⅠA族和第ⅦA族形成的化合物有卤化氢,其晶体为分子晶体;有碱金属的卤化物,其晶体为离子晶体,它们都溶于水,且水溶液均导电。]21*cnjy*com
7.B [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不影响分子的稳定性,A项错误;分子晶体的三态转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C项错误;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熔化时要破坏微粒间的化学键,D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8.C [原子晶体干冰的熔、沸点较高,硬度大,故A、B错误,C正确;原子晶体干冰为空间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应连有4个氧原子,故每摩尔干冰晶体中含有4 mol C—O键,D项错。]
9.(1)碳 氧 硅 钠
(2)碳>硅>钠>氧气
(3)原子 原子
解析 由于A、B属于同周期,且原子半径A>B,A、C同主族,且原子半径C>A,则它们的相对位置为,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另外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只能是第ⅠA族和第ⅣA族,则A、C位于第ⅣA族,D位于第ⅠA族,则A为碳,C为硅,又因为C的质子数是A、B的质子数之和,则B为氧;原子半径D>C,则D为钠。
四种单质中碳、硅可形成原子晶体,而O2为分子晶体,常温下为气态,钠熔点较低,则它们熔点高低顺序为碳>硅>钠>氧气,SiO2为原子晶体。2·1·c·n·j·y
10.(1)原子 晶体硼的熔、沸点和硬度都介于晶体硅和金刚石之间,而金刚石和晶体硅均为原子晶体,且从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看,它与碳相邻,与硅处于对角线位置(性质相似),也能推知晶体硼属于原子晶体 (2)12 60° 30
解析 (1)由晶体硼的高熔点、高沸点、高硬度等性质特征,可判断出晶体硼的类型。
(2)因晶体中有20个正三角形的面,通过观察得知每个顶点的1个B原子为5个三角形共有,即1个B原子属于1个三角形的1/5,那么1个三角形相当于有个B原子,20个三角形有20×=12个B原子。B—B键的夹角即为等边三角形的角,为60°。1个B原子可形成5×个B—B键,12个B原子可形成B—B键:12×=30(个)。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满分:100分)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2.已知X、Y是原子核电荷数不大于18的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a+2;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b,最外层电子数为b-5。X、Y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XY2B.Y4XC.Y2X3D.YX3
3.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又已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产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H4H的电子式为
B.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C.NH4H中的H-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H4H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4.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5.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下列晶体①Na2O2 ②SiO2 ③石墨 ④金刚石
⑤NaCl ⑥白磷中,含有两种作用力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⑥
6.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Y、Z和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
C.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 X、Y、Z和W可以组成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4∶1的离子化合物
7.ⅢA族的Al、Ga均为两性元素,已知Al的氢氧化物酸性比Ga的氢氧化物酸性弱,当CO2通入NaAlO2和NaGaO2溶液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氢氧化物是( )
A.Al(OH)3B.Ga(OH)3C.同时沉淀出来D.无法判断
8.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
A.加热铝使之熔化B.液氨受热蒸发
C.加热碘化氢气体使之分解D.加热硅晶体使之熔化
9.A、B、C、D、E五种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顺序排列如下:21教育网
A
B
C
D
E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价
B.A(OH)n为强碱时,B(OH)m也一定为强碱
C.HnDOm为强酸时,E的非金属性一定很强
D.HnCOm为强酸时,E的单质可能有强还原性
10.下面是一些常见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1个分子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最多的是( )
1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剧烈
12.对四种元素G、L、M、R进行如下实验:
金属
试验
G
L
M
R
和冷水反应
无反应
慢慢反应
未试验
未试验
和2mol·L-1盐酸反应
溶解并放出气体
溶解并放出气体
无反应
无反应
和Rn+的水溶液反应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试验
溶解并形成沉淀
未试验
根据表中所给实验结果,判断这四种金属元素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L、G、R、MB.G、L、M、RC.L、G、M、RD.L、R、G、M
13.A+、B2+、C-、D2-4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
①B2+>A+>C->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
4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4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
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元素的金属性X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四种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3->W2->X2+>Y3+
15.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其中不正确的有( )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
16.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
B.F2与水反应比Cl2与水反应剧烈
C.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碱
D.由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可推知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10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
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H3PO4(填“>”或“<”)。
(2)元素S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S与H2反应有一定限度(可理解为反应进行的程度),请判断:在相同条件下Se与H2反应的限度比S与H2反应限度________(填“更大”、“更小”或“相同”)。www.21-cn-jy.com
(3)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SO2气体通入溴水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C、N、O、F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B.Si、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C.干冰升华、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都要克服分子内的共价键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18.(10分)Q、R、X、Y、Z为前18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R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且单质中含有叁键,为双原子分子,X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21cnjy.com
(1)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固体属于__________晶体,俗名叫________。
(2)X的氢化物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与R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3)R的常见氢化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它的另一种氢化物R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Q与Y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8分)现有A、B、C、D4种元素,前3种元素的离子都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A元素没有正化合价;B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B,0.2mol的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LH2(标准状况)。D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2-1-c-n-j-y
(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A、B、C、D的元素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C与A、C与B、B与D相互结合成的化合物,指出其化合物的类型及化学键类型:
C+A:电子式:__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B:电子式:__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电子式:__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__,化学键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B所形成的化合物与D与B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
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试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21·cn·jy·com
21.(7分)X、Y、Z、W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按照Y、Z、X、W的顺序增大。已知Y与Z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2,W、X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8。21*cnjy*com
(1)写出各元素的名称:
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W:________。
(2)写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W:________。
(3) 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写出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某元素的同位素X,它的氯化物XCl2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mol·L-1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中有20个中子,求:
(1)Z和A的值:Z:________、A:________。
(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检测卷答案解析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B [N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失去,化学性质活泼;而Na+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来源:21cnj*y.co*m】
2.C [X、Y原子的次外层(a≠0,a+2>2;b-5>0,b>5)不可能是K层,即最外层为第3层(X、Y核电荷数小于18),这样得出X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6,为硫元素,Y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为铝元素,形成化合物为Al2S3,所以选C。]
3.D [NH4H中H-具有He的电子层结构,与水反应生成NH3和H2,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所以D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4.A [Na2O、OH-、HF的电子式分别为Na+[]2-Na+、[H]-、H。]
5.B [Na2O2是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Na+与O之间的离子键,O中两个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SiO2是原子晶体,存在的作用力只有硅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共价键;石墨是混合型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和层与层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只有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NaCl是离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只有Na+与Cl-之间的离子键;白磷是分子晶体,其中存在的作用力有P4分子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和P4分子内磷原子与磷原子之间的共价键。]
6.D [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即X为氢;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因为5+6+6=17且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为氧,Y为氮,W为硫。Y、Z和W三种元素不可能位于同一周期,A错;上述元素的氢化物中,Z的氢化物为水,熔、沸点最高,B错;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中有的是弱酸,如H2SO3、HNO2等,C错;X、Y、Z和W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NH4HSO4,D正确。]
7.A [根据已有知识可知CO2+AlO+2H2O===Al(OH)3↓+HCO,而Al的氢氧化物酸性比Ga的氢氧化物酸性弱,故有CO2+GaO2+2H2O===Ga(OH)3↓+HCO。当CO2通入NaAlO2和NaGaO2的溶液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氢氧化物应该是酸性较弱的Al(OH)3,A项正确。]
8.B [只有分子晶体从固态变成液态(或气态),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才会吸收热量以克服分子间作用力,B项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9.A [A项,若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必为+6价,则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价;A(OH)n为强碱时,B(OH)m可能为强碱,也可能为中强碱,还可能为弱碱;HnDOm为强酸,即D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序数比D大1的E可能为原子得电子能力比D强的非金属元素,也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C与元素E的关系可有这样的例子:C是16S,E是18Ar。]
10.D [CO2中每个O、C之间均是两对共用电子对,共有4个共用电子对。]
11.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故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A、B项正确;C项,由于钾的金属性比钠强,故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正确;D项错误,Cl2、Br2与水反应都不剧烈,相比之下Cl2与水反应稍剧烈一些。]
12.C [由与冷水反应情况判断出金属性L>G;由与盐酸反应情况判断出金属性G>M,G>R;由和Rn+溶液反应情况判断出金属性M>R。综上分析,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L>G>M>R。]
13.B [设四种离子所含电子数为n,则A、B、C、D原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n+1、n+2、n-1、n-2,即原子序数分别为n+1、n+2、n-1、n-2;然后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得出结论。]
14.D [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根据题给数据,X、Y的化合价不同,但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故金属性X>Y,A错;根据Z、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O,Z是N,两者的单质直接生成NO,B错;据此判断可知X是Mg,Y是Al;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C错;四种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对。]
15.D [16种元素中H、C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4,①错误;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其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②错误;常温下水为液态,③错误;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④错误。]
16.D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其氢化物的酸性强弱无关,D项不正确。]
17.(1)2 VA <
(2)4 更小
(3)H+、Br-、SO
(4)C
18.(1)分子 干冰
(2)SiH4 Si3N4
解析 Q的低价氧化物与R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且单质中含有叁键,则R为N,Q为C(碳),由于这五种元素均是前18号元素,X与Q同族,故X为Si,Y和Z的离子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则Y为S,Z为Cl。【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1)氟 氧 钠 氢
(3)Na2O+H2O===2Na++2OH-(或2Na2O2+2H2O===4Na++4OH-+O2↑)
解析 题给信息中A、B、C的离子结构与氖原子的结构相同,说明A、B、C是第2周期的非金属元素或第3周期的金属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B,说明B一定是氧元素;A元素没有正化合价,说明A很活泼且只能得电子,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C与酸反应能产生H2,说明C为金属元素且在第3周期,再由0.2molC可产生0.1molH2,说明此元素显+1价,即为钠元素;D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说明为氢元素。21*cnjy*com
20.(1)钾 铝 铝 (2)S2-+Cl2===S↓+2Cl- (3)锥形瓶 倒吸 (4)变蓝 NaOH
(5)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NaHCO3
解析 Ⅱ(4)本实验利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然后让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比较氯和碘的非金属性强弱。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应用碱液吸收。(5)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硅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制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杂质氯化氢存在,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Na2Si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应先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化氢。
21.(1)钠 碳 氮 氯
(2)第3周期ⅠA族 第2周期ⅣA族 第2周期ⅤA族 第3周期ⅦA族
(3)Na2O+2HNO3===2NaNO3+H2O
(4)NaOH H2CO3 HNO3 HClO4
22.(1)40 20 (2)第4周期第ⅡA族 (3)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气体生成。Ca+2H2O===Ca(OH)2+H2↑。
解析 根据XCl2与AgNO3反应的数量关系计算X的相对原子质量,即质量数A。
XCl2+2AgNO3===X(NO3)2+2AgCl
(A+71)g 2mol
1.11g 1mol·L-1(((((L
=
得:A=40,质子数Z=A-N=40-20=20,X为钙元素。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2周期
C.ⅡA族的右边是ⅢB族,ⅢA族的左边是ⅡB族
D.某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ROm,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m-nR或RH2m-n【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加热分解氯化铵B.干冰气化
C.水通电分解D.氯化氢溶于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2S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O,所以H2S的沸点高于H2O
D.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O、DO互为同素异形体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烯(电子式为)的结构式:CH2CH2
B.CO2的球棍模型:
C.氯化镁的电子式:
D.K+的结构示意图:
5.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mXa+与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一般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所有主族元素形成的单原子离子的化合价绝对值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7.X和Y是主族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若X原子半径小于Y原子半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碱性:Y(OH)2>X(OH)2
B.它们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C.两种原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金属性:X>Y
8.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差可能为11
B.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
C.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非选择题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i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最高化合价是________,最低化合价是________。它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吸水性很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写出它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现有a.MgCl2 b.金刚石 c.NH4NO3 d.Na2O e.干冰
f.碘 g.二氧化硅晶体 h.石墨八种物质,请用相应字母填空:
(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熔化时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单质是________。
(4)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
(5)固体能导电的是________。
(6)e与g的沸点相比,较高的是________。
1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1)请从下表中实验现象(Ⅱ)(填A、B、C……)中选出与方案(Ⅰ)(填1、2、3……)对应的实验现象,填入答案(Ⅲ)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方案(Ⅰ)
实验现象(Ⅱ)
答案(Ⅲ)
实验方案(Ⅰ)
实验现象(Ⅱ)
1.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剧烈反应,
产生气体,熔成一个小球,
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溶液变红色
1
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大量气体,
溶液变成浅红色
2
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强烈,
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3
4.镁带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
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4
5.铝条与2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继而沉淀消失
5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6
(2)通过以上实验分析的同周期元素是________,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有第2、3周期元素性质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其中x的值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若x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x值相对较大的元素在所形成的分子中化合价为负。2·1·c·n·j·y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x
3.44
2.55
0.98
2.04
2.19
3.16
0.93
3.04
1.61
常见化合价
最高价
+4
+1
+3
+1
+3
最低价
-2
-3
-1
-3
(1)画出元素⑥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⑨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21·cn·jy·com
(2)元素⑦和元素⑨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舟”七号飞船内采用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表中的________(填序号)元素组成的,相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8g元素②的单质在足量的元素①的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1mol·L-1的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溶质及物质的量为_______(用分数表示即可)。
专题复习
课后作业
1.D [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A、B、C三项正确,D项中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求出最低负价后再写出其氢化物化学式。]www.21-cn-jy.com
2.B [氯化铵分解破坏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水分解破坏了共价键;氯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产生H+和Cl-,破坏了共价键;而干冰气化,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破坏化学键。]21·世纪*教育网
3.A [A项,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应是Na2O2,它是含有O—O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B项,SiO2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4个硅氧共价键,同时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形成2个硅氧共价键,所以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C项,因H2O分子间形成氢键,而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虽然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H2S,但沸点还是高于H2S;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单质,所以D项错误。]www-2-1-cnjy-com
4.C [乙烯的结构式为,A项错误;CO2的球棍模型为,B项错误;D中给出的是A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项错误。]2-1-c-n-j-y
5.B [X、Y均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选项中,阳离子为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阴离子为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所以m-a=n+b,A错误;B选项中两者都带负电荷,则X、Y属于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X在Y的左边,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故X2-的还原性一定比Y-强,B正确;C选项中,如S2-、Cl-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位于同一周期,C错误;D选项中,X的原子半径大于Y,故X的非金属性小于Y,则X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D错误。]21*cnjy*com
6.A [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般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A项正确;非金属元素的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其形成稳定结构时得到的电子数,B项错误,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既可能是金属元素原子,如Mg,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原子,如He,C项错误;主族元素形成的单原子离子既可能是阴离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故D项错误。]
7.A [由题意知,X、Y均为ⅡA族元素,由半径大小可知,X的周期序数小于Y的周期序数,即电子层数:X8.A [A位于短周期,A2-可能为O2-或S2-,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M+可能为Na+或K+。经判断只有A项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9.(1)b、h、j、a、c、f、i、l、m a、b、c、d、f、h、g、i、j、k、l 4 ⅣB
(2)非金属 +5 -3 4P+5O22P2O5
解析 解题时,可将表中字母改为元素符号,然后再作判定。碳元素若形成石墨,则是电的良导体,若形成金刚石,则不导电。【版权所有:21教育】
10.(1)g (2)e (3)b (4)c (5)h (6)g
11.(1)
答案(Ⅲ)
实验方案(Ⅰ)
实验现象(Ⅱ)
1
B
2
F
3
A
4
D
5
C
6
E
(2)Na、Mg、Al、S、Cl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2.(1) 第3周期ⅢA族
(2)OH-+Al(OH)3===AlO+2H2O
(3)①⑦ 2Na2O2+2CO2===2Na2CO3+O2
(4)Na2CO3为mol,NaHCO3为mol
解析 据同主族元素最高价态相同,最低价态也相同,且最高价态=最外层电子数,最低价态=-(8-最外层电子数),则③⑦为ⅠA族,④⑨为ⅢA族,②为ⅣA族,⑤⑧为ⅤA族,①为ⅥA族,⑥为ⅦA族,又由题给信息,x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结合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本题中涉及元素位于第2、3周期判定各元素如下表:21教育网
编号
x值
元素符合
③
0.98
Li
④
2.04
B
②
2.55
C
⑧
3.04
N
①
3.44
O
⑦
0.93
Na
⑨
1.61
Al
⑥
3.16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