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将心比心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将心比心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5 11:57:39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当年轻的护士为病人输液时紧张得扎不进血管,你会怎样对待这名护士呢?有这样一位母亲,她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把护士想成自己的女儿,希望自己对护士的宽容能换来别人对女儿的体谅。这就是将心比心。现在,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感受那份宽容与理解吧!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重点)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难点)姜桂华:河北省平泉人,编审。参加过《毛泽东选集》(1~5卷)《刘少奇选集》(上下卷)《朱德文选》等的翻译工作;负责《陈云文选》《邓小平文选》等的定稿工作。
主要作品:《将心比心》等。 抱怨(yuàn yuan)
不禁 (jīn jìn)√√差扎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讲述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1.奶奶去商店时,前面的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后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2.“我”陪妈妈输液的时候,他在护士两次都没有把针扎进血管的情况下,鼓励护士再来一次。,第三次果然获得成功。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本课指“我”想埋怨年轻护士为母亲输液时接连两次扎针失败,让母亲受苦。
造句:不要总是抱怨生活,要学会努力改变现状。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能容忍别人。
造句:老师教我们对同学要宽容。抱怨:
宽容:
激发;勉励。本课指来自患者的勉励。
造句:经过老师的鼓励,我决定参加这次比赛。
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造句: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
尊崇而敬重。
造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鼓励:
将心比心:
尊重:平静 安静都有“安稳”的意思。
“平静”一般多用来形容人的心情、表情等;“安静”除形容人外,还可以表示没有一点声音。
1.得知获奖的消息,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班主任一出现,教室里顿时安静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奶奶去商店的时候,一位阿姨为奶奶推开大门。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一位护士在母亲的鼓励下扎针成功。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揭示了主题——人与人之间需要将心比心。核心问题:
什么叫“将心比心”课文以此揭示了什么道理?
串珠问题:
1.奶奶给“我”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2.“我”陪妈妈输液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一个什么道理?
3.课文前面两个自然段与结尾一段话有着怎样的联系?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做到将心比心。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阿姨为什么“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
因为推开沉重的大门需要很大力气,这对上了岁数的奶奶来说就一定很困难,阿姨想到这一点,所以她“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此处动作描写体现了阿姨尊敬、关爱长辈的美德。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这种时候”是指什么?阿姨的话是什么意思,揭示了什么道理?
这句话是对阿姨的语言描写。“这种时候”指遇到困难的时候。阿姨的话意思是说,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有人主动帮助她,揭示了人人都希望获得更多人的关心与帮助,但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首先要去关心、帮助别人的道理。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zhā]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从“平静的眼神”这一神态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对年轻的护士因紧张而造成的失误没有丝毫的埋怨,表现了母亲的善良与慈爱。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母亲希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她的话揭示了什么道理?
这里语言描写表明了母亲宽容护士的原因。母亲希望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女儿的宽容与鼓励。揭示的道理: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了解了奶奶和妈妈将心比心的做法,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将心比心”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课文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什么叫“将心比心”课文以此揭示了什么道理?1.奶奶给“我”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现了一个什么道理?奶奶去商店时,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后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手,揭示了人人都希望获得更多人的关心与帮助,但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首先要去关心、帮助别人的道理。串珠问题:2.“我”陪妈妈输液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一个什么道理?“我”陪妈妈输液的时候,她在护士两次都没有把针扎进血管的情况下,鼓励护士再来一次,第三次果然成功了,揭示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的道理。3.课文前面两个自然段与结尾一段话有着怎样的联系?课文前面两个自然段分别描述两件将心比心的事情,结尾一段中“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是对第一个事例的总结,“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是对第二个事例的总结。可见,前面两段和结尾一段形成了先分后总的关系。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怎样做到将心比心。尊敬老人,关爱孩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乘车时我们主动为老人让座,老人摔倒了我们主动去搀扶,小孩迷路了我们主动帮助联系他(她)的家长等,把尊老爱幼的思想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将心比心行动:一直 才松开手 语言:“有人为她开门”关心和帮助
宽容和鼓励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神态:平静的眼神
语言:“也能得到……”总结全文——尊重 关爱本文通过讲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将心比心
庄汉夫
儿子出生了,一生俭朴、任劳任怨的母亲来了,她抱着孙子左亲右亲,暗地里却责怪我破费请保姆。我说等到月末让王婶走,母亲同意了。
下班归来,母亲正在王婶的指导下生火做饭。我说:“你就歇(xiē)歇,让王婶弄。”母亲说:“王婶也辛劳了一整天,我做也是应该的。”晚上与母亲闲坐,母亲说王婶一家挺难的,丈夫长年卧病不起,儿子上大学,正是用钱的时候,全家靠王婶一人生活,多难呐。
也许是同病相怜之故,不几天,母亲就与王婶相处得极融洽(qià)。两人说说笑笑,如多年未见面的老友。
月底到了,王婶收拾东西就要回家。母亲在房里急急地喊:“你这是干什么,孩子带得好好的,咋能走?该走的是我哩!”
王婶疑惑地看着母亲,母亲说:“家里事多,这里有你照顾,我也就放心了。”母亲走时,将我送的孝心钱又还给我说:“你就留着给王婶慢慢发工资吧。”我说:“你这是何苦,不想回家却编个理由回家。”母亲示意我轻声,说:“想着王婶还有一个上大学的孩子我就心疼。当年你上大学时家里穷得就差没卖房了,那时多苦!将心比心,我怎么狠得下心来逼王婶走呢?”母亲又叮嘱(zhǔ)我:“这半月虽说王婶请了两天假,但都是我叫她回去的,就莫扣王婶工资了。”
我连连点头。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弟子规》) 
大意:打算把事情加到别人身上之前,先要反省,问问自己喜欢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推己及人】
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一、给下面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扎: ①zā ②zhā ③zhá
扎针(  )    挣扎(  )
扎辫子(  )
2.差:①chā ②chāi ③chà ④cī
差别(  )   差不多(  )
出差(  )    参差不齐(  )﹒﹒﹒﹒﹒﹒﹒②③①①③②④3.将:①jiānɡ  ②jiànɡ
将来(  )  大将(  )
将心比心(  )﹒﹒①﹒①②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    )
2.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    )
3.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 (    )尊敬﹒﹒﹒﹒﹒﹒宽恕勉励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护士  (    )的眼神
(    )的汗珠 (    )的母亲
(    )的大门 (    )的心年轻平静密密患病沉重宽容四、缩写句子。
1.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注视着汗珠。阿姨推开大门。